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小华的美篇

冉小华

<p class="ql-block">宏八印象,扬帆启航</p> <p class="ql-block"> 宏八印象一</p><p class="ql-block">干净,美丽,典雅,是净土,是绿园,是花园。走在校园的沥青路上,茂林修竹,鲜花蜿蜒,园石点缀,红墙绿树,相映成趣,移步换景间,让人神清气爽,身心安顿。</p> <p class="ql-block"> 宏八印象二</p><p class="ql-block">宏帆学生爱动动,爱学习,健康,阳光,向上,是运动的乐园,是探究的学园。都说无体育,无宏帆,亲眼所见,真是名符其实,课间,在运动场,在花园,在教学楼前,只要有空地,都有跳动的身姿。操场上则是令人震撼的场面,场上是龙腾虎跃,热火朝天,看台边却是另一番风景,学生仿佛置身世外,齐刷刷地低头看书刷题,全然不顾场上喧嚣侵扰,我自暝思苦想,时而放下书笔,又在场上去露两手,跳几下,动若脱兔,静若处子,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运动+学习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让灵魂和身体同时在路上,向阳生长。</p> <p class="ql-block"> 宏八印象三</p><p class="ql-block">尊重,人文,这里处处看得见优秀,师生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校园灯柱上挂得的是一张张年度优秀学生的靓照,光芒万丈,温暖有光;大道边是优秀青年教师的大幅写真照,男教师的英俊儒雅,女教师的端庄大气,让人驻足仰望;文化长廊里,挂满的是历届学生毕业照,学子已离去,但您的身影永远定格在这里。让优秀被看见,让师生被尊重,让榜样引领前行。</p> <p class="ql-block"> 宏八印象四</p><p class="ql-block">活动丰富,这里是艺术殿堂。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校园吉尼斯、创意大赛、舞蹈大赛,人人入社团,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宏帆学子除了爱动动,爱学习,还会玩,而且玩得酷,玩得有艺术,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无活动不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锻炼能力,展示才华,让班级在活动中凝聚,让学生在活动成长!</p> <p class="ql-block"> 宏八印象五</p><p class="ql-block">引领,赋能,教书育人在细微处。教室走廊外墙的学习园地,张贴的是每个学生的半期考试总结与反思、心愿卡、身边的榜样。反思三失,三得,三措施,中考目标细化到学校,心中榜样在身边,有长远规划,有短期目标,有落实措施,具体可衡量。教育不重在管,而重在理,重在引领,激发内生动力,赋能学生成长,教书育人在细微处。</p> <p class="ql-block"> 宏八印象六</p><p class="ql-block">两耳多闻窗外事,方能读好圣贤书。宏帆每天晚自习第一节是视频课,学生观摩学校剪辑的专题视频,或时事新闻,或央视讲堂,或百家争言,先观摩,再写评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教室门口处,是班级书吧,书、报纸、期刊随手可拾,随处可读。</p> <p class="ql-block"> 宏帆印象七</p><p class="ql-block">宏帆学校的青年教师群体。他们以扎实的知识功底、先进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横溢的才华和无限的激情,共同绘制了一幅幅青春与智慧交织的教育画卷。他们践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这是宏帆青年教师共同的信念。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体现在每一次精心准备的教案、每一场耐心细致的解答、每一个鼓励的眼神中。这份激情不仅感染着学生,也激励着同行,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宏帆印象八</p><p class="ql-block">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习发生,是这次活动的主题,也是这次活动的最大收获。主题言简意赅,击中心灵。我们过去关注的更多是老师,是老师怎么教,更多关注的是老师的教态、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环节,教学任务。心中只有圣堂上的老师,没有讲坛下的学生,目中无生,目中无人,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需求、学习状态、思考状态,没有真正关心学生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是否深度学习。</p><p class="ql-block">我们要站稳学生立场,何谓学生立场?我第一,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与原来以教师为中心一样,都是将教与学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教与学是一个整体,所以现在我进课堂,既不单纯看教,也不单纯看学,而是看教与学互动生成的质与量。第二,它意味着学生的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第三,它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或者发展需要。我们要把提问权还给学生,把质疑权还给学生,把评价权还给学生,把工具权还给学生,把方法权还给学生,把总结权还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改变,学生的自主参与度得到提高,课堂的活力也被激发出来。</p> <p class="ql-block">八中之行,悠忽而过。为了不虚此行,避避校外培训听得很激动,听完很平静,回去很麻木,一动不动,特写下感悟,留下印象,激励前行,扬帆启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