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皆有史】—拉帮套小史

海角翁【经史钩沉者】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拉帮套”现象:历史、文化与社会的交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拉帮套”,一个在东北地区流传已久的特殊婚姻现象,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什么是“拉帮套”呢?它又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拉帮套”,又称“招夫养崽”,是指在丈夫无法维持家庭生计的情况下,妻子征得丈夫同意后,招引一名身体健康的男子进入家庭,共同生活,以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这种婚姻形式通常发生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在一些贫困的家庭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据了解,“拉帮套”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当时,东北地区由于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许多家庭面临着生计困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妻子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不得不选择“拉帮套”这种特殊的婚姻形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实,“拉帮套”并非东北地区的特有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类似的婚姻形式也有出现。比如,汉代的馆陶公主就曾养过面首。馆陶公主是汉文帝刘恒的女儿,汉景帝刘启的同胞姐姐,她的丈夫是堂邑侯陈午。然而,馆陶公主并不满足于一夫一妻的生活,她在婚后养了许多面首,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董偃。董偃是馆陶公主的情夫,他聪明伶俐,善于迎合馆陶公主的心意,因此得到了馆陶公主的宠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外,唐代也有“拉脚夫”的现象。所谓“拉脚夫”,就是指一些男子在妻子无法生育或去世后,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选择入赘到妻子的娘家,成为妻子的“拉脚夫”。这种婚姻形式在唐代的一些地区比较常见,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东北地区在过去曾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家庭可能会面临生计困难的问题,而“拉帮套”则成为了一种解决生计问题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东北地区的文化传统中注重家庭的稳定和团结。在一些家庭中,当丈夫无法维持家庭生计时,妻子可能会选择“拉帮套”这种方式来维护家庭的稳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拉帮套”现象的出现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在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男性劳动力不足,而女性劳动力相对较多。因此,一些女性可能会选择“拉帮套”这种方式来解决家庭的生计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拉帮套”现象的描写。比如,许地山的作品《春桃》中,春桃就是一个“拉帮套”的女性。她与丈夫刘向高走失后,遇到了另一个男人李茂。李茂对春桃产生了感情,并帮助她找到了刘向高。最终,春桃选择了与李茂一起生活,共同照顾刘向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萧红的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描写。比如,在《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就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压迫的女性。她被卖给了一个比她大几十岁的男人做妻子,但却受到了男人的虐待和折磨。最终,小团圆媳妇在痛苦中死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总之,“拉帮套”是一种特殊的婚姻现象,它的出现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探讨这一现象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无奈之举或别有隐情。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婚姻观念,避免对他人的婚姻生活进行无端的指责和干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于“拉帮套”这一现象,网友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网友认为,“拉帮套”是一种封建糟粕,应该予以摒弃。而有的网友则认为,“拉帮套”是一种无奈之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可以理解的。还有的网友认为,“拉帮套”是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拉帮套”是一种特殊的婚姻现象,它的出现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探讨这一现象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无奈之举或别有隐情。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婚姻观念,避免对他人的婚姻生活进行无端的指责和干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