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1锦鲤钞赏析

观沧海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8001锦鲤钞赏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去年5、6月份知道锦鲤钞的,但没有写过介绍锦鲤钞的小文,今天提笔写写自己的收藏体会。</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什么是锦鲤钞?</b></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介绍,锦鲤钞是指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为试验复杂的多色接线印刷新技术,于2012年在第四套人民币少部分1角券上试印的产品。</p> <p class="ql-block">  锦鲤钞有几个要点要了解清楚:</p><p class="ql-block"> 1,锦鲤钞的出现,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印钞技术新课题实验的结果。这是一个业内的科研项目、科研课题。</p><p class="ql-block"> 2,这一科研实验任务由石家庄印钞厂承担,也就是说锦鲤钞是石家庄印钞厂印的。</p><p class="ql-block"> 其佐证是资料说,“1980年版的1角券……全部号段先后由西安印钞厂、石家庄印钞厂、北京印钞厂、保定五四三厂、天津人民印刷厂、成都印钞公司、上海印钞厂生产,由石家庄印钞厂承担部分实验任务。”</p><p class="ql-block"> 3,印制时间是2012年,锦鲤钞梱签足以证明。</p> <p class="ql-block">  4,锦鲤钞仅在以下冠号M0D、M1D、M2D、M3D、M4D、M5</p><p class="ql-block"> D 、M6D、M8D、M9D,补号N0X中的部分号段印制(需要注意的是M7D冠号没有印制锦鲤钞)。还有一点要注意,不是以上冠号都是锦鲤钞,而是选取以上冠号中的一小部分号段,来进行了复杂的多色接线印刷技术的实验。</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锦鲤钞的印制量是多少?</b></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我不知道。但据在相关资料中透露,“2012年6月底,本次实验结束,新技术产品锦鲤钞先后共印制了数十万张”。</p><p class="ql-block"> “数十万张”从字面理解应是100万张以下。一共9个冠号,大胆设想一个冠号印制10万张,也就是90万张。这只是设想,要想知道确切的印制量,还需等相关方公布。</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谈谈锦鲤钞的特征。</b></p><p class="ql-block"> 据相关资料介绍“本次试验的多色接线印刷技术,是在券面背面所有图案中,在竖向方向上,均按照棕、红双色交错繁密排布横向印制。”</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防伪是人民币设计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其中,接线印刷技术就是一种高级防伪技术,咱中国在该领域技术一直是处于国际上领先地位。</p><p class="ql-block"> 接线印刷,就是对同时印制的部分或全部图文,一次性采用不同颜色的油墨同时印制。生产时,不同颜色的墨斗同时出墨,两种或多种颜色的油墨同步印在印钞纸上,而且,两种油墨边界完全对接,整体线条或图案外边界完全平顺没有错位,颜色还需互不浸染,没有重叠、缺口、漏白等任何错位现象。</p><p class="ql-block"> 这次在锦鲤钞中干的就是接线印刷这个活儿,挑战新的难度,攀登新的高度。</p><p class="ql-block"> 咱们从对比图片中可以看到,普通的一角券背面主色调是棕色。而锦鲤钞主色调是棕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相接印制。</p><p class="ql-block"> 普通的一角券背面和锦鲤钞背面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来,锦鲤钞背面是有红色油墨的,这就是“一眼清”。</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四,为什么在锦鲤钞刀货中出现了混刀现象?</b></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这一现象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照理说是不应该出现混刀的,机器一开,以某段号开始到某段号结束,印出的都应该是锦鲤钞。经询问资深研究学术型藏友,又看到相关资料,我才渐渐对混刀现象有了清醒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相关资料说,“该试验首先进行了单张印样的试制,印样效果满意后,在 M * D 冠字中遴选部分号段进行小批量试印制。</p><p class="ql-block"> 新技术对设备和材料的要求更高,技术人员多次调整,工作人员多次试印。</p><p class="ql-block"> 试验中,工作人员精心调整设备参数,同时设置了若干不同对照组,对同时印制的普通1角和锦鲤钞进行对比,以对新技术的工艺进行改进调整。整个试验过程是逐批试制,逐批改进。”读了上述资料,便获得了如下信息:</p><p class="ql-block"> 1,先打样。也就是单张印样。</p><p class="ql-block"> 2,印样满意了,在小批量印制。</p><p class="ql-block"> 3,工作人员设置了若干不同对照组,对同时印制的普通1角和锦鲤钞进行对比,以对新技术的工艺进行改进调整。</p><p class="ql-block"> 若干不同对照组,可以是不同批次的通过改进调整的整版都是锦鲤钞的来进行对比。一组对比后再次改进调整,再次小批量印制,再次改进调整,逐批试制,逐批对比改进……</p><p class="ql-block"> “对同时印制的普通1角和锦鲤钞进行对比”就是这段文字表述,反映了可能出现的混刀现象。也就是制版前,科研人员在同一大版中设计了普通钞,也设计了锦鲤钞。所以,在同一批次,同一大版,印制出来的既有普通钞也有锦鲤钞,这样对其进行对比。所以,就出现了有规律性的混刀。如前5张和最后5张是锦鲤钞而中间的90张是普通钞。</p><p class="ql-block"> 这一现象被藏友发现后,混刀全部退回。现在藏友手中的刀货都是全部为锦鲤钞。如再发现混刀,一定是漏网之鱼。</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五,锦鲤钞是不是独立版别?</b></p><p class="ql-block">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咱们得首先知道独立版别的硬条件。</p><p class="ql-block"> 版别,就是在票样券别的基础上,在图案、版式、字体、颜色和众多防伪特征中有某项和标准版票样不一样,又具有自己独立特征的补号,也同样是国家权威机构正式发行的流通货币。”、“区别一个大的版别,一定要代表着工艺的改变,或者工艺的验证。”</p><p class="ql-block"> 我的理解是: 独立版别就是指同一套人民币中的同一面值券中,由于某种需要,在顶层设计或印刷源头就发生改变了。如图案不同、纸张不同、水印不同、安全线不同、印刷工艺不同等方面,因为改变了原来的设计,从而形成具有明显差异化的纸钞种类。也就是说,不借助任何仪器,只通过眼睛就能够看出明显的区别,也就是咱们俗称的“一眼清”。其另一个特征就是代表着工艺的改变,或者工艺的验证。</p><p class="ql-block"> 是不是独立版别,有三个要点:一是一眼清,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二是设计上或工艺上不同;三是有独立特征的补号。</p><p class="ql-block"> 那么,锦鲤钞呢?首先是一眼清。一眼就能和普通钞区别开来,普通钞颜色基调是棕色,而锦鲤钞有明显的红色,所以,藏友也叫锦鲤钞为背红一角。其次,这种棕、红接线印制是科研项目设计的,改变了原来的印制工艺。再有,锦鲤钞有自己独立特征的补号。</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我认为锦鲤钞是独立版别的新品种。</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六,锦鲤钞得到了中钞鉴定的封装。</b></p><p class="ql-block"> 中钞鉴定权威吗?非常权威。中钞鉴定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下属单位,这一句话就说明了它的权威性。</p><p class="ql-block"> 相关资料显示,2023年8月28日,首个中钞鉴定加标品种就是锦鲤钞。首批共鉴评封装了65个锦鲤钞百连刀币盒,并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相关数据信息。</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2日,中钞鉴定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信息显示,继百连钞之后,中钞对单枚锦鲤钞及其补号进行了首次鉴评。本批共鉴评封装了230枚锦鲤钞和锦鲤钞补号。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些封签的正面右侧,均有一个标注品种名称的图标。这是中钞鉴定首次对鉴评品种进行加标,从而,明确了被鉴评品种的独立版式性质和品种名称。</p> <p class="ql-block">  就凭以上六点,锦鲤钞就能收获大量的藏友,不信让我们以目试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