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游人不多,记巍山古城(滇藏行之十)

<h1>  说到巍山,少有人知道,“这是哪里?”但提起云南历史上的南诏国,恐怕不少人有所耳闻。而巍山就是南诏的发源地,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的古城。</h1><h1>  唐初,这里的蒙舍诏,一个彝族的部落,因位于当地六诏的最南部,也称为南诏。 其“独奉唐朝为正朔”,统一周围六诏,占领滇池,吞并两爨(音窜),最终统一云南,建立了历史上强盛一时的南诏盛世,其后还统一了缅、泰等地区。 </h1><h1>  巍山是大理的南邻,用22分钟,花22元钱,就可以乘动车从大理到达巍山。</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inherit;">一、 市井楼廓</b></h1><h1>  元代,段氏总管在这里筑土城据守。明洪武年间,明军来此设卫屯田,改土城为砖石城,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建成现在的城廓。</h1> <h1>  据康熙年的《蒙化(注:巍山的旧称)府志》记载:“城方如印,中建文笔楼为印柄。”文笔楼即星拱楼, 位于城廓的中央。楼额四面分别悬挂4匾,北面是“苍影盘龙”,“苍”指苍山,说北面的苍山如一条盘旋的巨龙。</h1>   这是一座跨街楼,四向贯通,是东、南、西、北街的交点。<br><h1>  东街如下图,星拱楼东匾上题:“瑞霭华峰”,华峰指文华山,古城的发脉,其意思是吉祥的霭气环绕在文华山头</h1> <h1>  下图是西街。“玉环瓜浦”书于星拱楼西匾。城西不远处是流向东南亚的红河的源头,古称阳瓜江,有瓜江垒玉的景观。</h1> <h1>  拱辰楼是城墙的北门城楼,现在是古城的中心,楼额匾“魁雄六诏”是巍山古城的真实写照。</h1> <h1>  城池形如棋盘,24条街和18条巷星罗棋布,纵横交错。走进古城,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墙、木雕大门、黑底鎏金的招牌、被岁月磨得光亮的石板路。就连背街小巷,两边的房屋也是长檐高翘,明瓦雕楼,古树遮空。</h1> <h1>  这里游人寥寥,既没有丽江古城的喧嚣浮华,也没有大理古城大声揽客的商家。街心公园里,可爱的小松鼠,四处觅食,可见环境之优美幽静。</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二、南诏博物馆(等觉寺)</b></span></div>  位于古城北面的南诏博物馆,坐南朝北,下图是其大门及序厅。<br></h1> <h1>  建筑排列呈3条轴线。东列是展览区,当时正在重新布展,没有开放。<br>  中轴线是等觉寺,而其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在博物馆的南围墙外,是等觉寺的二门,及门前的双塔。<br></h1> <h1>  等觉寺始建于南诏时期,明永乐十六年重修。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图是从博物馆内看双塔和二门。</h1> <h1>  二门的北面为太阳宫。这是等觉寺的灵魂,其建筑用料粗大,庄重古朴。屋角出檐长,起翘大,气宇轩昂,古朴典雅,是研究明代早期木构建筑极其重要的实例。</h1> <h1>  其镂空的宫门墙板,工艺精湛,独具特色。</h1> <h1>  宫内陈列着雕花隔扇门和百寿图隔门,原来是存放在文庙的明伦堂。<br>  雕花隔扇门,一堂完整精美的明代木雕杰作。采用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刻法,镌刻有龙、凤、鹤、虎等瑞兽,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以及山水与城堡庙塔。且施以绚丽的色彩,层次鲜明,错落有致,体现了安泰祥和与生机勃勃。<br></h1> <h1>  西轴线是昭忠祠,一处幽静的所在。祠堂主屋前的两棵紫薇树,枝干虬曲。</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三、文华书院</b></span></div>  从南诏博物馆向东200米便是文华书院。<br></h1> <h1>  书院有萧公祠、文华书院、玉皇阁三条建筑轴线,自南向北排布。其中有道家、儒家、祠堂等各具特色的古建筑。<br>  下图是南轴线上的萧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江西人李嵩山等捐资重建,为江右客民祈祀和商帮集会、寄寓之用。<br></h1> <h1>  中轴线上的文华书院,清光绪元年(1875年)由蒙化同知萧培基始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云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br>  下为其中的雁塔坊、魁星阁和藏书楼。<br></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四、东岳庙</b></span></div>  从文华书院向南直走800多米是东岳庙,道教正一派的重要圣地。<br></h1> <h1>  在明朝初年,这里曾经成为反抗元朝统治的起义根据地,后又成为明朝的军事重镇。在清朝时期,东岳宫被定为“一等道观”,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五、文庙</b></span></div>  相对于城东的东岳庙,文庙位于城西的西街。<br>  这是一组古建筑群,有大成门、大成殿、雁塔坊、崇圣祠、明伦堂、尊经阁等6座殿宇。<br></h1> <h1>  文庙的建筑历史久远。据许多史料中记载,唐代蒙舍诏的盛逻皮建立了文庙。其主要建筑完成于明洪武年间,后经多年修葺、扩建,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先锋崇正书院</b></h1><h1>  出文庙向西,过西门吊桥(遗址),向北走不远就是先锋崇正书院,下图中,大树下方的门楼里便是。</h1> <h1>  崇正书院也是明代建筑,是蒙化第一所书院。500多年来历经沧桑,保留有大门、中厅、厢房、漏阁、大殿等原建筑。</h1> <h1>  现代的实体书店与传统的书院厅堂,并行并立,相得益彰。</h1> <h1>  书院的对面,一座颇有文革遗风的建筑,也不知是做何用的。</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七、大小寺</b></span></div>  听这寺名,令人生奇,实为城东南3公里的东山上,圆觉寺和玄珠观的合称。<br>  玄珠观(小寺)就在山上的停车场旁边。该观始建于唐初,是当时南诏王室蒙氏宗祠。<br></h1> <h1>  小寺依玄珠山而建,层台叠阁,13幢建筑呈3组轴线,内多园林小景。其山门独具特色,前后檐下,施以八辅作双抄三下昂的斗栱,做工十分精细。</h1> <h1>  出小寺的边门,沿林间石块路,前行400米就到了圆觉寺(大寺)。<br>  此寺为明代蒙化土司左琳之母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所建,历经明、清三次扩建,成为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br>  寺前建有双塔,直插蓝天,气势雄伟,掩映在参天古柏之中。<br></h1> <h1>  圆觉寺的大门,不如小寺气派。</h1> <h1>  寺依山势而建,有大小11幢建筑。</h1> <h1>  院落井然,花木茂盛,融寺院与园林为一体。</h1> <h1>  其实,小寺玄龙寺的建筑面积超过大寺圆觉寺300平方米,故有“大寺不大,小寺不小”的说法。<br>  细细品味,世间之事,何尝不是“大事不大,小事不小”?遇到大事不慌张,用平常心对待,反而可以把大事办好。遇到小事,若掉以轻心,事没办成,也可能误了大事。<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八、烟火美食</b></span></div>  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饮食,比如巍山的𤆵肉饵丝、热油粉、一根面等。</h1><h1>  下面这家“昆师傅”饭店,坐落在古色古香的民宅大院里,所烧的菜馔很有独创性,我们在这里连吃了两顿晚餐。<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