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条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发的短视频,说她在美国生活过30年,发现美国人吃饭时,一只手在桌子上,另一只手在桌子下。她说,吃饭的时候,只要看你的手放在哪,就知道你在美国待过多久。</p><p class="ql-block"> 这确实是个新说法,引起不少人的热议。有人看不懂,问:她发这条视频是什么意思?是夸美国人,还是黑美国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1</p><p class="ql-block"> 我也是一头雾水,没明白她想表达什么?如果是赞美,一只手臂吃饭,这动作算不上优雅吧,还给人以错觉,那胳膊是受伤了,还是有残疾?好像不是夸美国人。那么是黑美国人?似乎也不大像。女博士说,她吃饭时手就放在下面,有点养成“美式”吃饭习惯的意思。显然,她不会黑自己。</p><p class="ql-block"> 对此,网民们纷纷吐槽。</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她说的不对吧?虽然没去过美国,但美国电影没少看,我怎么没发现美国人吃饭,一胳膊在上,一胳膊在下。</p><p class="ql-block"> 还有人说,美国人吃西餐不是一手刀一手叉吗?一条胳膊在桌子底下怎么用刀叉?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呀。</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调侃说,胳膊在桌下,那是自我保护动作,随时准备拔枪,是西部牛仔、海盗民族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还有人恶搞,是一只手吃饭,另一只手在底下抠脚吧?</p><p class="ql-block"> 更有人抬杠,我儿子不是美国人,但他吃饭也是一胳膊在上,一胳膊在下。能看出他去过美国吗?</p><p class="ql-block"> 笔者孤陋寡闻,头一次听说这种美式吃饭法,因为美剧里没见过有栽楞膀子用餐的美国人。即便现实中有这种情况,应该也是少数人的个别现象,不大可能是多数美国人的吃饭习惯吧。显然,女博士有以少数代表多数,以个例替代整体的以偏概全的嫌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02</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人们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过去有一种说法,批评学生“高分低能”,考试得高分,实际能力不一定强。此说有一定道理,客观地讲,高分低能的情况肯定有,例如那个在美流浪十几年的博士,学习非常优秀,是象牙塔里的学霸,可走出象牙塔就一塌糊涂了,找不到工作,没有人用他。但这显然只是个别现象,不具有普遍性。绝大部分高分学生是高能的,或者说能力不比低分的学生低。</p><p class="ql-block"> 以偏概全的例子很多。例如去异地打车被宰,于是抱怨这地方的出租车司机不好。或者碰到一个没礼貌的人,就简单地把这个地方的人都否定了。一些对于某省某市某一地域的“污名化”“贬低化”言论,就是以个别代替整体。</p><p class="ql-block"> 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的许多大城市都有那么几条街道,满街是流浪汉。于是得出结论,美国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实际全美只有50多万流浪汉,占美国总人口的不到2‰。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美国的流浪汉有350多万人。不管怎么说,总归还是少数。同理,美国的富人区,空气好,环境好,治安好,基础设施好,便以为这就是整个美国。其实,这只是美国局部区域的情况,并非全貌。</p><p class="ql-block"> 人们太习惯于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了。只看到一点、一面、一个局部或一个时间段,就匆忙地表态,下结论。局部一个亮点就能全部捧上天,旮旯一个糟点便可悉数下地狱。</p><p class="ql-block"> 以偏概全有简单急躁、不求甚解的因素。如果能多看看,多听听,多作些调查研究,多深入了解一下情况,让子弹多飞一会,许多事情就可以看得更清楚,更客观,更全面。</p><p class="ql-block"> 以偏概全也与认知的主观性有关,盲目自信,自以为是,明明是坐井观天,却自认为看到了全部宇宙。自我傲慢,自我膨胀。</p><p class="ql-block"> 以偏概全也表现为一种情绪的粗暴宣泄,稍不如意,就发泄不满,全盘否定。肯定一项事物,也容易产生极端化的情绪表达。</p><p class="ql-block"> 以偏概全的实质说到底,是认知局限性问题。读书少,实践少,目光短浅,视野狭窄,阅历有限,对事情很难形成全面的认识,深刻的理解,客观的判断,从而形成客观正确的结论。(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