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部门提出了一个“双减”政策,很及时,但贵在落实。“减少回家作业”和“减少课外培训”,把孩子们从繁重学业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孩子开发智力,让古板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首先,家长要改变观念,不要把孩子的作业看得太重,更不要把分数当作“教条”,要“云轻云淡”地来对待孩子的作业。</p><p class="ql-block"> 想一想我们都是过来之人,五六十年代的学生哪有那么多作业啊,快乐的童年照样培养出人才。现今教育的压力越来越重,人才却反而越来越少?那些填鸭式的灌输,激励不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在辅导孩子功课时也完全不必表现急躁,弄得大人吼,孩子哭,鸡飞狗跳。</p><p class="ql-block"> “隔代教育”,也要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双减”以后,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多了,我们要多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愚教于乐。对孩子的启发,不单是在课桌上,书本前,应该到快乐的生活实践中去找寻机会,去点拨孩子,去和孩子们交上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我还想呼吁一下那些制定政策的人们,“双减”喊了好一阵啦,为啥旧貌依旧?究其原因,乃是配套制度跟不上。一面“减减减”,一面“考考考”,让人们如何应对是好?政策的步调一致很重要,进一步完善“双减”政策,这是教育部门的职责。</p><p class="ql-block"> 当然孩子们的家长和学校的老师才是第一实践者,让我们都来支持“双减”的落实,不要让做不完的“附加题”和没完没了的“课外培训”成为孩子们头上的那个“紧箍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