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饭桌上的食物产自何处

白春骝

<h1><b>日本的土地面积有限,为了能够满足生活需要,农耕地的作用自然非常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因为农业人口的老龄化,所以农家需要互帮互助。于是有了一种松散的组织--农业法人。这个称呼是随意的,组织的成立也没有法律依据,仅仅是互帮互助的农户联合。这既不同于那种类似开公司的农业生产法人,现在改名叫农地所有适格法人,也不同于那种有所有农业相关个人和组织加入的农业协同组合。日本有12000个专门生产稻米的农业法人。</b></h1> <h1><b>这种松散的农户联合平均每户农家的年龄是68.4岁。</b></h1> <h1><b>规模不大,年龄很大,自然生产能力有限,种稻米的农业法人年所得只有218万日元。所以很多农户都是小本经营,维持现状,如此一来,也就很难出现想在农业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了。</b></h1> <h1><b>日本的农业人口年龄高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换句话说就是,从事农业的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专业农户很少,更多的是兼业农户,就是靠做别的工作来补贴生活。</b></h1> <h1><b>农林水产省说,日本人每人每天需要的食物热能供给是2265千卡(2022年)。其中,大米供给的热能占了21%。说不少也不少,占了1/5。说少也不多,因为1962年,日本人的人均大米年消费量是118.3公斤,而2022年则降到了50.9公斤。</b></h1> <h1><b>日本政府说,2020年,大米的供给和需求基本持平,略有盈余。</b></h1> <h1><b>日本政府还说,2040年,大米的供给和需求照样基本持平,略有盈余。</b></h1> <h1><b>但是三菱综合研究所说,日本政府的算法过于乐观。虽然2020年的大米的供给和需求基本持平,但往后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b></h1> <h1><b>三菱综合研究所的推算是,2040年,大米的供给量满足不了需要量了。</b></h1> <h1><b>种大米的农户年年在减少,到2040年,大米的供给会出现一个不小的缺口。</b></h1> <h1><b>如果大米要靠进口来满足需求,那就等于自己把脖子伸给别人,让别人来掐自己的脖子。</b></h1> <h1><b>大米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大米的销售价格也眼看着下跌。当然,2024年是个例外,因为气候原因和南海地沟地震警报,以及外国游客蜂拥而入日本,大米的价格翻了一番,但例外毕竟是例外,农户的开心也是暂时的。</b></h1> <h1><b>作为工业国的日本,其实饭桌上的很多食物都严重依赖进口,这显然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即便能够保障有稳定充足的进口食物,也很难保证不会有各种污染。所以农如被轻,国将不稳。</b></h1> <h1><b>日本的小麦和大豆几乎都靠进口,玉米就更是全靠进口。</b></h1> <h1><b>日本的小麦大豆玉米的每年进口量是2530万吨。进口玉米的70%(1100万吨)是用作饲料的。也就是说,不仅日本人的食物严重依赖进口,日本饲养的鸡猪牛等等吃的也都是外国产的饲料。重新思考评价农本主义似乎也不是没有意义的事。</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