若尔盖县求吉乡钦多桥是红军三大主力首次会聚点。 <p class="ql-block">腊子口战役是指1935年9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和军委纵队改编)从甘肃省俄界地区出发,继续长征北上。16日,先头部队红4团在前进中击溃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第6团的阻截,当日下午逼近甘肃省南部要隘腊子口的战役,</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素称“天险”,口子宽约30米,两边绝壁峭立,中间是腊子沟,沟上有座木桥,是通过腊子口的唯一通路。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在桥头和山崖上筑有碉堡,以1个营扼守隘口,1个营配置在隘口后边的三角形谷地,师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县一带,可随时增援。红4团决定,以第6连从正面强攻,夺取木桥;第1、第2连迂回到隘口守军侧后,两面夹击,夺占隘口。入夜,攻击开始。团政治委员杨成武指挥第6连在密集火力掩护下,向桥头猛冲,国民党军居高临下,凭借险要地形和坚固工事,固守桥头堡,第6连几次猛攻均未奏效。17日凌晨,第6连又由15名战士组成3个突击小组轮番向桥头突击。此时团长黄开湘率领的第1、第2连,从守军左侧攀上峭壁悬崖,迂回到隘口守军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守军腹背受击,一部被歼,其余溃逃。拂晓,红4团占领腊子口,为红军陕甘支队北上打开了通路。</p> <p class="ql-block">腊子口战役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最难打、最为惨烈的战斗之一。此役打出了红军的军威,充分展现了红军将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天险腊子口,是长征最后的一道险关,走出腊子口,再没经过生死悠关的关口。聂荣臻回忆录:“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腊子口一打开,全盘棋都走活了”。</p> <p class="ql-block">“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坐落于岷山脚下的古镇哈达铺,因中国工农红军一次伟大远征,而有了更加响亮的名字:长征途中的“加油站”。</p> 哈达铺,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后的绝处逢生之地。在这里,红军得到了困顿至极后的物资兵源补充;在这里,红军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地方苏维埃政权;尤为重要的是,在这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得悉陕甘还有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存在的重大喜讯,从此开启了落脚陕甘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的征程。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p>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拼图上);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住过的“张家大院”(拼图下左);红四方面军长征旧址(拼图下右)。 红军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 1935年10月初,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经过西吉、海原、隆德、固原等地,到达陕北。在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写下了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使六盘山名扬四海。 吴起镇,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坐落于头道川与乱石头川交汇处的洛河源头。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不少征战。古代,战国时名将吴起在此屯兵,以御强秦。近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一批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创建红色政权。吴起成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大幅的浮雕和雕塑,浮雕上面雕刻毛泽东长征到达陕北后的一段话:“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中央红军经过一年零两天的艰苦跋涉,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吴起,终于有了落脚处,同时又开始了打垮小日本和解放全中国的新征程。 <p class="ql-block">展馆内展示了红军克服艰难险阻,征途血战,突破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历经艰苦卓绝的爬雪山过草地,终于胜利到达吴起并粉碎了敌人的“围剿”。</p> 走进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重温九十年前红军长征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div>三座青铜门拱上有三个巨大的五角星,后面是250级(象征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登山步梯。穿过山门,一条“红丝带之路”直通山顶。<div>此山原名平台山,因毛主席在这里指挥打赢了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最后一仗——“切尾巴”战役,被当地群众改名为胜利山。<div>“切尾巴”战役胜利结束后,毛泽东写六言诗送给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br></div></div></div> 沿着上山的阶梯两边有几组雕塑,展示着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仿佛走入了战火纷飞的战斗岁月。<div>(拼图: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以此为1、大转折;2、爬雪山;3、过草地;4、大会师)</div> <p class="ql-block">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前的广场上,耸立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碑顶雕刻着一名中央红军战士和一名陕北红军战士肩并肩高举长枪的鎏金铜像,仿佛在告诉我们,要永远铭记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p><p class="ql-block">经过长征途中的长途跋涉和艰苦斗争,193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由红一方面军主力第一、第三军团与直属部队组成的陕甘支队,从俄界继续北上,攻占天险腊子口,进占哈达铺,翻越六盘山。10月19日,到达陕甘根据地边缘的吴起县吴起镇,与陕甘革命根据地红军胜利会师,随后又同十五军团红军胜利会师。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完成了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宣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p> 吴起革命旧址位于吴起县城内的砚洼山南麓的一个小山坡上,规模不大,很不起眼。<div>平房将旧址分为南北两院,两院之间有过洞相互连接。南院为毛泽东同志的旧居,为一排坐东朝西的5孔土窑洞。其中,北起第一孔窑洞为警卫班住所;第二孔窑洞为毛泽东同志的住所,内部有土炕、办公桌和毛主席与贺子珍的照片;第三孔窑洞为卫生班住所;第四孔窑洞为刘亚楼旧居;第五孔窑洞为机要班住所。</div> 在毛主席旧居前留影 北院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所在地,为一排坐东朝西的9孔土窑洞。其中,南起第一孔窑洞是林彪旧居,第二孔窑洞为秦邦宪旧居,第三孔窑洞为张闻天旧居,第四孔窑洞为王稼祥旧居;第五至九孔窑洞是其他领导同志和红军战士的住所(拼图上右、拼图下左)。<div>林彪旧居也是中央政治局的会议室,内部陈列有石磨和石碾,原本是一座磨房。1935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目前行动的方针》的报告,讨论红军行动方针,回顾了长征的历程,宣告中央红军长征结束(拼图下右)。</div> 我们走进志丹县烈士陵园,陵园内纪念碑高19米,纪念碑南面刻有“志丹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字样,下面是“红军会师地,英名垂千古”,背面刻有碑文,东西两侧刻有革命口号。 碑身下部三面刻有包括刘志丹将军在内的315名烈士名录。 直罗镇战役纪念馆 直罗镇战役,是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陕西省鄜县(今富县)直罗镇地区对国民党军的进攻战役。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直罗镇战役是中央红军自长征以来,第一次主动发起进攻的战役,它的胜利为红军积蓄和发展了新的战斗力量,扩大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使陕北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因此,毛泽东同志对直罗镇战役作出了这样的评价——“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地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图片:直罗战役烈士纪念碑) 陵园安葬有在直罗镇战役中牺牲的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红四团政委黄甦[sū],红二团团长李英华和聂荣臻元帅的警卫员孙起峰,以及12名小烈士和在其他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富县籍有名烈士325名,在直罗镇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630名。 红一、二方面军会师将台堡<div>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际,红二方面军却艰难地奋战在北上征途中。张国焘不顾党中央的多次电告,我行我素,行动迟缓,拖延时间,丧失了静会战役的良机,使北上中的红二方面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损失惨痛。红二军团第六十七团被敌人包围全部壮烈牺牲,不少从湘西走过来的红军战士,历经艰难险阻后却一个一个倒在这里,再没有站起来。面对穷凶极恶的敌军,红四师师长卢冬生鼓舞战士:血战敌人,杀出一条通道。<br> 1936年10月21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在今宁夏西吉县平峰镇(时属甘肃庄浪县)与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治委员聂荣臻和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亲切会面。<br> 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率二军团(军团长和政委由贺龙、任弼时兼)到达将台堡,同红一军团领导及所部第二师(师长杨得志、政委肖华)会师;会师部队11250人在将台堡东侧的大场上举行了联欢会。当晚24时,左权、聂荣臻向彭德怀司令员和毛泽东主席发电报告了情况:“二方面军一部及贺、任、关、刘于今日到将台铺(堡)、硝河城,余部明日可到。”<br> 23日,红六军团(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到达将台堡以南约20公里的兴隆镇,同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陈赓、政委杨勇)会师。<br> 至此,继红一方面军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长征,并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之后,红二、四方面军也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红军三大主力历尽艰难困苦、浴血奋斗,终于全部胜利会师,长达两年之久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div> <div>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经过11个月的长征,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与等候在这里的红一方面军会师。这不仅是红军长征史上的最后一次会师,也标志着历时两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div>纪念碑顶端雕刻着三尊眺望远方的红军头像,象征着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br><div><div><div><br></div></div></div>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位于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而扩建的革命遗址。<div>1935年,中央红军率先结束长征,到达陕北,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形成西北抗日新局面,必然要团结红军主要力量。</div><div>1936年9月,中共中央在陕北保安讨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地点时,周恩来提出,会宁北依黄河,是陇东重镇和交通枢纽,也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必经之路。毛泽东听后兴奋地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9月30日,红一方面军派出两个纵队南下接应,在西方野战军的增援下牢牢控制了会宁县城,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进。<br></div> “会师楼”始建于明代,是三军会宁会师的物证,也是会宁古城的象征。<div>1936年10月2号,红一方面军打进这座城楼西津门,从而攻克会宁县城,打响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第一枪,西津门也因此改名为会师楼,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重要标志。</div><div>10月9日,红四方面军到达会宁,10日晚,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宁县城举行会师大会。朱德感慨地说:“今天的会师来之不易啊,这是我们共同奋斗的伟大胜利!”<br></div> 会师塔是三塔合为一塔,象征三军会师胜利。 这是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内的雕塑《地球上的红飘带》<div>这是一组以雕塑为主体的三军会宁会师标志性建筑。由顶端的红五星、三支直立的步枪、三个红军头像和一条鲜艳的红飘带组成,形象直观地表现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的主题。</div> 会宁会师为一次历史事件。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由于张国焘推行分裂路线,两军会合后旋即分开,红四方面军南下,然后中央红军单独北上。南下途中,张国焘另立“中央”。后来张国焘被迫取消伪中央,再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会宁素有“陇秦锁钥”之称,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9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兼程北上,企图在一带切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道路。中央命令红四方面军阻止胡宗南部,但张国焘心生胆怯,不执行北上命令,而要西渡黄河夺取宁夏。 <div>1936年10月22日 ,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历经艰难跋涉,冲破重重险阻,在这里实现胜利大会师。自此,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画上句号,中国革命开启了崭新篇章。</div><div>(图片:红军会师塔前,我们合影以纪念我们英雄的父辈。左侧二位是红四方面军的后代;中间三位是红一方面军的后代;右侧二位是红二方面军的后代)。</div> 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一座以纪念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它是全国仅有一座全面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纪念馆,于2006年10月落成后,成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内又一标志性建筑。 会宁大会师的决策者指挥者——从左至右依次是任弼时、贺龙、彭德怀、朱德、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伯承、徐向前。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珍藏的一幅“庆祝红军长征会师联欢会”的油画作品。 <p class="ql-block">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p><p class="ql-block">回顾长征:历史总是以沉重的脚步向前迈进......1934年10月开始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纵横11个省份,攻占700多座县城,进行了300余次大大小小的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和堵截,血战湘江、抢渡乌江、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沼泽,突破天险腊子口,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p><p class="ql-block">这是用脚步和身躯丈量出来的长征路。</p><p class="ql-block">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却永世长存;你们没有看到革命的胜利,却铸就了生命的辉煌。你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革命谱写了一代不朽的英雄史篇!创建了令后世敬仰的丰功伟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