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篇专述癫狂和风逆疾病的症候、临床表现和针灸治疗方法。</p> 癫病的治疗 <p class="ql-block">眼角向外开裂,凹陷于面颊一侧的,称为“锐眦”;眼角向内凹陷于近鼻一侧的,称为“内眦”。上眼胞属于目外眦,下眼胞属于目内眦。患者初染癫病时,主要症状是:病人先感到闷闷不乐,而后头重而疼痛,两目向上视物,眼睛泛红;病情较重时,会心烦意乱,心绪不宁。医师应审视病人表情及脸色变化,并取手太阳、手阳明、手太阴经诸穴,在其血色正常后就停针。癫病开始发作的时候,口角牵引歪斜,啼哭呼叫、气喘急促、心惊,应在手阳明、手太阳两经取穴并用缪刺法治疗。如果右侧坚硬,就针刺其左侧;反之,如果左侧坚硬,就针刺右侧,等到病人面部变为正常颜色后才停针。癫病发作表现也有角弓反张,而导致脊柱疼痛的。治疗这种病证,当取足太阳、足阳明、足太阴、手太阳各经的腧穴,在面部血色正常后可停针。若想很好地治疗患有癫病的病人,应常与其相处,审察其发病过程中的情况变化,观察应当施针的部位。在病人发病之时,应审察其症状特点,判断病邪的所在,并断定发病时应取何经穴治疗。根据其病脉判断,用泻法使其出血。将泻导出的血装在葫芦里,一旦复发,此血就会变动;如果没有变动,可以灸穷骨二十壮。所谓“穷骨”,就是骶骨,即臀部脊尾的长强穴。</p><p class="ql-block">癫病深入骨的骨癫,其颌、齿各腧穴的分肉之间均有胀满感,骨骼僵直不能屈伸,汗出,心烦意乱。假如呕吐了很多白沫,而肾气下泄,就是不治之死证。癫病进入筋的筋癫,身体痉挛拘急,倦屈不伸,脉大。治疗时,应取项后的大杼穴,进行针刺。如果呕吐出很多白沫,而气陷于下的,也是不治之症。癫病入脉的脉癫,会突然晕倒在地,四肢各脉胀慢而放纵弛缓。如果脉出现胀满的情况,应针刺病位,并令血出;如不胀满,应灸在项后两侧挟行的足太阳经的腧穴,并灸带脉穴,以及与腰间相距三寸许之处。还可以灸各经分肉之间及四肢的腧穴。如果呕吐出很多白沫,又气陷于下的,就是不治的死证。癫病发作时,其情状疯狂的,也是死证。</p> 狂病的治疗 <p class="ql-block">狂症开始发病时,患者先自卑自悯,健忘,容易发怒,经常恐惧,大多是过度忧虑、饥饿所致。治疗时,先取手太阴、手阳明两经的穴位,针刺令其出血,待血色正常后停针;还可以取足太阴、足阳明两经的腧穴进行治疗。狂病开始发作时,病人少睡眠,不饥饿,狂妄自大,经常骂人,日夜吵闹不休止。治疗时,可以取手阳明、手太阳、手太阴经的腧穴,以及足少阴肾经在舌下的络脉。但是,只有血脉盛的才可以取穴刺之,否则不可针刺。狂病患者,言语狂妄,容易被惊吓,经常大笑,喜欢唱歌,行为反常日夜不休,多由大惊大恐伤其神志所致,可以取手阳明、手太阳、手太阴经的穴位进行针刺。狂病患者,幻视幻听,经常呼喊,大多由于气衰神怯所致,可在手太阳、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阴以及头部两腮的穴位针刺。患狂病的人食量大而不饱,经常疑神疑鬼,无声窃笑而不露于外,这种病证是喜乐没有节度所导致的。治疗时,应取足太阴、足太阳、足阳明经的穴位,以及手太阴、手太阳、手阳明经的穴位针刺。如果是狂病初发,并无上述症候的,先取其左右曲泉穴,针刺血脉过盛之处,并使其出血,这样,不久就可痊愈。如果不能治愈,就用以上治狂病的方法,灸骶骨长强穴二十壮。</p> 风逆 <p class="ql-block">所谓风逆,是指受风邪而厥气内逆的疾病。其症状是四肢突然发肿,全身颤抖,就像被水浸湿而打寒战一样,经常因寒冷而口出唏嘘之声;饥饿时感觉烦闷,饱食后又躁动不安。治疗这种疾病,应取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表里二经,以及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的腧穴进行治疗。感觉骨里寒凉的,取井、经穴刺之;肌肉清冷的,取上述四经荥穴针刺之。所谓厥逆成病,是指两足突然发冷,胸痛欲裂,肠中也如刀绞一般疼痛,烦乱而不能进食。凡是这种情况,其脉或大或小都伴涩象症状。如果病人身体还算温暖,就取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进行治疗;如身体已经冰冷,则取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身体温暖的,用泻法治疗;身体寒冷的,则用补法治疗。对于厥气上逆而腹部胀满,肠中有声,胸中满闷,呼吸不利的病证,当取胸下两胁的穴位,咳嗽则应手而动的,就是其穴。另外取背俞穴,用手按压而有舒快之感的,也是穴位。小便不通的,可以取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以及骶骨上的腧穴,并以长针刺之。对于气上逆的病人,可以取用其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厥逆发作严重的,可针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两经脉的穴位。</p><p class="ql-block">如果病人气衰、身体寒冷像浸在水中,言语断断续续,骨节发酸,身体沉重,全身懒惰不愿活动的,可以取足少阴肾经施针。气短,呼吸短促而不能连续,稍一动,就会感到气虚的人,在足少阴肾经上用补法,针刺其血络以出瘀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