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传承》分享会学习心得

不负芳华

<p class="ql-block">我知道人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却从来没想过做为父母我们能传承的就是价值观。在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之前,我还真没思考过,我们能传承的到底是什么。肯定不只单纯是钱、房、车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那可能就是我们父母的品质吧,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东西吧。今天在合肥的《爱与传承》分享会上,听杨老师、方老师还有两位家长的讲解,让我对传承这个问题有了一点新的理解。</p><p class="ql-block">孩子出生没有任何知识背景和经验储备,那他是怎么判断好坏对错是非美丑的?孩子在两岁半以前与母亲共用一套情感系统,妈妈高兴他就高兴,妈妈难过他就难过,他在感受层面上完全依赖于妈妈,这就是我们一直讲的,孩子天生就有取悦母亲向爸爸证明自己的情感倾向。那么,妈妈高兴难过的情绪哪来的?来源于妈妈的价值观。符合了妈妈的价值观,妈妈就高兴,不符合就不高兴。就这样,妈妈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植入了孩子的价值系统里,形成了孩子的初始价值观,形成了孩子判断是非对错的第一套标准。同样,妈妈如何与爸爸与他人相处,也就形成了孩子“我”与“你”与“他”的相处模式。这些也写进了孩子的价值系统里。如果妈妈的价值观是敞开的,通过学习成长,不断汲取新的信息好的能量,不断解构旧有价值观,重塑新的价值观,那么,妈妈的价值系统就是有生命力的,生命状态就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而孩子也亦如此。</p><p class="ql-block">相反,家庭里夫妻关系不和谐,孩子就会在他观念里形成两套不同的价值系统,不同的判断标准,就会造成孩子内在价值观的严重冲突。他即不能背叛妈妈去维护爸爸,也不能背叛爸爸去保护妈妈,又没有能力马上重生一套价值体系,结果就会造成孩子人格的矛盾冲突,评判标准的混乱不清。外在表现就是无法在学习上专注,无法在情感上得到营养,无法在精神上得到成长,无法正常完成社会化。在校学习成绩不好,休学或缀学,在家脾气暴躁,不能和父母正常沟通交流等等这些表象。这下就能理解了博瑞智的理念:夫妻关系永远大于亲子关系;孩子有问题百分之百是父母有问题。孩子生命传承的根本不止表象上父母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讲了什么大道理,灌输了什么知识,他们承接的其实是我们根本不易觉察的内在的价值体系,从而产生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对生命意义的扭曲解读。</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富人思维、穷人思维?我们父母对孩子所能表达的最深的爱,其实都局限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念里,局限在我们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解释里,局限在我们的存在方式里。对照董老师讲的富人穷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自我判定一下,我们处在哪个层次?方老师最后在黑板上画了两条不同的S型曲线,一条代表我们的价值观,一条代表孩子的价值观。我们需要有意识去觉察,我们教育孩子听话照做所依据的价值标准,大不了就把孩子培养成了和我们一样价值观的人。可我们用心地去教导孩子,哪位家长不是希望孩子超越我们,走上他自己幸福的人生?我们教育孩子是否应该遵循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为他的各种行为找到合适的理由?是否应该允许他按照他的生命轨迹去自然地生长?是否应该按照他的那条曲线去丰富他的人格,养育出他独特的个性,富足地滋养他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想想我们自己的自我价值是高还是低?想想我们与爱人与他人的关系是和谐的还是冲突的?想想我们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对抗的?想想我们的心门是封闭的还是敞开的?想想我们的价值观与社会是匹配的还是落后的?我们的一生都在传承着,隐性传承,精神传承。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开始改变我们自己,成长我们自己,不断向上走,才不枉孩子挑选了我们父母生命里最优秀的基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