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1月22日下午3:00 多,来到广州市黄花岗公园,一进门就看到许多菊花盛开,黄的、白的、紫的各色菊花美不胜收,立刻拿出手机拍照。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50厘米,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实多不发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菊花原产于中国,唐宋时代,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十七世纪传到欧洲,然后再传到美洲。菊花可按照花径、花期、花色等区别分类,历史上的菊花品种分类是以色为主的,清朝《广群芳谱》所记载的菊花品种就有300—400种。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喜阳光,忌荫蔽,怕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花中四君子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中国古代菊花有许多精神内涵,比如菊花有“花中隐士”的雅称;又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有吉祥、长寿的含义;诗词中用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菊花观赏价值较高,除盆栽或配植花坛外,常用作切花材料。部分菊花品种可供饮用,称为茶菊;味甘甜的菊苗及部分品种的花瓣,可作蔬菜。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抗菌、抗肿瘤等功能,但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汉朝《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西京杂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菜,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晋朝陶渊明(355-417年)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今仍脍炙人口。当时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北朝的陶弘景(452-536年)将菊花分为“真菊”和“苦薏”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菊;青紫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菊也。这对菊花的认识又进了一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这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得到日本人民的赞赏。之后他们将菊花与日本若干野菊进行杂交,而形成了日本栽培菊系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的菊谱,对所栽的品种即以花色归类,并对花形也有较详细的记载。刘蒙的《菊谱》(1104年)是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一本专著,记有菊花品种26个。范成大菊谱(1018)记载有35个品种,其中的“合蝉”、“红二色”是管瓣出现的最早记载。其后,花色又出现了绿色的“绿芙蓉”和黑色的“墨菊”。在栽培上对菊花的整形摘心、养护管理和利用种子繁殖获得新品种等都有了进一步的经验。《致富广集五记》记载:“临安园子,每至重九,各出奇花比胜,谓之开菊会”。《杭州府志》中记载:“临安有花市,菊花时制为花塔”。可见南宋时的首都临安有了花市、花会。流传至今的菊花会是在南宋时杭州开始的。宋末史铸的《百菊集谱》记载有131个菊花品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朝栽菊技术又进一步提高,菊花品种又有所增加,菊谱也多了起来。如黄省曾、马伯州、周履臣、高濂、乐休园等人都著,有《菊话》。在黄省曾的《菊谱》中记载了220个菊花品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80年)和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对菊花都有较多记载。《群芳谱》对菊花品种作了综合性研究,记有黄色92个品种,白色73个品种,紫色32个品种,红色35个品种,粉红22个品种,异品17个品种,共6类、271个品种;至少有16种花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朝的菊花专著更多,有陈昊子《花镜》、刘灏《广群芳谱》、许兆熊《东篱中正》、陆延灿《艺菊志》、闽延楷《养菊法》、徐京《艺菊简易》、颜禄《艺菊须知》、计楠《菊说》、陈谋善《艺菊琐言》、吴仪一《徐园秋花谱》等等。《花镜》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白色的32种,红色的41种,紫色27种,共计154个品种。计楠的《菊说》载有菊花品种233个,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100多个,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并装订成册。在文人中画菊题诗,也蔚然成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1688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有《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18世纪中叶,法国路易·比尔塔又将中国的大花菊花品种带到法国。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穷曾先后在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和日本引入菊种,并进行杂交育种,而形成英国菊花各色类型。不久,又由英国传至美国。从此,这一名花遍植于世界各地。中国的栽培菊花也就成为当今西洋菊花的重要亲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民国以来,菊花品种大批失散,已无正式文献可查。解放后,随着园艺事业的发展,菊花也经历了曲折历程而日益发展壮大。菊花的栽培历史,是中国花卉园艺发展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年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栽培技术,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组织培养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菊花的生产质量,并使品种数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达7000个品种以上。大立菊一株可开花5000朵以上,案头菊、盆景菊的发展,更提高了菊花的观赏价值。一些省(市)还选菊花为省(市)花,如北京市。相继召开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或成立菊花协会,出版菊花书刊,每年举办菊花展览会,大大普及了菊花知识和交流了艺菊经验,为中国的菊花栽培、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花海后面有青石香炉,青石香炉是一对,由连州青石雕刻而成的中国传统式样的香炉,由旅居泰国的华侨所献,炉体上刻“七十二烈士坟”“旅暹中国国民党同人献”字样。香炉炉身从上到下同样被分为了五层,与佛教五轮塔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民国十六年(1927年)修建的北伐将士纪念塔实物,青石香炉从纪念意义和形制上,在一定程度上对佛教五轮塔进行了参考和借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功坊: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是一座由花岗石和连州青石叠砌而成的西式凯旋门式样的牌坊,落成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位于墓园中轴线上,前方是七十二烈士墓家,后方是《广州辛亥革命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碑刻。作为主要的瞻仰对象,从场所节奏上,它是整个墓园的高潮点;在高度上,它也是整个墓园的最高点。民国七年(1918年),林森开始主持营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并积极向国内外华侨及国民党支部募捐,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大力支持。孙中山对林森募建纪功坊的建议深表嘉许,随即亲自为纪功坊题写了“浩气长存”四字。林森将这四字镌刻在此后建造的纪功坊正面墙身石壁上,永留纪念。纪功坊正面有章炳麟手书“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上方为前后各72块青石叠成崇山形,象征72烈士。石面分别刻当时国民党海外各地支部名称和个人的名字,作为纪念他们捐款建设墓园有功的“献石”。最上方为自由女神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烈士墓冢:清宣统三年(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失败。喻培伦、林文、林觉民、方声洞等100多人殉难,潘达微先生将收殓到的72具遗骸营葬此地。七十二烈士之墓冢是一座中国传统式样的方形墓冢,上面建有一座四柱方形碑亭。民国七年(1918年)方声涛积极募集捐款,在黄花岗原烈士安葬处营建了一个方表墓家,长17.3米,宽17.26米。墓冢的四面成坡形,墙垣上竖铸铁望柱和铁链。墓家中央竖立一块方尖碑式墓碑碣,碑碣上刻“七十二烈士之墓”七字。民国八年(1919年)林森接续在方表墓冢当中建立了一个四柱墓亭。墓亭柱式仿西方格,上承三角形山花和自由钟形亭顶,风格和建筑手法别具一格。方表墓冢、自由钟墓亭以及墓亭内的碑碣,奠定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的核心轮廓。辛亥革命的一代精英就长眠在七十二烈士之墓的黄土深处,在这个共冢内,并没有碑上所列烈士的全部遗体,下葬者也全部没有姓名识别,全部遗骸是一个革命整体,同为民主革命的忠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广州的自由女神像坐落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了纪念1911年广州起义中死去的烈士而修建,自由女神像就矗立在七十二烈士纪功坊顶端,塑像的脚下是72块巨石,象征着为革命而牺牲的72名烈士。自由女神的形象源自一幅反映法国七月革命的油画。画家德拉克罗瓦所创作的《自由引导人民》中,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引领着反抗军推翻法国君主政体。这个引导者的形象在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中被提议废除奴隶制的仁者再次使用。法国人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将她雕刻成像。渐渐地,这座雕像成为反抗君王的象征。中国的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这与自由女神像的本质完全契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塑像却是命运多舛,被更换了许多次。纪功坊建成之时,美洲华侨特地雕赠了一尊自由女神像,约有两米多高,自由女神左手挟律书,右手举槌。这是自由女神像第一次出现在黄花岗烈士陵园纪功坊上。1930年国民党认为黄花岗上的自由女神像是一个外国偶像,重修黄花岗计划随即拟定。随后,一个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的革命先烈陆浩东设计而后成国民党党徽“青天白日”取代了自由女神像的位置,但自由女神像没被销毁。1949年,继外蒙沦陷,大陆以建政后,去掉了“党徽”,重立自由女神像,槌子也换上了一杆枪,寓意“枪杆子里出政权”。文革期间,一根2米3高的红火炬取代了自由女神像。在这过程中,自由女神像被毁坏,很是荒凉。文革结束后,这根本文不对题的火炬被拆除,纪功坊顶上空无一物。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政府拨款修复黄花岗烈士墓,重新塑造的自由女神像再次站立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纪功坊之上。新像比旧像增高了约一米,左手执律书,右手高擎火炬。脸容是中国型,简化了长衣脚下的皱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革命碑:《广州辛亥三月廿九日革命记》于民国十三年(1934年)刻置。这块青石碑刻是广州现存最大的碑刻,高3.92米,宽1.82米。碑的正面是邹鲁撰写的《广州辛亥三月廿九日革命记》,背面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义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