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节气悟“中庸”

行云流水

<h3>浅冬薄念,落雪为安。知岁一寒,又是一冬。时至小雪,冬意渐浓。人间小雪至,美好正当时,山河映初雪,岁月已成诗。这个冬天,愿我们皆能破雪迎风,稳稳前行,小有安心,澡雪而清。初雪初心,人间清醒。最美节气,我悟“中庸”。</h3> <h3>一、小康和中庸<br>近年来将儒家术语“小康”用来作为流行性的政治口号,是一种很大的勇气,非常可敬。但同样作为儒家术语的“中庸”,至今仍未获得应有的褒义。而“中庸”一词的内涵及辐射面,其实很广,而且在深度上也很大,不仅具有政治上、经济上的能量,而且具有极大的德治能量。我们平日所强调的安定团结,都可以从中庸之道中找到深根。没有中庸性的素质,很难发掘出安定团结的深层底蕴。</h3> <h3>二、中庸本身是大德<br>几乎同时发现和肯定中庸是道德最高境界的人,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中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两个人都认为人常常犯两种错误,一是“过”,即冒进、偏激;一是“不及”,即保守、退缩。而只有走不偏不倚的中庸之路,才是修德修智之本。<br>这有什么不对?没有!在很多时候我们批判、咒骂中庸,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本身在道德上都不及格。</h3> <h3>三、中庸才是大修养<br>朱熹对“中庸”的注解是:不偏者谓之中,不易者谓之庸。用俗话来说就是:一,不走偏路、歪路,要走正路;二,认为是正确的道理或行为,就要坚持下去,不要朝三暮四,见风使舵,没有固定主张而多变。<br>多少年来,我们干的忽左忽右、忽冷忽热的蠢事太多了,而又善于辩解和宽谅自己的错误。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只是由于我们心术不正。</h3> <h3>四、中庸才是真正素质<br>“过犹不及”用来形客人的道德是对的,用之形容人的素质亦然。当“素质”一词进入流行期之际,便必然出现“炒素质”之风。各式各样谈论“素质”的书籍和文章,一时铺天盖地,而以此把人(尤其是青少年)弄假弄浅的事也不少。何时提倡一点中庸哲学?须知:中庸的本意中就包括朴实无华,这才是真素质。</h3> <h3>五、“词语亢奋”大违中庸<br>近半个世纪中,我们虽然在相当长的时候处于各方面落后状态,但我们“创造”“发明”“推销”出的口号和名词,却接二连三。在数量上和“新鲜度”上绝对高于世界上任何国家,造成了很醒目的“词语亢奋”世风。<br>这绝对有违中庸,内含着太多的“作秀”超于做事成分。必须彻底改变这种积习,唯此才能提高我们的真实素质。</h3> <h3>六、小人最无中庸意识<br>“小人多变”是我们常常见到的通例。何以多变?根本的原因在于唯利是图,见利忘义。<br>千百年中,小人本来是一种长久的存在。无可奇怪,但近几十年的“现代小人”大都镀了另一种金。当初在政治上搞极“左”,干许多恶事,都可以用“紧跟形势”辩解;今天在经济上搞种种阴暗勾当,也可以用“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来作为宽谅自己的理由。</h3> <h3>七、何以拒绝正常<br>中国没有过上正常的日子,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时不时地便搞一场具有特殊名号的事,例如近年来“流行”“火暴” “XX 热”之类。总之,硬是不愿本着“中庸”(即“正常”)的准则去办事。真的追溯缘由,都基于偏颇现象太多,而与之相应的“纠偏”之事也较顺。做不到中庸,至少是由某种不成熟、不完善所致。</h3> <h3>弱者,一味抱怨,不断沉沦。一个人一旦习惯抱怨,就意味着他永远失去了改正自己的机会。长此以往,只能破罐子破摔后,一点点沉沦。<br>强者,沉默不言,逆流而上。只有弱者才会处处诉说,强者都懂得自己去扛。他们不抱怨,不诉苦,憋着一口气,努力生长。<br>智者,改变思维,另辟蹊径。墙,推倒了就是门,心,敞开了就是路。思维里没有限制,人生才能不可阻挡。没有一条河流不拐弯就能流入大海。<br>悟透中庸之道,人生便从此不同。</h3> <h3>人生有七笑,千金买不到。<br>吃亏上当的时候,坦然一笑;<br>被人误解的时候,微微一笑;<br>受了委屈的时候,释怀一笑;<br>无可奈何的时候,淡然一笑;<br>紧急关头的时候,从容一笑;<br>失败受挫的时候,乐观一笑;<br>被人议论的时候,平静一笑。<br>笑,是什么?<br>笑,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br>笑,是一种大度,一种豁达;<br>笑,是一种大气,一种自信;<br>笑,是一种态度,一种乐观。</h3> <h3>2024.11.22(农历十月廿二)星期五,小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