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b>船夫子</b></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852265</p><p class="ql-block">插图:<b>“挨批的自觉性”作者华君武</b></p><p class="ql-block"><b>部分配图来源于网络</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打我呀,一打我就闻名全球了”——华君武漫画《挨批的自觉性》</i></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八十年代初,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画的这幅漫画,早巳为现在某些为博人眼球做人做事不讲原则,没有底线的行为画的讽刺漫画。</i></p> 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从雷人的方言谈起</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网络新闻爆料说某地方的某个私家客栈,为博“知名度”,打出一条雷人的横幅。这条横幅书写的是“我在**想你死”。乍一看它完全是充满恶意针对某人毫无道德底线的咒骂,然而它又是一句当地民众最常用还有点暧昧的地方方言。但是,它却让网上的“喷友”逮住了一个激愤填膺的机会,闹得个“满塘麻拐叫</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1〕</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当地文旅部门也因此出来解释,责成作俑者扯下了这条横幅。但作俑者想要让这个客栈的“名气”上升的目的达到了。用当下“一个xx成就一个xx”的网络语式,这种用地方方言无厘头式的搞怪方式,又成了“一条标语成就某某地方的知名度”的印证。“网喷们”未必不知其中的“奥妙”,但他们得到了渲泄,也过了过“嘴瘾”,也许还成就某些“网红”流量飚升了。剩下你、我、他目瞪口呆:世上竟有如此人和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引起如此“轰动效应”的这句地方方言,就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倒述”句式。它的正确解读就是“我在xx想死你了”。确实,这类倒述式的方言在许多地方都常有。比如在湖南常德,你问人某个事物“晓不晓得?”这人回答时,就会把“不晓得”说成“晓不得”,在外地人听来就很怪怪的了。但是,这样把“想死你”说成“想你死”,虽是当地人一种很调情暧味的方言,但在不解当地风情的人们听来,就不是怪怪的,而是很让人有很不舒服的甚至有点后背发凉的感觉了。难怪网上多有批评声,斥责这种为博人眼珠子恶搞行为。这个客栈的人真是有点“拿起称坨砸了自介的脚</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2)”</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的做法。所以,不是任何方言都可以拿来儿戏的。而这种有损公秩良俗的拿方言炒作,真的值得人们去深刻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注1】湖南娄底方言,“麻拐”:是青蛙的别称。“塘”:水塘,池塘。“满塘麻拐叫”意指人们一起喧哗躁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注2】娄底方言,“拿起称坨砸了自介的脚”。“自介”,自己。称上的称坨从称杆上滑落,刚好砸在自己的脚背上。</b></p> 2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地域性方言的消亡危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方言,也可称为“俗语”。是聚居在一个地方的人们,为了方便交流形成很有地域特色的语言体系。方言只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习俗之中,它是一种有活力的语言文化。有些方言可以用文字书写,有些方言则只能读音不能书写。即使是同一地方的方言,在字面表达上相同,在读音上也各有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国社会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前,基本是以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为主。因地域的原因,在相同地域生活的人们,自然的形成各具地方语音特色的语言,但这种语言除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多还是以汉字作为基本的表述载体。中国自秦汉以后,规范化的汉字成了在汉民族统一使用的规范性文字。所以,方言大多可以用文字的表现形式,作为书面语言的补充,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语言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即使是有了统一的文字,因历史演变,南北各地在汉字读音上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地域,因氐族聚居等许多因素,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也有许多同义不同音的现象。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中,对某些事物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形容词语,这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习俗中的词语便称为“俗语”。这些“俗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它无须象书面文字一样讲究规范化,人们在使用中使它变得很“口语化”,所以也可以叫“俗话”。而还有一种与“俗话”十分相近的地城性语言,叫“俚语”。“俚语”较之“俗语”更加口语化和活跃,它也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表达方式。因其宽容度,便不泛幽默和某些</span><b style="font-size:20px;">亚健康</b><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3〕</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的词语掺杂其中。所以,它也更具地域性或民族性。如前面被人说道的方言“我在某某(地方)想你死”,实际是一种地方性的俚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不论是“俗语”、“俚语”,大多只在某一个地方流行,所以,我们习惯把这种带地方性的语言称为“方言”。有些地方语言也有与其它地方语言交流融合的现象,但它的读音和表意还是有地方性的特色。有趣的是,即使是同一个区城,这种地方语言在读音上也有不同。故有</span><b style="font-size:20px;">“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b><span style="font-size:20px;">的说法。这也是中国汉语中方言的独特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自古代以来,方言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很有地方特色的方言,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变异、人口的迁徙而发生变化,甚至其些地方方言也消失了。这种现象在如今科技昌明的社会,方言发生的变化速度,更是人们无法想象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建设,许多乡镇乡村被并进城市系统;尤其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流动迁徙,促使原先那种“原住民聚居”式的自然村落也面临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与之相依相存的地方方言也就面临消亡的现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种方言消亡危机感,不单是乡村乡镇面临的问题,就是以上海话(方言)引以为豪的上海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早些年。上海有的学者就发出了“拯救上海话”的呼吁。但即是从幼教和中小学阶段带强制性的恢复(教学)本地方言,但这个人口达三千多万的世界级大都市,也面临本土化人口发生质变的现实。当今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含已归化上海市籍)已占当地原住民的60%以上。这种掺兑使上海话也面临成为“小众语言”的危机。</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注3〕我用“亚健康”一词形容一些方言中带有庸俗性质的方言词汇。在方言中,这种“亚健康”的方言,其实也有它存在的原因,从某个方面说也是地方方言很重要的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i>桂林方言:“这凯、那凯——这里、那里”</i></b></p> 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古汉语文字从繁到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国文字从“甲古文”到“金文”,再发展成“大篆”“小篆”,再又从“隶书”到“楷书”等几个阶段走来,才正式成今天人们统一使用的规范汉字。如今在汉字使用上,仍有“繁体字”和“简体字”两种不同字体的文字使用方式。前者多在台湾和港澳地区流行,海外华人聚居地方也仍在使用繁体字。而大陆地区已全面使用简化了的汉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秦始皇以强势推行“车同轨,字同文”开始到汉字的简化,使今天的人们有了能同读同懂规范化的语言载体。但中国汉字的识读(读音)几千年来一直存在“南腔北调”的现象,而且同为华夏的五十六个民族除汉族使用汉语外,许多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和文字。因汉族人口占中国主要人口一半以上,汉语历朝历代都是必学必用的官方语言。即使是元、清两代统治者入主中原,也只能在汉文化面前低头,在官方文字使用上继续以汉字为主。因为博大深渊的中华文化五千年来,一直是以汉字作为载体传承的。汉文字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语言文字。所以,当倭寇弹凡小岛,窃据台湾侵占东山省和侵华时期,强行在中国人中推行日语,妄想以日本文化奴役中国人民的精神,也只能是徒劳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中国汉字的识读有南腔北调的区别,但也不影响人们用文字进行书面交流。但统一读音也一直是文化建设领域的重中之重,汉字统一几千年,而汉语语言读音不统一直是处于“列国”状态。到中国近代社会引入拼音注音方法,才找到了解决汉字标准读音的方法。这就是用现代汉语拼音为汉字统一标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国语),统一了中国文字的识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即使是普通话得到广泛推广,但是真正让人正确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也是因人而异。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和语音外,因南北地域生活习俗不同,同是汉民族在语言使用上也还是各地有各地的方言。这种方言是干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特别语言,其读音也有地域特色。而且“方言”是从人的胎儿时期便以“基因”的形式,溶入了人们的记忆中,并代代相传。无论我们走到那里,我们都会以“同省、同县市”互称为“同乡人”。而比“同乡人”更亲近的则是“屋面前”的(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4〕</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只有同一个乡镇(村)的人,讲的语言是相同的,完全没有隔阂感。所以,无论身处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只要你一讲家乡方言,知音者便能立刻知道你是“同乡人”和“屋面前”的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乡音难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流面广,加之人口的迁徙,以前那些一乡一地的地方方言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了。于是普通话自然而然的成了人们交际中最多使用的语言。现在不论大小都市,东西南北各个省份的人聚在一起,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再讲各自的方言,就有“鸡同鸭讲”的问题了。即使同固定在一个地的原住民,平常的社交生活在同类范围内可能讲方言,但凡在超市、政府工作部门或企业和公共场所,不会讲普通话也得听得懂普通话才行。而我们的小孩子从幼稚园开始就是接受普通话的教学,他们长大后就是普通话使用者,以至于人们自然的生活在普通话的环境中,方言也就慢慢的失去了使用功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前一个地方的人们,习惯用本地语言交流和交往是习以为常的事。如今的人们除了在家庭环境下,或与乡邻亲友聚在一起时才会使用本地方言,方言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地方语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注4】“屋面前人”,是湖南娄底(湘中)方言。意思是住得很近的邻里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i>桂林板路——桂林方言</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方言中的趣味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普通话的普及,让人们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和快捷。但是不是方言就一定会消亡呢?这是值得一个专家们去研讨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现实生活中,方言作为一种地方特色语言,还是有它不可替代性的一面。尤其是在同一地域的人们,在正常交流中还会习惯使用方言的,这是人们之间讲本地方言,更容易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有交流方便的原因。而且,存在于方言中的许多方言词汇,比较用普通话的字面表述更形象,方言所含的内涵更丰富;人们还在方言的使用中,保留对当地民风民俗等事物的印记,也可以说“方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们在日常方言使用中,也常常“创造”出许多富有幽默风趣的词语。而这样的方言也并非一地固有,有些相距甚远的地方也能出现同字同意(或许读音不同)的方言、俗语。而且有些原本有专指对向的方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所指和含义却有很大的变化。譬如</span><b style="font-size:20px;">“板路”</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很“地方性”的词,在我们湘中地区一般指(某人)很有能力、本领。引申开来就是(某人)很讲排场、显摆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有一年到桂林旅游,在一个叫“东古”的景区,见到一条青石板铺就的林间小道旁立有一石块,上面刻着</span><b style="font-size:20px;">“桂林板路——桂林方言”</b><span style="font-size:20px;">的字。沿途几百级石阶的石板上大多刻有当地方言,有些方言竟然与我们娄底方言的字面一模一样。如</span><b style="font-size:20px;">“麻拐——青蛙”</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词它的读音也许不同,但其表意是完全一样的。沿途这样意思相同的“方言”还有许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程时,车上的导游小姐如数家珍的向我们介绍下一个景点。车上一位男游客听了导游小姐精彩的宣介,忍不位夸起导游小姐。我想他肯定是与我一样,见到了“桂林板路”这个词。说“美女,你讲的景点介绍真不错。讲的很有“板路”哟。”导游小姐听了,吃吃的笑:“帅哥,你也晓得“有板路”呀。”导游小姐“</span><b style="font-size:20px;">就汤下面</b><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5〕</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把“</span><b style="font-size:20px;">桂林板路</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词的用法“科普”了一下。原来,这个词的含意很多,它原指桂林某地方剧种演的有板有眼得人好评的意思,而它还是包罗了挂林的一些民风民俗的俚语,其中还有专指</span><b style="font-size:20px;">男女之间暧昧之事</b><span style="font-size:20px;">的意思。听完导游小姐灰谐的讲解,全车人哄哄大笑,这位帅哥也闹了个大红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注5】娄底方言“就汤下面”,意思赶(趁)着汤热煮面条,也是抓紧机会。与“趁热打铁”的意思相同。</b></p> <p class="ql-block"><b><i>桂林方言:麻拐——青蛙</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