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灵魂去旅行(三)

福自心灵(谢绝赠花)

<p class="ql-block">全民进入小康后,我们都非常喜欢旅行,有人说旅行的目的是为了打卡拍照作抖音,有人说是拜访名胜古迹,游山玩水并吃当地美食,然后就打牌娱乐。我更愿意带着灵魂的独自旅行,滋养和提升精神,美化和丰盈心灵。</p> <p class="ql-block">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步伐确实很快,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因为西方利己主义思想的侵蚀,我们精神上变得荒芜与杂草丛生。当我们放慢脚步,通过旅行,静下心来就可以更多地找回自我和初心,安顿我们浮躁和疲惫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毕淑敏说:人生,有三件事不可俭省,一是学习,二是锻炼,三是旅行。佛陀说:成佛的法门有持戒与托钵乞行。余秋雨说:旅行是一桩关乎灵魂关乎生命的事情,每一次旅行都是有预谋的灵魂越狱,都是期待生命的成长和破茧。人生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应该总有一个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都需要走出自己习惯和舒适的小天地,永远用婴儿般谦卑和恭敬的眼光看待和学习周遭人事,特别是我们这些时间自由衣食无忧,却饱经风霜的退休老人,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拥抱大自然,细品山水和人文,带着灵魂去自由行。</p> <p class="ql-block">如果到云南德宏州芒市旅游,必然要看勐焕大金塔,芒市在傣语中叫勐焕,也可以理解为芒市大金塔,是当地傣族风情标志性建筑。漫步勐焕大金塔景区,有一座叫三戒神像,告戎众生,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里需要八戒才能成佛,大金塔与时俱进地告诉我们现代人:做到三戒即可成佛,亲人就是三分客,需留几分谦卑和恭敬心,行中庸和宽容之道,扪心自问: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六十耳顺我们都完全做到了吗?</p> <p class="ql-block">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反躬自省,我们非礼太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生修行从好好说话开始,虔诚叩拜加忏悔,发愿改过才能获得重生。台湾画家蒋勋说:旅行更重要的是向内看,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所以需要出走。</p> <p class="ql-block">独自旅行对我们的身心要求较高,首先需要有强烈的旅行愿望,身体健康并乐观向上,主动放弃贪图舒适蜻蜓点水式的参团旅游;还需要熟练掌握运用手机旅行的基本操作。临行前,通过网络订好机票或火车票,利用携程或美团等手机应用订好住宿,名胜古迹或景点的历史文化在到达前需做好功课,也许还需要备好行装和拐杖,徒步攀登当地的名山;有名特小吃,要尽可能去品尝,静心感受当地人文地理,在陌生城市的独自旅行,吃穿住行都需要完全靠自己,一定会遭遇很多艰难困苦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正是这些逆境才让我们充分地满足了童真的好奇乐趣和浪漫激情,将这些旅行经历写成美篇游记,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灵魂升级和洗礼。</p> <p class="ql-block">泰戈尔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人只有在外面四处漂泊,才能到达内心最深的殿堂。我们要习惯与自己灵魂对话,不跟团,不约人,带着灵魂说走就走,放弃舒适的懒惰和依靠,摆脱生活的一地鸡毛,独自旅行,完成一场有预谋的灵魂越狱和特殊意义的生命流浪,触及和滋养灵魂,开阔视野并获得重生。</p> <p class="ql-block">人生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三毛用她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主动迎接和探索生活的未知与无常,就可以减少心灵深处的皱纹,人生就可以永保青春,看山仍是山,阅尽千帆过,归来仍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