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坊——晚秋拾遗(11)

圈圈

<h1><p> 午后,大巴把我们带到苏州相城阳澄湖地区参观一个仓坊。</p> 车子疾驰在乡间公路上,望着飞一般往后退的路边树木,我脑海里浮现出“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画面。同伴告诉我,这里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湖里正养殖大闸蟹呢。说话间,斜前方果然出现一连串被隔开的矩形水面。</h1> <h1> 车子停妥后,眼前出现一个具有乡村特色的建筑群。原来这里就是小有名气的1971仓坊。这建筑的模样很有特色。前排是集餐饮、读书于一体的休闲场所。</h1> <h1> 走进读书馆让人耳目一新。</h1> <h1> 读书馆内部的装饰线条简洁明快,布置别致典雅,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留下来安静地阅读的引力。</h1> <h1> 后排是一连串有关江南水乡农耕文化的储藏、展示厅。</h1> <h1> 展示的农具、家什、布艺、度量工具等,门类齐全,内容丰富。</h1> <h1> 忽然,一件竹制家具让我眼睛一亮。这家什我家也有哇!从我小时候起就一直是家里的碗橱,知道八十年代末才改做书橱的。</h1> <h1> 哇塞,这里是一个大型展示厅。在此见识到各式各样的秤。看,磅秤、杆秤、蹲盘秤、天平秤、古秤,大小不一,样式各异,估计有好几百把呢!</h1> <h1> 参观完仓坊出来,我环视周围环境。原来这里处于丁字形河口。这个仓坊两面环水,对面小桥流水、农舍村庄,远处是苍茫田野。</h1><h1> </h1> <h1> 这画面太熟悉了!</h1> <h1> 我又不由得地想起老家石墩塘东岸的盛家宅基来:中部那座外墙贴着白色釉面砖的手枪式两层楼是我的住宅。那是二十岁高中毕业回乡后无依无靠的我以自己的汗水、泪水、心血铸就的前面有水泥晒场、后面带附房加菜园的独院户。楼顶那从井里抽水送上去供卫生设备使用的土制小水塔是我家楼房独有的标志。它在城市化进程中消失二十多年了。记得临走时,我认为终于离开了蝇飞蚊扰的乡村而可以住进干净漂亮的小高层。然而,真像有首歌唱的那样:“太阳还是那个太阳,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篱笆墙的影子还那么长……”这头顶别人天、脚踏别人地小心翼翼生活在农民小区楼层中间的笼子里更不如之前自在了……</h1> <h1> “哪能在发呆呢?”同伴的呼唤打断了我的沉思。太喜欢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情景了,我举起手机拍了下一段视频留念。</h1> <h1> 恋恋不舍离开时,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我走过的小村庄,回忆在心上,那份纯真的爱永远不会忘……”</h1> <h1> 2024.11.20.</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