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钟亭位于南京鼓楼广场东北,在南京市中心繁华地段,马路对面是南京地标性建筑世界第九高楼的紫峰大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所在的钟楼始建于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是明代迎王迎妃、接诏报时之所,为明朝国都之象征。但钟楼于清康熙年间倒塌,仅存一卧钟半陷于土中,1889年江宁布政使将其移至现址,并建六角亭悬挂,即现在的大钟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钟亭是一座铁梁铁柱的六角亭,建筑规模宏大,国内少见。亭中悬挂的紫铜大钟</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4.27米,重约23吨,质精形美,顶部凸铸莲花瓣纹一周,</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提梁上饰以云纹和波浪式卷角,钟上有“洪武二十九年吉日铸”铭文。大钟声音洪亮,可声闻十里。在其周边,还留存有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建筑遗迹和附属设施,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风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钟亭见证了南京的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承载着南京人民的记忆和情感,是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57年,南京大钟亭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还被列为新评《金陵四十景》之首,即“古亭晨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园内的那棵300多岁的银杏树,黄绿色的银杏叶与古亭、铜钟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古朴而美丽的画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鼓楼之畔大钟亭立,虽处闹市喧嚣,但大钟亭园内却清幽宁静,与周围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仿若尘世中的静谧孤岛,于繁华中独占安宁,让人仿佛置身于闹市区中的世外桃源,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让人深深地沉醉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古代府、州、县治所在的城里,一般都建有鼓楼和钟楼。鼓楼,用作平时报时,催促文武百官勤于政务,提醒百姓辛勤劳作;钟楼,用作战时报警。</p><p class="ql-block"> 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年),按照“左列鼓架,右建钟楼〞的布局,朱元璋下令在南京黄泥岗上修建钟鼓楼。因为它是明朝都城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明代的钟楼结构为上下两层,上层为重檐四坡顶,与鼓楼底设三门洞不同的是,钟楼底层仅有一个相贯通的门洞,为拱形无梁城阙状。</p><p class="ql-block"> 据《洪武京城图志》记载:“鼓楼在今北城兵马司东南,俗名为黄泥岗。钟楼在鼓楼西。”《明统一志》记载:“鼓楼在钟楼之东二里。”所以明朝所建的钟楼并不在今日大钟亭的地方。1972年4月,在今鼓楼西略偏南百余米的南京大学北园东北部发现了一个重达5吨的明代大石柱础和一些琉璃瓦碎片。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里就是明代钟楼遗址所在。</p><p class="ql-block"> 据《南京都察院志》记载:明代的钟楼历经宣德八年(1433年)十月、正统五年(1440年)十二月、正统七年(1442年)七月三次修缮,至清代康熙年间倒塌成为废墟。</p> <p class="ql-block"> 明代钟楼是南京大钟亭的前身,与鼓楼同时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明代南京城中心的制高点。清康熙年间钟楼被毁,仅存卧钟遗物。据民国文献记载,清康熙初楼倒,钟坠路旁,一立一卧。立者于洪杨时(太平天国运动)毁去。别有大钟横地,半陷土中,俗谓倒钟厂。无有能起之者,腹广容数人。太平欲火化之而终不能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江宁藩司许振祎以机器起其卧者引而植之,筑亭覆之,人呼为大钟亭,即为现今大钟亭所在位置。</p><p class="ql-block"> 光绪十二年(1886年)至十六年(1890年)许振祎任江宁布政使期间,致力于保护南京的文物古迹,为保护卧钟遗迹而修建钟亭。据考证,许振祎为保护明代大钟可能不仅修建了钟亭,另设有其他配套建筑。民国一些游记中提到“………是日大钟亭,殿字周之,亭居中央。〞可见清人许振祎为保护大钟亭及亭内明钟修建厢房,方便人员管理休息。</p><p class="ql-block"> 清代建立的大钟亭位于鼓楼东北侧,高14.5米,顶部为重檐六角攒尖顶,上层为清代官式斜方格窗,下层设两面木制栅栏拱门,四面镂花式窗。两侧门边的铁柱上,分别铸有“江宁布政使许建”和“金陵机器局造”等字样的铭文。门首题有“元音再起”四字匾额,屋顶铺灰筒瓦,亭身以六根铁柱为支撑,上架六角交叉铁梁悬挂大钟。大钟放置在钟亭下层,系紫铜浇铸,高3.65米,口径2.3米,底边厚0.17米,重46000斤。钟的顶部铸阳纹莲瓣一周,提梁上饰以云纹和波浪纹。上铸有“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 吉日铸”的铭文。钟质精形美,声音宏亮,充分表现了600多年前劳动人民在治铸技术上的高超水平。试撞之,声闻数里。“元音再起”四字匾额,现已不复见。</p><p class="ql-block"> 南京大钟亭及前身钟楼作为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从明南京建城以来至今的百年沧桑历史,于1956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意义。</p> <p class="ql-block">现代建筑与历史遗迹相互映衬,别具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园内三百多年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鼓楼广场附近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于2024年11月12日、19日上午,</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整理于2024年11月22日晚,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