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原人民日报社记者部主任,人民日报社原《市场报》总编刘工践,他依然沉浸在对爱人蒋瑞华的思念中……

媒体联盟•时代名家

<p class="ql-block">再度探访,那位曾经的人民日报社记者部主任,亦是《市场报》的昔日总编——刘工践先生,他的心境依旧沉浸在对亡妻蒋瑞华的深切怀念之中。媒体联盟•时代记忆,再次将我们的目光聚焦于这位资深媒体人。</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2024年的金秋,这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原《市场报》总编刘工践先生之妻蒋瑞华女士离世四周年的日子。自蒋女士离世后,刘总编每日皆沉浸在对她的无尽思念中,无法自拔。作为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刘总编以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他那饱满的热情,足迹遍布中华大地,乃至海外,留下了无数诗篇。面对时代的风云变幻,他更是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撰写了大量高质量的文章,真实记录了时代的飞速发展,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高层领导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他的文笔犀利,思路新颖,如同一把利剑,穿透了时代的迷雾,照亮了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我与刘工践老师的相识,已近二十载。那是一个初夏的午后,我初来乍到北京,在一次高端文化活动中,有幸与刘老师结缘。那时的我,怀揣着对刘老师的敬仰之情,特意前往人民日报社宿舍楼拜访他。正值午饭时分,刘老师通知了正在忙碌的爱人蒋瑞华女士,说是小江来了。蒋女士迅速赶回家中,热情地安排我们在人民日报社食堂就餐,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了好酒和饮料招待我。那日,我与刘老师的合影,便是蒋女士亲自为我们拍摄的。如今,每当看到这张照片,那份珍贵的记忆便如同昨日重现,令人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然而,世事无常,蒋瑞华女士已经离我们而去四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旧在眼前浮现,仿佛从未离开。在刘总编家的客厅,常年设立着纪念蒋女士的香炉,那张和蔼可亲、面带微笑的照片,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女人的故事。资深媒体人黄家强在怀念蒋瑞华女士的文章中曾写道:2009年的金秋十月,他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结识了蒋女士的爱人、人民日报社副总编刘工践先生。作为地方小记者,他竟能与中国最高、最权威媒体的领导人同桌交流,深感荣幸之至。</p><p class="ql-block">刘老师是一位内蒙汉子,高大魁梧,相貌和善,可敬可亲,学识渊博。在会上,刘老师对新闻学术的独到见解和经验分享,让与会者受益匪浅。会后,热情的刘老师邀请黄家强到他家中做客,黄家强欣然应允。当时,他因去北京开会而获得了十天的假期,便带着两岁的儿子和妻子一同前往。第二天下午五点,他们准时来到了北京市金台路人民日报社。刘老师早已在人民日报社大门口等候他们一家。</p><p class="ql-block">来到刘老师位于人民日报社宿舍大楼的家,一位慈祥的阿姨笑脸相迎。刘老师介绍道:“这是我的爱人蒋瑞华。”黄家强问道:“我可以叫您蒋老师吗?”阿姨热情地说:“可以可以。”并一下从他妻子手中接过了儿子。初见蒋老师,黄家强便觉得她慈祥善良、平易近人,像是一位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但一了解蒋老师,他便被她的不凡经历所震惊。</p><p class="ql-block">蒋老师1949年生,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她曾在呼和浩特二中学习,后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锻炼,内蒙古大学毕业后,在内蒙古工业大学担任老师。后来,她进入国家部委工作,就任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人事处处长。蒋老师工作兢兢业业,成绩斐然,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她待人真诚、乐善好施、无私奉献、平易近人。她的敬业精神、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赢得了长辈、同事和学生的尊敬和崇拜。她是贤妻良母,哪怕是与她初见面的人,都会对她留下美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因此,在蒋老师的追悼会上,国家领导人如原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全国人大秘书长杨振武等人纷纷前来吊唁并送花圈,以表达对她的敬意和怀念。刘宾在《永远怀念蒋老师》的感言中写道:蒋老师从不摆架子,在当下的社会中如同一股清流。她对晚辈总是充满了呵护与关爱,这份善良温暖了周围人的心田。她如同一条长河,灌溉滋养着身边的人;她如同竹子,纤细柔美、长青不败、高风亮节、高尚不俗;她如同荆山之碧玉,朴实之中暗藏锦绣,美玉温润,浸透我们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歌,大江东去。王爱晓在《忆念我心中永远尊敬的朋友蒋瑞华》一文中,仿佛在诉说人间真情。2022年10月1日,是祖国73周年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相识四十多年的好友刘工践兄长突然来电,说他从北京回来,入住内蒙古大学桃李湖宾馆,让我前往宾馆叙旧。在电话里,我询问蒋老师是否一同前来,却突然听到刘工践师兄的哭泣声。他告诉我,蒋老师已经去世两年了。我闻言大惊,连忙带着夫人赶往桃李湖宾馆。一进门,便看到一个镶着边框的20寸照片竖立在那里,旁边堆满了祭品和香炉。我们两人分别上前敬香,仿佛蒋老师还在与我们说话,她的音容笑貌依旧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回想起与蒋老师的最后一次见面,那是在2019年的夏天,也是在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桃李宾馆。那时的蒋老师依旧慈祥善良,与我们谈笑风生。然而,如今却已天人永隔,令人悲痛不已。回想起往事,历历在目。大约是在1980年,我通过运输公司的一个朋友认识了刘工践老师和他的夫人蒋瑞华老师。那时的刘老师个子非常高,英俊潇洒;蒋老师则小巧玲珑、慈祥端庄。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军人,回来看望他们夫妻俩时,便感受到了他们的人品和性格都非常好。</p><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蒋老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刘工践先生也将继续以他的笔触和热情,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而我们这些有幸与他们相识的人,也将永远怀念那段与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 在我心中,始终铭记着两位如兄如父的朋友——刘工践与蒋锐华。他们对我的关怀,如同兄长般的温暖,每一次我从部队归来,都会迫不及待地前去探望他们夫妇。那时,刘工践在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任职,而蒋锐华则在内蒙古工业大学教书,他们的儿子尚年幼,蒋老师总是用自行车上的小车筐,载着这个家中的小宝贝。后来,我转业至内蒙古政协服务局,一次出差北京的机会,蒋老师嘱托我顺道去看望他的父亲蒋毅,当时蒋老在全国总工会工作。到了北京,蒋老一见如故,对我十分喜爱,自此之后,每当我出差至京,都会前去探望他。</p><p class="ql-block">与刘工践老师、蒋锐华老师的相处,如同家人兄弟,亲密无间。然而,好景不长,刘工践兄长调回北京人民日报社工作,不久,蒋老师一家也迁居至京。这样一来,我们见面的机会便少了许多。但每次刘老师回到内蒙,都会特意到内蒙古政协来找我,我们坐在一起,叙旧聊天,仿佛时光从未流逝。</p><p class="ql-block">转眼间,刘工践老师已步入耄耋之年,戏称自己为“新时代80后”,而蒋老师却已离我们而去,整整两年了。我也已经退休,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我们的脸上都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的痕迹,也是记忆的见证。蒋老师的离去,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回忆与遗憾。我时常以文字来缅怀这位我心中永远尊敬的朋友——蒋锐华。</p><p class="ql-block">其实,关于刘工践总编和蒋锐华老师的感人故事,远不止于此。作为人民日报的高级记者,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的总编,刘工践老师以爱国敬业的精神,写下了许多精彩且富有分量的文章。每次我去他家拜访,他总会重复一句话:“写写蒋老师吧。”他说,他正在整理自己的回忆录,准备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次见到刘总编,他脸上刻满了80多年风霜岁月的痕迹,我知道,他一直在思念着爱人蒋锐华,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我安慰他要保重身体,并赠送了他一幅我的书法作品《奋进》,希望他能够从思念中走出来,重新拥抱生活。</p><p class="ql-block">我默默祈祷,愿刘工践总编在蒋锐华老师的保佑下,健康长寿,能够完成蒋老师未完成的事业。愿他将最美丽的人生、厚德的家风、人间的大爱,融入他即将出版的著作中,使之成为不朽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提到刘工践老师,我不禁想起了他与季羡林先生的深厚情谊。在季羡林铜像暨季羡林纪念园揭幕之际,刘老师曾撰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对季老的敬仰与怀念。那是在2014年8月6日,时逢季羡林先生诞辰103周年、逝世5周年之际,季羡林基金会和泰山文化研究院在泰山之阳、金牛山下的长安园,隆重举行了季羡林铜像暨纪念园的揭幕仪式。</p><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泰山巨石,它坐北朝南,屹立在纪念园的中央。巨石上刻有季羡林先生手书的《泰山颂》,整篇书法淋漓酣畅,端庄遒劲。全文共160言,其中几句尤为震撼:“巍巍岱宗,五岳之巅。龙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烟……登高望岳,壮思绵绵,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在《泰山颂》石下,矗立着一尊季羡林先生的铜像,铜像面部慈祥,双目前望,仿佛仍在向我们述说着他那睿智的人生感悟。铜像右侧,有一块黑色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季羡林墓志铭》。</p><p class="ql-block">揭幕仪式上,季羡林的生前同事、好友,他任教过的清华、北大的师生,以及他的敬慕者、粉丝,还有纪念园的谋划者、建设者都纷纷前来。季羡林基金会秘书长王如作为主持人,在会上激情感言:“我们基金会举办这次活动,就是为了纪念季羡林先生,弘扬他所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添砖加瓦、贡献力量。你们的到来,再次彰显了季羡林精神的魅力。同时,也证明了我们这次活动深得人心,是搞对了。你们的到来,让我们更加感到任重道远、责任重大,更加坚定了继续弘扬季羡林精神的信心和决心。”</p><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基金会理事长潘际銮教授在揭幕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季老是我在清华大学的学长,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和清华人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能把季老纪念园建在泰山,实现了季老对泰山的尊敬和向往,也让季先生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精神,在今天得以圆满落地。这为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又一佳话和人间美谈!”</p><p class="ql-block">从2012年8月开始奠基,到今天的建成揭幕,纪念园的建设历经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从选址到设计,从季老铜像的姿态到园中巨石的利用,都凝聚了设计者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心血。他们竭尽全力,只为将这份对季先生的爱戴和敬仰,化作一座永恒的纪念园。</p><p class="ql-block">著名人物传记作家杨建业在会上宣读了他亲手撰写并已镌刻在纪念园大理石上的《季羡林墓志铭》:“季羡林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著译宏富,全书30卷共1200多万字。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学术的一生;是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一生。季羡林愈老愈红,愈老愈火,在晚年又成为一位承担社会责任的公众人物,声名更加鹊起。他是一座像珠穆朗玛峰一样高的大山;是一片广阔无际、奔腾不息的海洋;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珠宝库;是一座姹紫嫣红、芳香醉人的百花坛;是一部启迪人智慧、激励人奋斗、令人回味无穷的书……”</p><p class="ql-block">许多与会者在大会上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季羡林先生的学问和人品。其中,原泰安文联主席江济源和原泰安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袁明英,曾多次到北京看望季老,请教他对泰山文化建设的想法和问题。当时,他们给季老带去了一套《明拓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季老十分高兴,他说:“泰山石刻数量之多、形制之巨、历史之悠久、年代之延续,是绝无仅有的。这些石刻不仅是泰山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让更多的人了解泰山、热爱泰山。”</p><p class="ql-block">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而刘工践老师与蒋锐华老师的故事,也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愿蒋老师在天堂一切安好,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珍惜当下,活出精彩的人生。 </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ssxiafo?first_share_to=weibo&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1492042%20%EF%BC%88%E4%BD%BF%E7%94%A8@%E7%BE%8E%E7%AF%87%20App%E5%88%9B%E4%BD%9C%EF%BC%89" target="_blank">江改银:时代名家总策划,雷池文化总编辑,中国长剑将军书画院宣传部长,法治中广TV执行总编 </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9oqi5h?first_share_to=weibo&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1492042%20%EF%BC%88%E4%BD%BF%E7%94%A8@%E7%BE%8E%E7%AF%87%20App%E5%88%9B%E4%BD%9C%EF%BC%89" target="_blank">【媒体联盟•中华风采】责任•使命•担当 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 硕果累累的背后记者永远在路上——第25个记者节江改银致战友洪旭朝 </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1l0inad?first_share_to=weibo&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5329455%20%EF%BC%88%E4%BD%BF%E7%94%A8@%E7%BE%8E%E7%AF%87%20App%E5%88%9B%E4%BD%9C%EF%BC%89" target="_blank">【媒体联盟•书画艺术】江改银因您而荣耀,对话品牌与影响力人物有您更精彩!——对话中国品牌与影响力人物部分节目展播 </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rk9ok7f?first_share_to=weibo&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61492042%20%EF%BC%88%E4%BD%BF%E7%94%A8@%E7%BE%8E%E7%AF%87%20App%E5%88%9B%E4%BD%9C%EF%BC%89" target="_blank">【媒体联盟•中华风采】中国雷池文化报的创始人雷池文化品牌提升传播者——安徽卫视记者王剑飞采访法治中国TV执行总编江改银 </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dt8gdx?first_share_to=weibo&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5329455%20%EF%BC%88%E4%BD%BF%E7%94%A8@%E7%BE%8E%E7%AF%87%20App%E5%88%9B%E4%BD%9C%EF%BC%89" target="_blank">【媒体联盟•书画艺术】石榴花开 同心铸梦—— “2024石榴籽文化季”在京隆重开幕(江改银 邢占军报道) </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nemd1k" target="_blank">再访原人民日报社记者部主任,人民日报社原《市场报》总编刘工践,他依然沉浸在对爱人蒋瑞华的思念中……</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