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老早就想去看看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市,据说那儿有多得无法计数的寺庙,有人说这是一座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城市。行前在网上下载了开元寺双塔的美图,外来文化和华夏文化的完美融合,真有点此处乐,不思蜀。在烟火气息浓郁的街巷里,饮一杯酸酸甜甜的,泉州人親手给你制作的手榨果汁,你会神思八极,飘飘欲仙;在绿荫蔽日的榕树下,盯着盘根错节的古木,思考着它们的年轮,你会忘记今夕何夕,盼望着也去学学种豆南山下;这神仙一般的日子,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到闽南这座最有親和感的城市。 </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五日下午五点多,我们一行三人到达泉州。也许是某种潜意识的缘由,把泉州和成都的天气进行了比较,蓉城的下午五时正好是夕阳西下,有时还能见着半边天都红透了的晚霞。而泉州的下午五时多点,竞然是夜幕降临,出租车都要开灯前行。当晚住华侨大厦,也许是旅途劳顿,竞然一觉睡到自然醒。早晨起来,神清气爽,去大厦周围溜了一圈,说什么也要记住这个让我们“大梦谁先觉”的洞天福地。</p> <p class="ql-block"> 府文庙广场,蓊郁的古木让人想静下来发一陣呆,今天上午的行程去开元寺参观,又让人停不下脚步。</p> <p class="ql-block"> 泉州老城区保留了不少的古建筑,道路相对不是很宽敞,一种类似国内很多景区的游览车便成了小型的公交车。这种车招手即停,我们从华侨大厦至开元寺也就一人二元钱,物美价廉甚是方便。</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西大门</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占地7.8万平米。规模宏大,构筑颇为壮观的寺庙,曾与洛阳的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为当时全国最有名气的寺院。</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初名莲花寺,巳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开元二十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都要建一座开元寺,遂改名开元寺。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火灾,公元858年重修,到元代寺内佛教流派纷呈,形成了千人共住的盛况。元末战乱,再被毁损,现存大殿为崇祯年间,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重修。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1年7月25日,联合国将《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中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元寺是22个遗产点之一。声名远播的开元寺,光是2024年国庆7天,接待游客就达37.58万人,一座寺院竞然成为了泉州最为靓丽的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寺内古木隨处可见,清幽的环境,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p> <p class="ql-block"> 西塔旁的照壁,是1974年从原泉州府城隍庙迁过来的,与西塔为邻。因建于乾隆年间的照壁雕塑了华夏闻名的瑞兽麒麟,所以叫做“麒麟壁”。采用彩色交趾陶和砖雕相结合的工艺,造型精美,麒麟代表着吉祥、仁慈和智慧,古语有云:“麒麟献瑞,见者有福”。</p> <p class="ql-block"> 仁寿塔(西塔)建于南宋绍定、端平年间(1228一1236年),为五层仿木楼阁式石塔,通高45.06米。</p><p class="ql-block"> 塔身外型每一层都交错浮雕着各式佛教人物,共80尊人物,代表着佛教所弘揚的众生佛性平等的理念。须弥座束腰处刻的40幅花卉鸟兽图,也与这美好的世界相契合。东西塔在不同的层位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观音菩萨、唐僧、猴行者雕像。</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东西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代表中国十二世纪以来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 西塔东面石板路上有这样一块简朴而又奇异的石头,说它奇异,是因为石头上面刻的“心”字,那中间的一点落在了垫底的最下方。来来往往的人都猜测这字的读音和寓意,据专家研究这字仍然和“心”字同音同义,只所以这一点放在下面,是叫人们走入禪林,用心向佛,应该是放下心来。虽然笔者看这石头未经多少岁月磨砺,但传说此石苍海桑田,时代久远,唐朝时侯人们就把它叫做“放心石”。只所以把那一点放在下面,寓意颇为深刻:所谓“提起千般烦,放下万事空”,懂得放下,自然能放下烦脑,收获快乐,放下忧愁,寻觅到开心,一种大彻大悟的境界,与佛法颇有缘份。</p> <p class="ql-block"> 东西塔均按宋代营造法式的建筑方式建造,斗拱外挑,大气雄渾,健壮而颇具阳刚之美,撑起装饰华丽的上层塔建,保护塔身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稳固。其建筑原理与山西古代大多木构建筑方式如出一辙,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雄宝殿前西侧的西塔,是五代梁贞明年间(公元915—920)建的七级木塔,号无量寿塔。宋政和四年(1114年),改名仁寿塔。后因火灾,改为磚塔,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岩石塔,石雕工艺简朴,石雕均为佛教人物和传说,多取材于佛教经典或古代印度的民间传说,可见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塔每层的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雕像共八十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更显得生动传神。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 西塔第四层雕刻中,有印度教中的“猴行者”,据说是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形。因为塔太高,手机拍照不容易,在网上下载了一帧猴行者的照片,与美友共享。</p> <p class="ql-block"> 红墙黄瓦,方形门洞,像一幅优美的框画,将寺院禅意悠远的景像框入画中,引得远来的香客和旅游者驻足而立,尽兴观赏。</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该寺的最早建筑,也是最主要的建筑,传说在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之瑞像,所以又称紫云大殿。该殿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最初的大殿早巳因兵火等各种原因不复存在,现在见到的大殿是明崇祯年间由郑芝龙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的月台须弥座罕见的使用了印度教的建筑构件,这是一座我国唯一留有印度教遗迹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殿前有一横匾,有二个繁体异形字,古意盎然,考住了许多人。笔者认得后三字,经人点拨,才知道第一字读桑,桑树的桑。第二个字读“莲”,第四字读“界”,第三字读什么,以前看电视时听专家讲过,应读“法”,法律的法。这四字连起来就是桑莲法界,这四字与大雄宝殿什么关系,听笔者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寺址原为当时大财主黄守恭的一片桑园,传说他梦见一和尚向他布施,用这片桑园建佛门道场。黄财主生性乐善好施,一次就捐这样大一片桑园出去,还是有点肉疼。于是,故意为难和尚说:如果三天之内,桑树上开出了白莲花,我就将这片桑园施舍于佛门。谁知第三天,黄财主桑园的桑树竞然盛开如白雪皑皑般的白莲花。黄财主被这神奇的景观折服感化,愿与佛门结缘,遂献出这片土地。寺庙建成后,主持修建的高僧赐寺名为“莲花”。据说寺庙里还有昔日桑园里留存下来的一棵老桑树,有1300多年历史,主干一分为三',技繁叶盛,成为寺内一大奇观。笔者游开元寺时尚未知哓这一传说,也未对古桑参观拍照,实为撼事。</p><p class="ql-block"> 桑莲法界,顾名思义,那就是桑开白莲的佛法胜景。它不但让你了解了开元寺的由来与传奇经历,也给人们解释了桑树开白莲的典故,佛法无边,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外窗装饰画,与华夏众多佛寺的雕绘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据说这些雕刻绘画是典型的印度教风格。元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繁花似锦,有很多印度商人,通过海上来泉州贸易经商,并在这儿建立了全中国唯一的一座印度教神庙。元末明初这座神庙巳经残破不堪,明末郑芝龙重修大雄宝殿,将已颓败的印度教神庙的可用建材用于开元寺大雄宝殿。可以说郑之龙的无心插柳,让印度教建筑与佛教建筑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中国唯一一座有印度教遗物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前的月台,外露三个立面,它的束腰部分嵌有73幅狮子与人面狮身的輝绿岩石浮雕。人面狮身像起源于古埃及,它什么时侯流传到两河流域?什么时侯成了印度教的精美浮雕,笔者孤陋寡闻,不得而知。但这些浮雕由废弃的泉州印度教神庙移来开元寺,成为了月台的基石和装饰画,却是千真万确的。</p> <p class="ql-block"> 輝绿岩狮子浮雕局部</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后面的石柱也有印度教的遗物,和其它石柱一起撑起大殿的屋顶。要知道像大殿后的印度教石柱,全世界现存的只有四根,而且都在泉州。石柱高2.7米,柱身浮雕着多个圆盘。圆盘上雕刻了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和公元前十世纪印度著名史诗《摩诃托罗多》里的湿婆、毗湿奴等佛教故事有关。也有中国传统的凤凰献瑞等图案,可见中西融合,在宋、元时期就非常紧密。现在,这几只石柱巳成为了我国的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被木框保护起来的国家一级文物——印度教石柱。</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的柱樑中,出现了24只飞天乐伎(印度教称其为妙音鸟),她们上半身人头人身,下半身鸟体鸟爪。这些美丽女郎,12只手持文房四宝,12只手持笙箫管笛,在五方佛前奏乐歌舞。她们头上的如意宝冠之上的莲花坐斗,顶托着大殿的通樑和横木,既起到建筑构建的作用,又显示五方佛前乐舞供养的美妙出尘,烘托了佛教极乐世界的辉煌灿烂,让信众更如心悦诚服。</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气势恢宏,金碧輝煌的殿堂里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大佛。走进大殿刚拍两张照片,工作人员告知不能拍照。遵照规矩,一众游客只好听导游大讲菩萨们的前世今生,瞻仰这些宝相庄严的神佛,观赏精美绝伦佛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的大雄宝殿,还有一个雅称名叫“百柱殿”。全殿原计划用一百根柱子来支撑殿樑,后来因为放置佛像和给出信徒朝拜的位置。便增加了珩梁,减少了14根立柱,成就了现在实有86根立柱的百柱殿。</p><p class="ql-block"> 郑芝龙重修大雄宝殿时,将木柱全部换成石柱。这些石柱形状丰富多彩,圆柱、方柱、楞棱柱、蟠龙柱,还有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最为宝贵的,是殿后廊檐间的那对16角形印度教輝绿岩石柱。</p><p class="ql-block"> 1960年,西哈努克親王参如万隆会议。与周总理谈柬埔寨文化传承时,说柬埔寨有一座百柱殿,可惜毁损于战火,再也看不见了。郭沫若告诉西哈努克親王,中国就有一座百柱殿,在福建泉州的开元寺,欢迎他去参观。西哈努克两次到泉州朝拜百柱殿,书写了中柬文化交流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屋脊上的装饰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供奉神佛的地方,少不了善男信女虔诚地叩首朝拜,佛法无边,结个善缘。</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大殿后有两棵高大的绿植,一抬头就能见着叶面的嫩绿,在阳光下泛着让人心静自然凉的惬意。好多游客围着大树观赏、拍照,没有高声的喧哗,只有宁静中的敬意,原来这就是佛门圣树——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 “菩提”一词是古印度语的音译,其意思是智慧和觉悟,用来指人如梦初醒,豁然开朗,大彻大悟,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所以菩提树就是佛教的圣树。每一个佛教寺庙都以有菩提树为荣,在中国的佛寺同样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唐初,佛教界流传着神秀与师兄彗能用菩提作诗,来表达佛教义理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神秀诗:</p><p class="ql-block">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p><p class="ql-block">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p><p class="ql-block"> 彗能回诗:</p><p class="ql-block"> 菩提夲无树,明镜亦非台。</p><p class="ql-block"> 夲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p> <p class="ql-block"> 走出大雄宝殿,眼前的开元寺被一片翠绿簇拥。三三两两的游人闲庭信步,仿佛是泉州市又增添了一座美不胜收的公园。</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的镇国塔(东塔),在绿树丛中时隐时现。</p> <p class="ql-block"> 见着寺中行走的僧人,恍然大悟,原来还在开元寺中。</p> <p class="ql-block"> 寺院的红墙可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寺院中的另类美丽,泉州特有的“簪花女”。她们头载“簪花围”,身穿大裾衫,把自唐、宋以来簪花的习俗发掦光大。最为典型的是浔浦渔村的劳动妇女,工作、生活中都是与簪花同行。久而久之这种打扮风靡一时,隨处可见,为泉州旅游事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凤景线。</p> <p class="ql-block"> 寺内为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设立了专门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前精工细作的石雕立柱</p> <p class="ql-block"> 刘海粟大师题写的巜弘一法师纪念馆》横匾</p> <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年—1942年),一代高僧,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佛门弟子奉其为律宗十一代世祖。大师在其后十四年云游福建,曾驻锡开元寺,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赞其为:“无尽奇才供世眼,一轮圆月照天心”。</p> <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生平介绍</p> <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墨迹、印鉴</p> <p class="ql-block"> 李叔同未剃度前,为新文化事业作了很多工作,创作的著名歌曲《送别》。长城外,古道边唱响华夏,靡声海外。</p> <p class="ql-block"> 馆内围墙刻满弘一法师画作</p> <p class="ql-block"> 盘根错节的古树郁郁葱葱,将开元寺妆点得美丽从容。仔细一看,除了那棵1300多年的老桑树,好像大多都是细叶榕。这些百年以上的大榕树威风八面,三五人合抱都很困难。大雄宝殿前的大榕树,据说已经活了八百多年,树围六七米,高20米左右,至今生气勃勃,巨大的伞盖遮天蔽日,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据说开元寺先前也有很多刺桐树,开花时节红艳艳地,一个寺院霞光万丈,锦绣灿烂。刺桐是泉州的市树,早先这半城烟火的城市就叫刺桐。可惜病虫危害,现在开元寺很难见到它的踪影,唯有郭沫若先生游开元寺,留下了咏刺桐的诗句,让刺桐花儿还开在游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刺桐花谢刺桐城,</p><p class="ql-block"> 法界桑莲接大瀛。</p><p class="ql-block"> 石塔双擎天浩浩,</p><p class="ql-block"> 香炉独剩铁铮铮。</p><p class="ql-block"> 亚非自古多兄弟,</p><p class="ql-block"> 唐宋以来有会盟。</p><p class="ql-block"> 收复台澎今又届,</p><p class="ql-block"> 乘风破浪待群英。</p> <p class="ql-block"> 东塔(镇国塔)高48.24米,与西塔遥相呼应,相距约二百米,建造时间前后相距十余年,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东塔是唐代咸亨年间(670——673年)建造的木塔,宋时改为石塔,是宋代石构建筑的精品。两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灾害仍屹然挺立,是泉州古城独特的标志和象征,是华夏民族文化与海外文化融和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东塔石雕细腻精巧,笔者认为比西塔雕刻技术更上一层,人物刻画丰神秀逸,更有层次感。当然两塔的石雕都是宋代石雕中的精品,能有机会观赏,是一种难得一遇的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导游带入开元寺的游人,一批接着一批,好在我们的参观接近尾声,要和开元寺拜拜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出开元寺的南门(山门),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萦绕心头,还有机会再到泉州,再到开元寺么?多拍几张照片,从不同的角度,留下最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就要离开开元寺之际,脑子里忽然闪现天王殿见到的一幅对联。这对联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撰,由弘一法师书写的:</p><p class="ql-block"> 此地古称佛国</p><p class="ql-block"> 满街都是圣人</p><p class="ql-block"> 出山门就是西街,汇入川流不息的人群之中,看着这半城烟火半城仙的闽南佛国,和这满街都是圣人的市民、游客,似乎我们都成了朱老夫子和弘一法师笔下的圣人。</p> <p class="ql-block"> 出南门,就是半城烟火的西街,是了解泉州最快乐的源泉。西街片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二十多处,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具有泉州特色的古大厝。千多年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巷、古民居如同一串熠熠生辉的珍珠项链,将这些稀世之宝串连起来;古色古香的木楼群、近现代的洋楼、名人宅第、和附于其间的民贤逸事及民间传说,组成了一个洋洋大观,赏心悦目的泉州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走进西街,回首还能见着东塔的塔顶,极具特色的小巷,鳞次栉比的店铺,似乎是一幅天衣无缝的市井煙火风俗画。</p> <p class="ql-block"> 簪花、摄影、化妆服务一条龙的商店,在西街数不胜数。它将泉城无数素面朝天的小家碧玉,变成了美丽可人的簪花女士。</p> <p class="ql-block"> 簪花店前的广告</p> <p class="ql-block"> 跟隨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大街,穿小巷,商品种类的丰富让人目不暇接。美味食铺一家连着一家,泉城名小吃海蛎煎、面线糊、姜母鸭吊足了游人的味口。</p> <p class="ql-block"> 具有南洋特色的骑楼,既能遮阳,又能避雨,建筑特色让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走到西街的东头,位于东西街和中山路交汇处,一座白色的钟楼屹立在街心。钟楼高13.8米,融合闽南风情,以西洋风格建造,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标志性建筑。1934年至今,钟楼存世近百年,形状似亭似楼,钟楼上部四面安装圆形时钟、风向标、指南针和避雷设施。因其特立独行的造型,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泉州人心目中最为靓丽的风景,也是泉州人心目中一抹揮之不去的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 和老伴坐在临街的木凳上,以钟楼为背景拍上一张照片,纪念我们的泉州之行。泉州的风光旖旎,多元化的文化传承让人心醉不已。白岩松因此说道:“泉州,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刚到泉州的我们,迈开了第一步,还要走不少的路,看许许多多的风景。年岁大了一点,健康快乐是第一位的,但愿我们的泉州之行收获更多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图:接着耍 老当益壮</p><p class="ql-block"> 文:老当益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