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南部湖区

独行者

<p class="ql-block">顾和园南如意门是南长河水路通向颐和园南如意门是南长河的门户。</p> 如意门前昆玉河中的冬泳者 <p class="ql-block">绣漪桥在颐和园南如意门内,位于昆明湖与长河东堤与西堤交界处。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或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必经的大门桥,设计和建造都十分讲究,桥形精美华丽,此桥和西堤上的玉带桥是一对“姐妹桥”。玉带桥在昆明湖的西北,是昆明湖的进水口。绣漪桥位于昆明湖的东南,是昆明湖的出水口和长河的起点。两桥的造型相同,只是绣漪桥尺寸较玉带桥略小。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北京人习惯称他为罗锅桥。绣漪桥为全石结构单孔高拱券桥,桥身长32.2米,全长44.8米,宽5.8米,桥堍外口宽19米,由于此桥桥身高,坡度大,上下桥比较吃力,所以在此桥的南侧修建了一座石平桥,有利于人们行走和车辆通行。绣漪桥建造于1750年,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路交通要道,乾隆皇帝称此桥为“湖口东南第一桥”。</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昆明湖景区西堤完全模仿西湖苏堤建了一模一样的六座桥,从北向南依次为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除界湖桥和玉带桥外,各桥都建有一座形态各异的彩绘亭子,站在桥亭上,可饱览万寿山,昆明湖和玉泉山的湖光山色。</span></p> <p class="ql-block">绣漪桥昆仑石碑是一种清朝乾隆时期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石碑,象征传说中的昆仑山。共有九块,其中三块位于颐和园。昆仑石碑有圆形和底座组成。特征是石碑采用汉白玉,而非向它的名称一样。绣漪桥碑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置放在清漪园东南端,绣漪桥南,坐西朝东。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纵火焚烧,但此碑仍在原地。</p> <p class="ql-block">景明楼位于颐和园西堤的链桥和柳桥之间,始建于1750年,由主楼和两座配楼组成。景明楼的名字源自宋朝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寓意春光明媚,景色宜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景明楼不仅是颐和园内的重要景点之一,更是当年帝后们游乐,观鱼,赏景的最佳地点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主楼四面初厦,悬挂着东,西,南,北四面的牌匾和楹联,匾额是乾隆皇帝题写。景明楼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还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开阔的视野,吸引了大量游客。两边湖水碧波荡漾,视野开阔,是颐和园内一处不可多得的景观。该楼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分焚毁,但在1992年得以复建。</span></p> <p class="ql-block">廓如亭位于颐和园新建宫门以南的东堤上,俗称八方亭,始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光绪时重修。廓如亭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84.95平方米,平面呈八方形,每面显三间。周围有廊,重檐八脊攒尖宝顶,亭中共有40根柱子,亭内每面各有一块木匾(共8块),上镌乾隆御制诗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廓如亭不仅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亭子,也是中国现存同类建筑中最大的。其建筑形态舒展稳重,气势雄浑,与十七孔桥及南湖岛在空间上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壮观的风景画。廓如亭在颐和园中起到了构图上的平衡作用。其体量和造型与周围的景观相得益彰。</span></p> <p class="ql-block">铜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是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当年乾隆皇帝将其点缀于此,是希望他能“永镇悠水”,长久的降伏洪水,给园林及附近百姓带来无尽的祥福。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意义,乾隆皇帝争特意選写了一首四言的铭文,用篆字书体镌刻在铜牛的腹背上。铜牛是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是一座连拱石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连接东堤与南湖岛的重要桥梁,与佛香阁,排云殿等建筑共同构成了颐和园的皇家园林景观。全长150米,桥面宽6.56米,高7米,共有十七个拱洞,正中一孔最大,两侧依次见小,桥的正中刻有“灵鼍偃月”,南面刻有“修耆凌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现存最长的桥梁之一。十七孔桥不仅在建筑上具有独特的设计,其桥栏望柱上雕刻有62对石狮,望柱柱头雕有石狮540余只,形态各异,桥东西两端有四只石刻靠山兽,威武勇猛。增添了桥的艺术价值。该桥在颐和园中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景观中心。它横卧在昆明湖上,东连东提,西接南湖岛,是进出南湖岛的必经之路。桥的正中大孔从两端数来都是第9孔。9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极阳数,向征吉祥,银因此十七孔桥在封建帝王心中也有着特殊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此外,十七孔桥在东至前后有一个著名的景观“金光穿洞”,即在冬至节气前后下午四点钟左右,夕阳照射下,桥洞会发出金光,景象十分壮观。这一奇观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展现,也体现了古代工匠在造园设计中的智慧和艺术。近年来,十七孔桥还启动了夜景照明工程,夜晚的灯光使其更加浪漫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61年3月4日,包含十七孔桥在内的颐和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每年冬至前后,下午4至5点左右,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芒,十七孔桥呈现出一个独特的自然现象——“金光穿洞”。</p> <p class="ql-block">拍摄夕阳照耀下的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南湖岛位于昆明湖东南侧,昆明湖西堤以东,万寿山以南的湖水之中,占地一公顷多。整个岛屿呈圆形,岛上建有龙王庙,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云香阁等古建筑,这些建筑均为毁后重建。岛的北部是用山石叠成的假山,假山上建有涵虚堂和岚翠间,为岛中的主体建筑。涵虚堂是一座两卷殿,南面有露台,绕以石造雕栏,南湖岛四面环水,环岛用巨石砌成泊岸,并用清白石雕栏围护,视野广阔,八方佳景,一览无余,是昆明湖中最佳的观景游览场所。</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南湖岛与万寿山遥相呼应,起着丰富水面景物的重要作用。岛上设有游船码头,游客可以通过渡轮与湖岸的东北角,西西北角相互通过。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之一,象征着神话传说中的蓬莱岛。清代时是帝后们赏月和观看水师表演的地方。1889年,慈禧太后曾在此地检阅北洋水师官兵的表演,场面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因岛上建有龙王庙,俗称龙王岛。去颐和园住宅,昆明湖堤上有龙神祠,俗称龙王堂。清乾隆年间兴建清漪园掘堤拓湖时留下四周土地,形成南湖岛并重修龙神祠,作为御园祭祀龙王祈雨之所。乾隆十五年l1750年),乾隆帝赐龙神祠为“广润祠”,并赋《广润祠》诗。此后,每年夏季举行的祀雨祭祀活动便改在此处。</p><p class="ql-block"> 乾隆六十年(1795年)四月二十八日,乾隆帝亲临广润祠祀雨,当晚大雨滂沱,乾隆帝遂增赐神龙封号为“广润灵雨”,并赋《广润祠祀雨之作》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广润祠四周围以红墙,正南建有歇山顶琉璃山门,上嵌“广润灵雨祠”石额。三门外左右各耸立一根高大的旗杆,清廷举行祭祀活动时,旗杆上都要悬挂祭神的旗帜。广润祠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前后有廊,黄色琉璃瓦屋面,硬山顶,上置小兽仙人。明间悬额“泽普如春”,“灵岩霞蔚”,檐柱悬槛联:“云归大海龙千丈,雪满长空鹤一群”。祠内供有西海龙王神像,东西两侧塑有风,雨,雷,电诸神泥像,山墙上彩绘诸神壁画,明间佛龛上端坐金面龙王一尊。咸丰十年,1860年,该祠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慈禧太后每次乘船来颐和园,多半会先到南湖岛的广润祠进香敬拜龙王,再乘船到乐寿堂。</span></p> <p class="ql-block">涵虚堂前身是乾隆年间建成的三层高阁——望蟾阁,嘉庆时改建为一层的涵虚堂。涵虚堂是夏秋时节帝后赏月的绝佳之首所。乾隆曾在此检阅香山健锐营的水军操演,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慈禧太后曾在此检阅水师学堂的操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涵虚堂位于颐和园南湖岛北侧的假山上,南面有露台,绕以石造雕栏。涵虚堂的设计以水面辽阔,明澈如境为意境,视野开阔,体现了古代哲学和佛学的思想。堂内檐有匾额“涵虚堂”。寓意此处湖水含映着天空,为宁静悠远,恬静无为之所。此外,还有匾额“晴川藻景”和对联,整体设计富有文化内涵。</span></p> <p>涵虚堂中珍藏的清代慈禧和王公们的照片</p> 末代皇帝溥仪幼年的照片 慈禧太后和宫女们的照片 <p>在南湖岛上眺望玉泉山和万寿山佛香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