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崇州籍抗日志士杨遵路牺牲的战场及时间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樵苏</span></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2日,崇州籍抗日志士杨遵路将军的外孙女高翔女士在电话中告诉我,她又找到了她外公牺牲的有关资料了,是台湾的友人徐先生帮她找到的。目前她外公供奉在台北武烈士祠,牌位号J6—39,记载的牺牲时间是27年(1938年)12月1日,入祀时间是60年(1971年)3月。</p><p class="ql-block"> 电话里高女士激动得泪流满面。这些年她为此奔波走过湖北、湖南、云南等许多地方,大概还去过江苏和山西,得到的回复总是似是而非。两个月前的9月她本来计划要去台湾实地寻访,因为某些原因未能成行。</p> <p class="ql-block"> 我是大约在2020年因为收集本校校友杨遵路的资料与高女士认识的,她给我提供过许多资料。之前关于杨遵路牺牲的战场有两个版本,一是高女士的母亲生前口述其父大概牺牲于台儿庄战役的藤县保卫战。第二个版本来自秦先明老师的文章(见搜狐网,2017.11.24),说是1938年9月18日的湖北(南)常德会战,在罗广文部。本地有关资料后来就此引述说将军埋葬在常德。</p><p class="ql-block"> 我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及综合各种信息,如杨遵路牺牲的时间、出川前刘湘亲自到川大红瓦房接杨遵路入伍、川军13个军出川抗战所属部队编制序列,初步的逻辑依据,如果按照1938年 9月18日牺牲的时间,杨遵路最大的可能是牺牲在武汉保卫战中期川军罗广文部镇守南浔路西侧瑞(昌)武(宁)公路线的塔山战斗。就此我和高女士及崇州党史专家曹明理做过深入交流,他们基本同意我的推定。</p> <p class="ql-block"> 今天突然得到准确消息,将军牺牲的时间是1938年12月1日,这个时间是铁定的,不存在任何争议。由此,之前关于将军牺牲战场的推测将全部推倒重来。这个时间点处于全国抗战开始转入相持阶段的过渡期,抗日战场除了八路军在苏鲁皖地区与日伪军有小规模战斗外,华中地区最接近这个时间点前的战斗只有两个,是武汉会战后的日军第6师团今村支队在11月11日开始沿京广铁路南下进犯岳阳,一场战斗在岳阳县的西塘、白湖、小桥坳等地打响后22日结束,另外一场战斗在岳阳和临湘新墙河打响后29日结束。但是川军是否参加了这两次战斗,目前没有任何资料支撑。我对高女士说,如果这两次战斗有川军部队参加抵抗,且她外公就在这支川军部队,负伤后于12月1日牺牲,在逻辑上较为合理。</p><p class="ql-block"> 查阅川军出川抗战的资料,参加过武汉会战的川军部队有6支部队:20军杨森部、44军王瓒绪部、45军邓锡侯部、67军许绍宗部、72军王陵基部、78军夏首勋部。根据笔者推测,既然当年刘湘非常器重北大毕业的杨将军,就应该把他安排在自己直属的部队,至少是他信得过的部队。非常遗憾,刘湘直属的部队唐式遵的21军和潘文华的23军并没有直接参加武汉会战。杨森与刘湘积怨多年,关系貌合神离。王瓒绪、邓锡侯与刘湘几乎是平起平坐,关系一般。只有王陵基和许绍宗与刘湘关系较为亲近。78军军长夏首勋与刘湘因为夏首勋当年放走刘伯承的缘故,这支部队与刘湘关系较为疏远。</p><p class="ql-block"> 所以,杨将军最有可能当时进入67军和72军。仅限推测,没有依据。目前已完全排除将军在18军罗广文部,因为在武汉保卫战中该师被重创后撤回川东休整,没有到过湘西北地区。</p> <p class="ql-block"> 笔者也在思考,是否自己推理方向有问题,着眼点是否不够全面,还需进一步考量。</p><p class="ql-block"> 最后,高女士来电说,她已经计划必须要亲自去台北查阅资料,让一切水落石出,了却多年的心愿。但我知道去海峡那边查阅资料的难度,那边有严格的规定。</p><p class="ql-block"> 杨遵路将军牺牲的准确资料,目前还扑朔迷离,众说纷纭。</p><p class="ql-block"> 只能等待进一步的消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1927年杨遵路到崇庆中学任教行李托运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