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7日下午我们来扬州大明寺,了解其历史及发展沿革。该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内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宁静,还体现了扬州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6年5月25日,扬州大明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正门上额的“大明寺”三字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写。集隋代牌楼前面南而踞的一对石狮格外引人注目,石狮按皇家园林规格雕镌,造型雄健,正头,蹲身,直腰,前爪平伏,傲视远方。</p> <p class="ql-block">扬州大明寺,淮东第一观。大明寺因鉴真大师而名扬中外,又因平山堂而成人文胜迹,其悠久历史固然是重要原因,因为这里曾经出了一位大德高僧,他就是唐代的鉴真和尚。鉴真和尚曾在大明寺讲律传戒,名闻遐迩,为僧俗所景仰,有着崇高威望,享“江淮化主”之誉。</p> <p class="ql-block">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唐会昌三年(843年),九层栖灵塔遭大火焚毁。后经僧人募化重建,但屡有圮废。</p> <p class="ql-block">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吴秀重建大明寺,崇祯十二年漕御史杨仁愿再次重修。清康乾盛世,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巡游扬州,改题“法净寺”。然而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占领扬州,法净寺毁于战火之中。同治九年(1870),重建法净寺。</p> <p class="ql-block">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又将“法净寺”复名为“大明寺”。</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的禅修和文化活动也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游客可以在静室里学习打坐和呼吸技巧,感受内心的平静与放松。同时,大明寺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关于佛教文化和扬州历史的文物和资料,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佛教文化和扬州历史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鉴真纪念堂,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鉴真纪念堂,纪念堂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于1963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于1973年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栖灵塔”三字为赵朴初所题。登塔眺望,李白登塔诗赞:“宝塔凌苍苍 ,登攀览四荒”。刘禹锡诗道:“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p> <p class="ql-block">栖灵塔,始建于隋朝仁寿元年(601年),塔高九层。塔内供奉佛骨,僧觉遗灵之言,故称“栖灵塔”,现栖灵塔于1994年重建。大明寺塔供奉的是释迦摩尼的舍利子。今天我们随导游登上栖灵塔,从2楼乘坐电梯直达7楼,这里还供奉着珍贵的佛舍利,依然让我们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大明寺的自然风光和园林景观也是游客喜爱的原因之一。大明寺位于扬州城西北郊的蜀冈中峰,周围环境优美,寺内有后花园,秋天的景色尤为迷人,落叶沙沙作响,各种花卉和树木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塔上向南望,可俯瞰瘦西湖全景。</p> <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扬州大明寺以其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活动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和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