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0日下午,接近五点钟了,我们参观人类月博物馆的阿兹特克馆之后,继续参观玛雅馆,首先在沙盘前听导游介绍玛雅文明的发源区域。</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祭祀前用于剖心放血的刀具</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翡翠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现在看上去很粗糙,质地也一般,但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稀罕物。</p> <p class="ql-block">从最高统治者到所谓的“贱民”,人被分为五等,从衣着装饰看,越复杂等级越高。</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雕宛如一件天工巧作,每一处线条都流畅自然,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其精湛的工艺令人感叹!</p> <p class="ql-block">石雕的工艺精妙绝伦,每一道刻痕都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让人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这尊石雕中,人物的神态和姿态,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其精美程度堪称一绝。</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阿兹特克馆和玛雅馆,感知了两种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p> <p class="ql-block">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拥有丰富的宗教信仰和复杂的宗教仪式。宗教在其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政治决策和艺术创作。</p><p class="ql-block">其次,在农业方面,都发展出了相对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灌溉系统和农作物的培育,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p> <p class="ql-block">在建筑领域,都建造了宏伟壮观的建筑,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和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另外,二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历法系统,用于记录时间和安排农事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在艺术方面,都注重对人物、神话形象的描绘,通过雕刻、绘画等形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在于: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在时间上的区别。</p><p class="ql-block">玛雅文明约公元前1500年 - 公元15世纪,阿兹特克文明约在14 - 16世纪,二者有重合的时期。不过玛雅文明的兴盛时期比阿兹特克文明要早,而且在阿兹特克文明繁荣时,玛雅文明已经过了古典时期,走向衰落,但依然存在。</p><p class="ql-block">在政治结构上,玛雅文化的政治结构相对分散,由众多独立城邦组成;而阿兹特克文化则建立了较为集中的帝国统治。</p><p class="ql-block">文字方面,玛雅文字复杂且高度发达,不仅用于记录历史、宗教等,还具备较高的文学性;阿兹特克的文字则相对简单,更多用于记录和传达重要信息。</p> <p class="ql-block">经济模式上,玛雅人在贸易方面较为活跃,与周边地区有广泛的交流;阿兹特克则更依赖于贡赋和强制劳役的经济体系。</p><p class="ql-block">宗教仪式中,玛雅宗教的祭祀活动相对温和;阿兹特克的宗教祭祀则更为血腥和残酷,有人祭等极端方式。</p> <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也有差异,玛雅建筑注重优美的线条和装饰;阿兹特克建筑则强调宏大和威严。</p><p class="ql-block">在天文历法的侧重点上,玛雅的历法更注重对长周期和天体运行的精确计算;阿兹特克的历法则更侧重于与农业生产和宗教节日的紧密结合</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博物馆的参观,非常感慨人类文明的共性与个性。无论地域如何不同,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美的追求,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始终是不变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1日。</p><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首先参观《三种文化广场》。我们九点出发,二十分钟就到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墨西哥城的三种文化广场是一处著名的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这个广场因汇聚了阿兹特克文化遗迹、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和现代建筑三种不同时期文化风格的代表而得名。在这里能看到阿兹特克时期古神庙的遗迹,它们是古老印第安文明的象征;西班牙殖民时期留下的教堂展现出当时的欧式风格与宗教影响;同时周围还有现代建筑与之相互映衬,体现出墨西哥城在历史变迁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古神庙的建筑材料依旧是火山石。</p> <p class="ql-block">右上角的圆池子是当年祭祀前沐浴的浴室。</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阿兹特克原住民与西班牙入侵者最后一场战争的遗址。在这里建教堂,西班牙殖民者认为更能体现占领者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殖民者入侵领土的同时,加紧文化入侵,摧毁了古神庙,用神庙的砖石在古神庙遗址上建造了圣地亚哥教堂。'</p> <p class="ql-block">上午拍摄教堂,因为背光效果很差,在网上找了一张,这才是教堂的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教堂代表了西班牙殖民文化</p> <p class="ql-block">教堂如今仍然在正常使用</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政府在附近建设了第一批公寓,用黄色,紫红色等彩条涂覆了横条的楼房都是此类公寓,有一百多栋楼房,居住了大约20万人。这代表了现代建筑,是第三种文化。</p> <p class="ql-block">仙人掌长得如同大树</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的佐证</p> <p class="ql-block">石碑上刻着几行文字,大意是,古印第安人与西班牙殖民者的战争,可以说失败了,也可以说没有胜负,这场战争的结果缔造了墨西哥这样一个混血的国度。</p> <p class="ql-block">离开三种文化广场,我们步行前往市中心的宪法广场。导游一路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网红景点。这座半圆形雕塑精美而壮观,上方中间坐着的是墨西哥第一位原住民的总统胡亚雷斯。墨西哥城的机场就是用总统的名字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坐在中间的是胡亚雷斯总统。</p> <p class="ql-block">街头擦皮鞋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路过唐人街</p> <p class="ql-block">国家艺术宫。该宫于1904年破土动工,1934年9月建成,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博阿里主持设计,是一座由洁白的卡拉拉大理石砌成的欧洲式巨大建筑.</p> <p class="ql-block">艺术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外观以新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风格为基调,半圆形门廊由12根大理石圆柱支撑,巍峨壮观,正门及周边有众多精美的雕塑和浮雕,大楼四角还有4匹巨大的柏伽索飞马铜雕,圆顶由彩色玻璃拼成,顶端有展翅的雄鹰青铜雕像。</p> <p class="ql-block">艺术宫门前广场上的雕塑极具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饰华丽典雅</p> <p class="ql-block">参观者止步于此,除非购票看演出方能进入。</p> <p class="ql-block">姑娘们在前厅留影</p> <p class="ql-block">拉丁美洲塔,墨西哥第一座高层写字楼,实现了强震带上建造高楼零的突破。</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以为是银行,实际上是国家邮政总局,也被成为邮政宫。</p> <p class="ql-block">邮政宫大厅豪华气派,购票才能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国家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街头的座椅设计精巧</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连锁饭店,建筑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墙面的瓷砖来自于中国。</p> <p class="ql-block">银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马德罗大街,这是一天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大街两旁的建筑风格迥异,无一雷同。</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警察执勤时玩手机吃东西,毫无约束。</p> <p class="ql-block">在步行街边走边看,一个小时后到达了闻名于世的宪法广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之一,可容纳10万人,是一个边长400米的正方形广场。据说以前长宽都是两百多米,不断外扩到目前的规模。</p><p class="ql-block">19世纪,因计划在此竖立的独立纪念柱仅建成底座,“索卡洛”(意为底座)一词便成了其昵称并沿用至今。1919年,为庆祝第三版宪法诞生,此处正式命名为《宪法广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东侧是国家宫,最初为阿兹特克皇帝莫泰佐马二世所建,后成西班牙总督府,墨西哥独立后是总统府所在地,内有14个庭院、1家博物馆及狄亚哥·里维拉创作的巨幅历史壁画,1810年墨西哥独立钟声在此响起,独立钟至今仍保存在中门阳台.。</p><p class="ql-block">因为背光,拍摄的国家宫色彩灰暗,这是网上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每年墨西哥国庆节前夜,总统都会在画面中下方的金色阳台里向广场聚集的民众发表演讲,并敲响独立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飘扬着一面巨幅的墨西哥国旗,面积>1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广场北侧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大主教堂,1573年开始修建,1813年竣工,建造了240年才全部完工。</p> <p class="ql-block">融合了古典巴洛克、新古典等多种建筑风格,钟楼高达67米,主殿宽110米,16个礼拜堂中有古老雕像和家具,顶上的圣经故事壁画辉煌艳丽.</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巍峨和精致,让人想从不同角度发现和记录她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历史文明,也有秀美山川,它们在召唤您也来这里看看!</p> <p class="ql-block">宪法广场南侧是联邦政府办公大楼。</p> <p class="ql-block">与国家宫并排的建筑是最高法院。</p> <p class="ql-block">宪法广场游客众多,吸引了形形色色的商贩聚集于此,</p> <p class="ql-block">很多特色表演也尽显身手,音乐声和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附近就是大神庙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阿兹特克时期最辉煌的大神庙也难逃厄运,西班牙殖民者毫无例外地捣毁了大神庙,用拆下的砖石建了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左边的深色的教堂年代更久远,建筑石材就是大神庙拆下来的火山石。西班牙殖民者采取“拆你的庙,建我的堂”野蛮行径,肆无忌惮地进行文化侵略。</p><p class="ql-block">右边浅色的教堂是后建的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两个教堂都有气势恢宏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中餐是正宗的墨西哥餐,这是玉米面饼浓汤。条状的玉米面饼虽然泡在汤里,吃起来也是脆脆的,非常美味。</p> <p class="ql-block">午餐的食材都是墨西哥的特产,用烤熟的小脆饼挑出牛油果,这也是第一次体验。</p> <p class="ql-block">蔬菜色拉</p> <p class="ql-block">牛肉,牛油果,烤葱头,奶酪和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仙人掌加了调料,酸酸的不难吃。</p> <p class="ql-block">正确的吃法是用玉米饼卷起菜。</p><p class="ql-block">还有一道菜是鸡蛋饼上放着几片墨西哥烤肉和两个大虾仁,也是卷起来再吃,不怕辣的话可以抹点辣椒。墨西哥的辣椒是真的辣!遗憾的是</p> <p class="ql-block">墨西哥烤肉的器具</p> <p class="ql-block">中餐后,前往国立自治大学参观,因为堵车,半个小时的车程走了七八十分钟。</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学的教师办公楼,外墙上方是学校的校徽,图案中有雄鹰和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前方是学校图书馆大楼,因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外墙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墨西哥城国立自治大学图书馆的外墙并非瓷砖,而是由彩色石材碎片镶嵌而成的马赛克壁画. 这些石材由画家胡安·奥戈尔曼在墨西哥各地收集,除蓝色部分使用玻璃粉外,其余均为天然彩色小石子,总数达数百万块。天然彩色石材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色、褪色。</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外墙的马赛克壁画展现了丰富的墨西哥文化。一、印第安文化,北墙描绘了殖民前时期玛雅文化与阿兹特克文化的发展,如印第安人看到神喻示的雄鹰叼着蛇站立在仙人掌上的奇异景象后,在特诺奇蒂特兰(今墨西哥城)定居建国,以及他们培育玉米等重要农作物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雄鹰刁着一条蛇现在仙人掌上,古印第安人就是看到这样的情景后,决定在墨西哥世代繁衍。</p> <p class="ql-block">二、殖民文化:南墙展现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历史,重点表现了西班牙武力征服墨西哥的过程,以及天主教与印第安文化的冲突,两个巨大圆球寓意着哥白尼“日心说”和托勒密“地心说”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三、近代革命文化:东墙呈现了1910年革命、石油国有化等近代重要事件,工农形象占据主要画面,还写有“革命万岁!”“土地和自由!”等革命时期的口号.</p> <p class="ql-block">四、现代文化:西面展示了现代墨西哥的风貌,以及科学、教育和文化的发展,画面正中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校徽.</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大草坪充满学术氛围和书香气息,在草坪上席地而坐,凉爽的清风耳边吹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一所非常醒目的蓝房子,导游说,这是墨西哥著名女画家弗里达·卡罗的故居。</p><p class="ql-block">蓝房子建于1904年,由弗里达的父亲建造,最初为法式风格建筑 。室内面积约800平方米,房屋外墙被涂成明亮的蓝色,配以红柱、绿门窗,色彩组合独特.。</p><p class="ql-block">弗里达1907年在此出生,因健康问题,她的童年和早年大部分时光在此度过。18岁时,她因车祸受伤卧床,开始绘画,家人还在其卧室天花板装镜子助她创作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弗里达在此创作了《两个弗里达》《带刺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等著名画作。</p><p class="ql-block">1954年弗里达去世,1958年,按照她丈夫迭戈·里维拉的遗嘱,蓝房子被捐赠给墨西哥成为博物馆。馆内展示有弗里达的绘画、雕塑、个人物品,还有墨西哥民间艺术、前西班牙时期的文物及传统墨西哥厨具等,完整呈现了她的生活与艺术创作历程。导游说这里是热门景点,很难预约到。</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钟结束了墨西哥的全部行程,我们出发去机场,还是一路堵车,看来墨西哥城的交通一时半会儿很难有明显的改善。五点多开始办理值机,安检、出境都非常顺利,但是登机区域变更了两次,登机口信息到起飞时间才有显示,估计是因为航班晚点了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吧,八点半的航班,起飞已经九点五十分,到达哥斯达尼加凌晨零点二十分,好在酒店距离机场只有十多公里。全部收拾完毕已是凌晨三点,旅游真是辛苦并快乐着的事,回想起这次亲临墨西哥,领略到她的历史文明和无敌海景,感觉辛苦也是值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