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飞花落雪</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飞花落雪</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调歌头·拜谒卢舍那大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威仪神淡定,宝象态安然。慧明般若,不着空色示玄禅。眉展光明智慧,眼敛慈祥悲悯。微笑俯人间。背现大光相,趺珈坐青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辉十方,耀三世,照万千。察天观地,无语心系众生艰。放下红尘妄念,勘破人情冷暖,无欲自平安。九叩香三柱,一眼醉千年。</div> 拜谒龙门石窟归来很久,一直没有整理有关龙门石窟的的照片和游记。<br><br> 这篇游记不好下笔,因为在我贫乏的认知范围里找不到更贴切的语言来描述龙门石窟的恢弘;在我有限的文字知识里中找不到更精准的词汇来形容“卢舍那大佛”端庄美丽;在我浅显的人生阅历中找不到更透彻的视角来解读那一尊尊或庄严、或神圣、或慈悲的佛像威仪中所包含的智慧和神秘。<br><br> 中原大地钟灵毓秀,自古就是是华夏文明的发祥之地。伊洛两河上古神水,自古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著名的龙门石窟群佛造像就开凿于伊水西岸的龙门山上。<br><br> 龙门石窟群佛造像最早开凿于北魏,有两次大规模的开凿。第一次是公元493年至528年间。经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时期共计35年。<br><br> 第二次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时期是公元636年至746年间,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前后历经四帝,共计110年。其造像约占整个龙门石窟的三分之二。形成了风靡中国、韩国、日本的寺窟造像风格——“大唐风范”。最有代表性的洞窟,在龙门西山的有潜溪寺、宾阳南洞、敬善寺、奉先寺、万佛洞等;在龙门东山的有大万伍佛洞(擂鼓台)、高平郡王洞、看经寺等。<br><br> 在此之前曾经两次游览过龙门石窟,一次是陪同家人,一次是陪同客户。当时就被龙门石窟佛像群的宏大规模和造像精美所震撼。两次游览都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至今依然久久难忘。<br><br> 这一层重游龙门自然是满含着期待和向往。为了避开嘈杂能静静地膜拜和瞻仰那辉煌的佛像,我们一早就赶到了景区大门外,成为第一批为数不多游客之一。<br><br> 伊水广阔而平静,幽绿的河水悄无声息,显得一派祥和宁静。一夜淅淅沥沥的小雨使空气中充满了温润,林间的鸟儿相呼应和,悦耳的歌唱嘹亮而婉转。龙门山崖壁上的洞窟,像一扇扇开启的门窗,等待着膜拜者的到来。<br><br> 第一次在这么静谧的环境中游览龙门石窟,一种静穆、庄严、神秘的氛围瞬间笼罩了全身,心灵似乎在慢慢的放空。当走近那一座座精美的佛像,立刻就被那琳琅满目的瑰宝所吸引。<br><br> 千姿百态的石刻佛像或立或坐,或飞或卧栩栩如生,或动或静,或怒或威形神兼备。有的慈眉善目,有的不怒自威,有的刚劲孔武,有的修长文静。有的仙裾飘飘,有的流苏低垂。有的在禅定冥思,有的在传道弘法。袈裟披身,肉髻高隆,璎珞垂胸。十方三世法报化,三十二相各不同。<br><br> 大大小小的佛像,令人目不暇接。虽然多如珍珠,却没有一尊是相同的。北魏三代的石刻造像骨感强,注重的是“秀骨清像”,肉髻为、袈裟、神态造型都很传神。而唐代时刻造像则更加丰满圆润,表现的更加雍容大度,给人一种慈祥、柔和的审美感观。魏事风骨,唐言气象的特色在两个时期的时刻造像中体现的分外突出。<br><br> 仰望凝视着那一尊尊庄严慈祥的佛像,心中莫名的会升腾起一种温暖,周身会感受到一种舒适,脑海中会产生无数奇异的遐想,思想会变得更加空明清澈,仿佛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一派祥和。<br><br> 龙门石窟中最华美,最庄严,最神秘的佛像当属“卢舍那大佛”。当我多年前第一次见到他那庄严高贵,雍容慈祥的面容。就被深深地震撼,从此以后就印在了脑海里,时常的会在梦中显现。多少思念,多少牵挂使我想再一次的去龙门瞻仰和膜拜。<br><br> 当我走进他的身旁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热泪盈眶。我怀着无比的虔诚,按捺住砰砰的心跳,一步一步爬上台阶,那庄严慈悲的巨大雕像,安然端坐在群山中间。用他那平静温和,慈祥悲悯的眼光注视着芸芸众生。我匍匐在他的脚下,献上最庄严神圣的叩拜礼。<br><br> “卢舍那”大佛是我瞻仰过的最美的大佛,无论是身形比例,还是雕刻工艺,无论是服饰威仪,还是容貌神态。无论是外在的色相,还是内在精神,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br><br> 那丰满平静的面容显得是那样的高贵圣洁,蕴含着法喜充满,蕴含着内心的清净。微合半启的双唇欲语还休,仿佛时刻在告诫着世人,远离贪嗔痴慢疑,又像时刻在提醒人们别造口业,远离是非。半睁微垂的眼神,蕴含着不舍六道,不忍心完全睁开眼看到众生的痛苦。“常观己过,不盯人非”,即修行者应专注于自身的过错,而不是去指责他人的错误。也教导人们用心去看待世界,以达到“禅”的境界,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和谐。<br><br> 卢舍那大佛端坐中央,两边紧挨着的是弟子迦叶和阿难,依次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两大天王,两大金刚。站在九尊巨像的脚下,从不同的角度去瞻仰,我在仰望着他们,他们也用慈悲眼神关注着我。在相互的对视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丑陋,我感到了自己的卑微。我为我做过的所有过错从心底忏悔。也从他们的眼神中吸取了勇于改过的勇气和力量。<br><br> 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理解每一尊大佛的内心世界,我感到一股强大的气场慢慢洋溢开来,那气场中充满了无畏,充满的力量,充满了祥和。让人感到温暖,让人感到宁静,让人感到安稳。仿佛漂泊多年的浪子,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br><br> 凝视着卢舍那大佛那神秘的微笑,我心中的思绪被一丝丝的抽空,杂念被一缕缕的纯净。情感被一点点安抚。就像怀抱中的婴儿感受到了母亲们温暖,合着目前的心跳,听着母亲那熟悉而亲切的歌谣,慢慢的进入梦乡。<br><br> 在梦中我看到了世外桃源,在梦中我看到了以往的亲人,在梦中我见到了童年的伙伴,在梦中我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在梦中我看到人们相亲相爱,在梦中我看到了众生平等。在梦中我看到四季风和日丽,在梦中我看到处处山清水秀。在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没有邪恶,没有贪婪,没有黑暗,没有丑陋,没有盘剥,没有诈骗。人人丰衣足食,人人乐于奉献,人人充满关爱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