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夫为徐汉林 烈士纪念碑两次题词

昭乌达历史文化

<p class="ql-block">  1951年9月中旬,在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各界隆重举行徐汉林烈士纪念碑落成典礼。中共昭乌达盟委书记石汝麟从盟府所在地林东赶来,专门参加这次大会并发表了主题讲话。在悲壮的哀乐声中徐徐拉开帷幕,一座礼赞英雄徐汉林烈士的丰碑,巍然矗立在人们面前!纪念碑的正面刻着时任中共内蒙古委员会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乌兰夫题写的“徐汉林烈士永垂不朽”九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各界代表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阿鲁科尔沁旗人民的好儿子徐汉林烈士的英雄事迹,弘扬徐汉林烈士为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挺身而出,舍身炸碉堡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主义气慨,努力为建设美好家乡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徐汉林,男,汉族,1925年6月出生,内蒙古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旗乌兰哈达区张家店村人, 1947年4月参军入伍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四十五军(八纵)一三四师四00团二营六连三排七班一名光荣战士。</p><p class="ql-block"> 徐汉林同志在部队中苦练本领,乐于助人,作战勇敢,入伍半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徐汉林表现优秀,先后还荣立一等功一次,一大功一次,还被嘉奖为“人民功臣”。</p><p class="ql-block"> 广西壮族自治区刚刚解放时,国民党残兵、土匪多达51万人藏匿于深山密林之中,鱼肉百姓,破坏新生的人民政权,成为新中国最大的威胁。为此,中央决定调动部队前往广西剿灭匪患。阿鲁科尔沁旗就有100多子弟兵随军参加了广西剿匪作战,其中17位英烈为了边疆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血洒八桂大地,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徐汉林就是最杰出的代表。 </p><p class="ql-block"> 1950年9月22日一23日,徐汉林所在部队一三四师四00团,对盘踞在广西、广东交界处的灵山县新江乡盘古村(1951年划为邕宁县)的敌“反共救国军”十九师七十四团发起了清剿战斗。盘古村山高、沟深、林密,敌人修筑了多处雕堡、鹿寨,控制着通村唯一道路和盘古村四周小山,形成密集的火力交叉网, 所以战斗一开始我军冲锋就受到阻力。战斗中,我军虽组织了几次勇猛冲锋,但结果是仅徐汉林所在的二营六连,包括连长、指导员、排长等二十人壮烈牺牲了。危急时刻,为了尽快拿下堡垒,扫除冲锋路上的障碍,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时任二营六连七班副班长的徐汉林参加了六连组织的勇士突击队。突击队在接近敌碉堡时,有的人牺牲了,有的人负伤了。千钧一发之际,徐汉林毫无畏惧地从负伤的战友手中接过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迅速冲到碉堡前。在炸药包没有导火索引线的情况下,徐汉林用手榴弹代替导火索,塞入炸药包,迅速拉响了手榴弹。轰的一声巨响,敌人碉堡被彻底炸毁了,二十几个敌人被炸飞上了天,我军前进道路的障碍被彻底清除了,敌人被彻底歼灭了,而徐汉林同志却壮烈牺牲了!</p> <p class="ql-block">  徐汉林的英雄事迹立即传遍了两广大地,传遍了故乡昭乌达盟热北草原,全国各大媒体纷纷介绍他的事迹,称其为董存瑞、梁士英式的战斗英雄:一三四师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评功委员会给他追记三大功;军首长称赞他为"真正的无敌英雄”;中南军区称他为爱国主义典型并号召学习;徐汉林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汉林班”;盘古村被命名为“汉林村”;当地政府修建了“汉林亭”、汉林墓;盘古村小学被命名为“汉林小学”;蒲庙富裕街被命名为“汉林街”;徐汉林团时任团长董占林将军题词:“盘古浩气撼天地,英雄伟绩壮军魂!。”</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昭乌达盟人民政府迅即发出通知,要求组织开展向徐汉林烈士学习活动;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在天山镇汉林街西桥西北为徐汉林烈士建立了纪念碑,乌兰夫同志为烈士纪念碑题写了碑文;张家店村命名汉林村;天山镇东西主路命名为汉林路。</p><p class="ql-block"> 1967年9月,徐汉林烈士纪念碑迁至旗人民政府南广场。1981年8月,阿鲁科尔沁旗人民政府决定在天山镇汉林路东端东山重新建没徐汉林烈士陵园。时乌兰夫同志的原题词已经丢失,留下的纪念碑原碑文照已经模糊不清。为了能在徐汉林烈士牺牲四十周年纪念日时把乌兰夫同志的题词呈现在大众面前,阿鲁科尔沁旗派人去北京中南海,申请国家副主席乌兰夫补写题词。1986年8月25日,乌兰夫不顾年老体弱,又重新题写了碑文并交给阿旗。新的烈士碑文保留了原碑内容,还是“徐汉林烈士永垂不朽”,用笔风格也十分接近,九个大字苍劲有力,但改旧体用简化字,更易辨识,已收藏于赤峰博物馆。这两次碑文题词前后相隔了三十五年,体现了乌兰夫同志对徐汉林英雄事迹的充分肯定,对阿鲁科尔沁弘扬英烈工作的最大支持。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如今,“汉林精神”已经化作家乡人民赓续红色血脉,建设美丽家乡的精神动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文为阿旗烈士陵园展陈馆专题片解说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