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词(192)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初二、一班 王艺涵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br>欧阳修〔宋代〕<br>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br>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br> 译文<br>端起酒杯向东风祈祷,请你再留些时日不要匆匆离去。洛阳城东郊外的小道已是柳枝满垂。大多是我们去年携手同游的地方,我们游遍了姹紫嫣红的花丛。<br>为人生短暂的相聚和分别所苦,离别的遗憾久久激荡在我的心田。今年的花红胜过去年,明年的花儿肯定会更加美好,可惜不知那时将和谁一起游览。<br> 注释<br>把酒:端着酒杯。<br>从容:留恋,不舍。<br>紫陌:紫路。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的都城,据说当时曾用紫色土铺路,故名。此指洛阳的道路。<br>洛城:指洛阳。<br>总是:大多是,都是。<br>匆匆:形容时间匆促。<br>“可惜”两句: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br> 创作背景<br>  此词为春日与友人在洛阳城东旧地同游有感而作。据词意,在写作此词的前一年春,友人亦曾同作者在洛城东同游。欧阳修在西京留守幕前后共三年,其间仅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春在洛阳,此词当即此年所作。词中同游之人或即梅尧臣。<br>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赏析<br>  词作首先写道:“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这两句源于司空图《酒泉子》中的“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然而,欧阳修在词中增加了一个“共”字,便有了新意。也就是说,“共从容”如果联系“把酒祝东风”来说,就是风与人而言的。首先,对东风(春风)来说,就是爱惜好东风,以此暗示了要留住美好的光景,以便游赏之意。其次,对人而来说,希望人们慢慢游赏,感受这难得的相聚,珍惜着美好的时光。词人接着写道:“垂杨紫陌洛城东。”“洛城东”指出了游览的地点。“紫陌”指京城郊外的道路。这里,词人描绘的景象是多么的温暖,词人走在京城郊外,暖风吹拂,翠柳飞舞,宜人的天气让人惬意。上片最后写道:“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br> 这两句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当时”的含义。也就是说,它不仅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也照应了下片说的“去年”,使“去年”有了落脚处。“芳丛”说明此游主要是赏花。意思是说,都是过去携手同游过的“芳丛”,今天仍要全都重游一遍。词人通过旧地重游来表现了对朋友的情感的深厚和珍惜。   下片是抒情。头两句就是重重的感叹。“聚散苦匆匆”,是说本来就很难聚会,而刚刚会面,又要匆匆作别,这怎么不给人带来无穷的怅恨呢!“此恨无穷”并不仅仅指作者本人而言,也就是说,在亲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这种怅恨,从古到今,以至今后,永远都没有穷尽,都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矣!”(南朝梁江淹《别赋》)好友相逢,不能久聚,心情自然是非常难受的。这感叹就是对友人深情厚意的表现。下面三句是从眼前所见之景来抒写别情,也可以说是对上面的感叹的具体说明。   “今年花胜去年红”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今年的花比去年开得更加繁盛,看去更加鲜艳,当然希望同友人尽情观赏。说“花胜去年红”,足见作者去年曾同友人来观赏过此花,此与上片“当时”相呼应,这里包含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也说明此别已经一年,这次是久别重逢。聚会这么不容易,花又开得这么好,本来应当多多观赏,然而友人就要离去,怎能不使人痛惜?这句写的是鲜艳繁盛的景色,表现的却是感伤的心情,正是清代王夫之所说的“以乐景写哀”。   末两句更进一层:明年这花还将比今年开得更加繁盛,可惜的是,自己和友人分居两地,天各一方,明年此时,不知同谁再来共赏此花啊!再进一步说,明年自己也可能离开此地,更不知是谁来此赏花了。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立意与此词相近,可以合看,不过,杜诗意在伤老,此词则意在惜别。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而别情之重,亦说明同友人的情宜之深。 清人冯煦谓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宋六十家词选例言》)。此词笔致疏放,婉丽隽永,近人俞陛云的评价正说明它兼具这两方面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