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台门观礼记

老鹰

<p class="ql-block">  我的闺蜜涛的夫家在浙江富阳,但是他们夫妻俩三十多年前就移民大洋彼岸了。所以她的儿子们都是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难得的是,两个儿子小时候几乎年年都回中国来,所以从小是受过中华文化熏陶的。今年秋天,她的大儿子和他那经过14年恋爱长跑的女友终于结婚了。她儿子和儿媳在瑞典读博士,虽然已经回美国举办过了西式婚礼(美国婚礼由女方家操办)。但为了感谢国内亲戚朋友多年的关心和支持,决定美国婚礼后在中国举行一个中式婚礼。因为宾客来自世界各地,考虑到交通和接待方便的问题,一开始新郎的父亲建议是在上海或者杭州城里举行婚礼。但小两口却坚持要到富阳蒋家村新郎祖辈家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宅里举办婚礼,他的爷爷和爷爷的父亲都是在这个老宅里成的亲。</p> <p class="ql-block">  婚礼定在11月10日下午举行。涛在网上给我们“五朵金花”闺蜜团发出了邀请函,于是,11月9日下午,来自珠海的珊、来自深圳的莹、来自苏州的香,以及来自南京的我齐聚富阳。主人家为我们安排的酒店房间是富春江边上的江景房,很漂亮。涛自己几天前已带着儿子媳妇们以及亲家、儿子媳妇在美国和欧洲的同学亲友以及新郎的博士导师等三十多人的观礼嘉宾团从上海入境,这几天忙着接洽婚庆公司、购买中式礼服(宾客们也纷纷自行购买中式服装),带宾客们游览上海、乌镇等,忙得不亦乐乎,也是直到9日傍晚才匆匆赶到富阳。</p> <p class="ql-block">“五朵金花”又团聚了,这次不同以往的是都带了“家属”,虽然缺了珊的先生谭老师(因家中来了远客走不开),没能“十全十美”,但已是“史上难得”了。尽管半年前“五朵金花”才在贵阳相聚过一次,这次见了面仍如“久别重逢”般兴奋。</p> <p class="ql-block">先生们不管是相识识三十多年的老朋友,还是初次见面的新朋友,也都没什么陌生感,相谈甚欢。</p> <p class="ql-block">蒋先生叫他儿子媳妇过来见过我们这些叔叔阿姨,其实新郎珺珺虽然是国外出生长大,但由于经常回中国来,而且从小到大的照片我们都一直没少看,所以用涛的话说,我们这些阿姨们是“看着他长大的”。新娘虽然是地道的“美国娃”,但是新郎的高中同学,恋爱14年,我们不仅“看着她(照片)长大”,而且也见过她本人。这闺女很有意思,虽然是个白人姑娘,但中国食物啥都吃得惯,连许多人难以接受的“折耳根”她也毫不困难。几年前她来过中国,我们还一起在安顺吃“过街调”,卖“丝娃娃”(贵州特色小吃)的店家见她是个“老外”,担心她“不能承受蘸水之辣”,特地给她一碟不辣的,结果她还不乐意,非要跟我换。</p> <p class="ql-block">新郎的弟弟、涛的小儿子琪琪和他的女朋友也来了,小时候活泼好动像小猴子一样“嗖”地一下就蹿上树的琪琪已经是在读博士了,长成了温和可爱的大小伙子,我们几姨妈围上去轮番考他:“琪琪,还记不记得我是谁?”,“琪琪,我们在贵阳、安顺见过”,“琪琪,我们在杭州见过”,“琪琪,我们在北京见过”,“琪琪,我们在美国见过”……小伙子难以招架,被考“糊”了,只好一边“呵呵呵呵”地憨笑着,一边努力回忆:“您是牛牛妈妈?您是湘子妈妈?…”莹笑道:“琪琪在经受灵魂拷问!”</p> <p class="ql-block">11月10日。因为婚礼下午才举行,上午我们有半天空闲,出去溜达溜达。婚礼的具体事务虽然不需要涛自己操心,但她有那个三十多位的“老外旅行团”要带,还要忙着给自己和亲家母等梳妆打扮,自然是没空闲的,我们只好不带她玩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富春江畔散步,这一伙人在一起,并不需要什么景区也玩得兴高采烈。香的先生“康师傅”说:香在家里就像一只“”煨灶猫”,一见了你们就满血复活、神采飞扬。大家都没带相机,手机随意拍的照片,笑到变形。香妹抓拍的照片她还编了“剧情”,我抓拍她的照片她却嚷着“赶快删掉!”我说:不!我要等一会儿给涛也“欣赏”过了才删。当然,这些搞笑照片就不公开展出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前回到酒店拍大合影,等待的间隙,涛还是忍不住溜过来和我们“同乐”一番。</p> <p class="ql-block">  中饭后稍事休息,大家登车前往婚礼的举办地富阳大源镇的蒋家村。蒋家村位于富春江南岸,俗称蒋家门口,大源溪自南向北穿村而过,已有600年左右历史。据清道光九年(1829)《重修蒋氏宗谱·总序》所载:自伯令受封以来,越六十余代,由青田而至武林,由武林而至富阳,宅大源赵岭下,绵绵延延,盖数百年也。1940年成书的《蒋氏宗谱》载:迁富始祖火台公,字炳如,太学生,自明初定居富阳之赵岭下,子孙聚居,遂成村落,世为蒋家门口,迄今五百余年。“青田学士西湖老,炎汉世家赵岭绵”,说的就是富阳蒋家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一进村迎面就看见蒋氏宗祠。祠堂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后经几代人多次扩建、改建,至光绪三十年(1904)重建,规模为2进3厅,11大开间,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设计精巧、建造考究、规模宏大。画栋雕梁,牛腿上雕刻着《三国演义》、《封神榜》的故事,工艺水平有很高的造诣和研究价值,是远近闻名,保存完整的古迹。据说,已引起有关文物部门的重视。在“蒋氏宗祠”匾额下方开有正门,正门上贴有红色门联:“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左右两间门廊都开有大门。三间门廊立有两柱,柱上写有楹联:“山亭万古绵世泽;亭山千秋颂名流。”祠堂两侧墙面上刻着幅对联“国家本源是教育,民族前程在儿童”。</p><p class="ql-block"> 祠堂前的广场上,婚礼的“仪仗队”正在排练“走台”,周围已经有很多群众在围观了。2023年蒋家村被评为浙江省第七批历史文化名村。蒋家村现在算是3A景区,今天又是星期天,估计除了村民之外还会有游客。游客赶上这样的大典也是有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整个祠堂的平面结构为凸字型。第一进与天井之间平面较大,为五开间,三间前为门廊,里面为戏台,两边为厢房,有两层,上有楼,隔着楼窗,可以看戏。前进正中伸出一座三面敞亮的大戏台,戏台造型为亭阁式,十分别致。戏台顶有圆形藻井,藻井雕刻十分细腻。两翼飞檐翘角,翼角饰凤凰展翅,台前两根粗大木柱,柱上牛腿雕刻着狮子滚绣球,十分精美。舞台正上方悬有“万世蒙泽”匾额。由于戏台凸出,天井自然是凹字型的了,天井里铺满石板。第二进中进与第三进后进均为三间。</p> <p class="ql-block">中进为正堂,中堂悬有“纯一堂”匾额。八大金柱上写有四幅楹联,从外向内分别是:</p><p class="ql-block">“古今来几许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件事还是读书。”</p><p class="ql-block">“挣钱多都在身外;读书少皆于心里。”</p><p class="ql-block">“纯心建祠堂前人造福后人;一脉传家后人又成前人。”</p><p class="ql-block">“烟霞生异彩金紫相映;山水有清音仁智同登。”</p><p class="ql-block">匾额有:鼎新储秀、行高三径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有贾平凹书的“文魁”匾额,上边有小字,写有:“吾族自古耕读传家,文星纷呈,迄今省级作家著书立作者三人之众,尤以二十三世孙本浒即麦家书写《暗算》、《风声》等名作享誉文坛。”后进正堂上方书有刘海粟题写的“真气流衍”一方。后进中间六根柱子上书有三幅楹联,从外到里分别是:</p><p class="ql-block">“青田学生西湖老;东汉世家赵岭绵。”</p><p class="ql-block">“松竹犹存三径菊;公琰自非百里才。”</p><p class="ql-block">“乐安祖传滋芳远;富春福地万代新。”</p><p class="ql-block">有莫言的“彝伦攸叙”匾额一方,另有“有功名教”、“善盖一乡”、“百岁寿星”、“懿德期年”匾额。这些匾额和楹联均为名家书写,彰显了蒋家村蒋氏的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无论“硬件”还是“软件”,这都是一座“豪华”祠堂。</p> <p class="ql-block">蒋家古村落背靠亭山,前有珠山,大量台门布置其间。村里现存25栋清代古民宅,当地称“台门”(台门其实就是古时大户人家居住的地方,台门中的‘台’指的就是台阶,有台阶的房子就有不一般的气派。所以人们才把具有一定规模、封闭独立的院落称为“台门”),全村现现有人口4000余,蒋家是闻名于富春江畔的巨族大姓。蒋家村文化底蕴深厚,历来尊师重教,文风颇盛,人才辈出,涌现出作家、书法家、科技工作者和政界、教育界、金融界等优秀人才。</p> <p class="ql-block">蒋家村在修缮的过程中,选取了其中五个台门,分别命名为燕翼堂、耐耕堂、棣萼堂、慎修堂、瑞蔼堂,并在台门墙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俞氏患难护婴、孤母育子苦读、兄弟齐心创业等蒋家村发展历史上的动人故事;展示乡土作家蒋增福、光纤激光领域领跑者蒋仕彬等族人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今天婚礼举办地就在蒋家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宅“瑞蔼堂”(元昌台门),因为现在也是一个“景点”,所以门口也立了块牌子介绍。上面赫然写着涛的先生、新郎的父亲蒋博士的大名。</p> <p class="ql-block">蒋博士我们从三十多年前他结婚前就认识了,算是多年老朋友。所以仍按年青时的习惯称他为“小蒋”或者直呼其名,尽管他自己说姓蒋的从小就被称“老蒋”。但不管是称“老蒋”还是“小蒋”,蒋博士现在可是个了不起的杰出人物了。</p><p class="ql-block">蒋博士是国际玻璃协会光电玻璃和光纤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陶瓷学会董事。曾获得国际玻璃协会颁发的Gottardi奖,R&D100奖,美国陶瓷学会技术成就奖,并被授予国际陶瓷大使称号和技术进步领袖奖章。由于他在激光器和激光材料方面的杰出贡献,他是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美国陶瓷学会会士,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20年当选为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可以说,是世界知名科学家了。蒋博士不仅是科学家,亦从商,在美国和中国都创建了公司,所以蒋博士亦是“蒋董事长”。我多年前见过一份报纸,整版都是蒋博士的事迹,还在一个新闻里看到称蒋博士为“富阳乡贤”。所以,难怪“瑞蔼堂”要以他为荣,作为蒋家光宗耀祖的子孙将他的名字写在堂前的牌子上。不过,蒋博士的两个儿子“小蒋博士”亦是青年才俊,大有要赶超父亲之势,说不定将来介绍“瑞蔼堂”的牌子上还会多加两个小蒋博士的名字哦。</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三十八分,婚礼开始。蒋氏祠堂前的广场上鞭炮齐鸣,村口,新郎上马,新娘上轿。婚礼采用明制汉婚典仪。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了解婚礼程序,我把每个步骤前加上数字编号。</p><p class="ql-block">“1.<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开场序言</u></i>”。</p><p class="ql-block">司仪高声宣布婚礼开启:列位来宾,诸位好友,今日乃甲辰年,乙亥月,十月初十。古城临安富春江畔,红帐千灯,结发海盟,同牢合卺,鸾凤和鸣。今日于此,蒋府蒋珺, 苏府海丽,将承祖制,序华章,着华服,行汉礼,重现我炎黄华美之衣冠,弘扬我中华典雅之仪范!此刻,列位宾朋 ,诸位好友,明制婚典, 正启!</p> <p class="ql-block">喜乐声中,新郎着大红明代圆领官袍,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前行,喜轿随后。</p> <p class="ql-block">队伍吹吹打打沿着红地毯行至瑞蔼堂前,新郎下马进门,然后堂门关闭,喜轿在门外暂待。暖场音乐响起,婚礼进入了</p><p class="ql-block">“2.<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赞者开礼”</u></i>环节。司仪念道:</p><p class="ql-block">乾天成旭、坤地含章,</p><p class="ql-block">山川锦绣、气象万千、</p><p class="ql-block">悠悠华夏二十五朝春秋写秦志</p><p class="ql-block">千载年华三书六礼古今传当世</p><p class="ql-block">古城临安 丰瑶古貌 贤集八方宾朋</p><p class="ql-block">富春江畔 碧波荡漾 纳集满堂仙客 </p><p class="ql-block">岁在甲辰 时当孟冬 </p><p class="ql-block">蒋府公子蒋珺 家风宾遵 刚而有态 尤从忠孝仁义 通达于四方。</p><p class="ql-block">苏府千金海丽 温文尔雅 动静有法,贤良淑德,美貌端庄。</p><p class="ql-block">今日一对新人喜结连理缔结秦晋之好</p><p class="ql-block">诚邀诸位宾朋齐聚此静雅之地 共贺良缘天成</p> <p class="ql-block">礼记有云 婚礼者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 启良缘美眷 承先贤祖志。良辰吉时已至 </p><p class="ql-block">“3.<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新婿登堂”</u></i></p><p class="ql-block">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举殇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新婿着圆领官袍向诸位宾朋行礼问安!</p> <p class="ql-block">接着行 “4.<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醮子之礼</u></i>”(‌作者注:醮子礼‌是汉式婚礼中的一种重要礼仪,主要在新郎迎娶之前举行。其核心内容包括父亲赐酒并训诫,母亲劝勉并嘱托,寓意着新郎从这一天起真正意义上长大成人,承担起家庭和家族的责任和义务。‌)</p> <p class="ql-block">司仪继续指挥:古人云,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儿女成才,父母之责。请父亲阔步华堂,为儿行醮子之礼,父亲肃立,礼者上酒器;父亲执酒壶,新婿执酒盏。 父亲大人一赐酒,夫妻和睦,比翼双飞,新婿饮;父亲大人二赐酒,天官赐福,诸事平安,新婿饮; 父亲大人三赐酒,前程似锦,未来可期,新婿饮;</p> <p class="ql-block">新婿拜谢父亲大人,来宾掌声恭送父亲!</p> <p class="ql-block">接着“5<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新妇入场</u></i>”。开喜门,新娘进门。司仪道:列位来宾,诸位好友,请各位看向华堂之前。苏家有女初长成,今日喜得贵人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入花阁——各位来宾,响起您的掌声。此女为苏府千金海丽,今日着凤冠霞帔,以待君迎。</p> <p class="ql-block">接着是“6<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梳妆上头</u></i>”,礼请新娘母亲,为女行出阁之仪。 由于新娘母亲是“老外”,听不懂汉语,于是由新郎的堂姐(海归)贴身翻译指导新娘母亲行动。</p><p class="ql-block">上头</p><p class="ql-block">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p><p class="ql-block">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p><p class="ql-block">三梳梳到头, 多子又多寿。</p><p class="ql-block">添簪</p><p class="ql-block">束发添簪,约束己身,妆型洁整,降俏花并。</p><p class="ql-block">正容</p><p class="ql-block">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p><p class="ql-block">新娘拜谢母亲大人。母亲大人赋扇!</p><p class="ql-block">一纸婚约两姓联姻,三书六礼,邀四方宾朋恭贺新禧,出阁礼成!</p><p class="ql-block">众亲朋击掌相贺。母亲暂退观礼。</p> <p class="ql-block">然后“7.<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新婿亲迎”</u></i></p><p class="ql-block">新婿迎新妇,东边一朵紫云来、右边一朵紫云开,两朵紫云来相会、新婿来把新妇迎。</p><p class="ql-block">“8.<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奠雁呈礼</u></i>”(作者注:古代婚礼,新郎到女家迎亲,献雁为贽礼,称“奠雁”。)雁南来北往 ,合乎阴阳 ;一夫一妻合乎礼法;以雁为礼 ,齐祝吉祥。</p><p class="ql-block">“9.<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赋诗却扇</u></i>”(作者注:古代行婚礼时新妇用扇遮脸,交拜后去之。后用以指完婚。婚礼上的“却扇”,民间又称“去扇”、“除扇”,来自于“掩扇”,传说中,风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女娲婚配的神话。根据唐代李冗《独异志》中的记载,当天地初开未有人民之时,女娲伏羲兄妹议以为夫妇,又自觉羞耻,便结草为扇以作障面之用。以扇遮面,便成为婚礼上的仪式。)</p><p class="ql-block">司仪道: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诸位礼请新妇确扇、接扇</p><p class="ql-block">香罗画扇缔前姻</p><p class="ql-block">玉颜花貌更销魂</p><p class="ql-block">三生有幸今如愿</p><p class="ql-block">得鉴前缘证旧盟。</p> <p class="ql-block">“10.<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相见礼</u></i>”</p><p class="ql-block">礼请新郎一行礼 余生多指教</p><p class="ql-block">礼请新娘再行礼 此生共携手 </p><p class="ql-block">“11.<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共登华堂</u></i>”</p><p class="ql-block">二位新人荣登喜堂。新婿新妇向众宾献礼。</p> <p class="ql-block">12.<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沃盥之礼</u></i>”。</p><p class="ql-block">二位新人行至华堂中央,相对而立,以清水净手,以示对神明的郑重。好运婆婆及礼者上婚仪礼器,奉匜沃盥。 </p> <p class="ql-block">“13.<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高堂入座”</u></i>。</p><p class="ql-block">两家父亲母亲,步入华堂,父亲母亲落座。</p><p class="ql-block">“14.”<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三拜之礼</u></i>”。</p><p class="ql-block">依照古礼,二位新人,须行拜谢之礼。 一拜天地,谢天赐良缘愿地久天长,——风调雨顺一叩首;五谷丰登再叩首;国泰民安三叩首;兴! 二拜高堂,愿父亲母亲身体安康,——谢生育之恩一叩首;谢养育之德再叩首;谢成人之美三叩首;兴!</p><p class="ql-block">二位新人相对而立,有道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行 对拜之礼——一生一世一往情深,一拜;两厢情愿两情相悦,再拜;三生有幸来宾作证,三拜;三拜之礼礼成,众亲朋击掌相贺!</p> <p class="ql-block">因为新郎新娘是外国娃,所以婚礼特别增加一个环节:“15.<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互赠信物玉对戒”</u></i>。</p><p class="ql-block">二位新人相对而立,互相为对方佩戴玉戒。这对玉戒,是新郎新娘自己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16.<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合卺之礼</u></i>”。</p><p class="ql-block">礼者分卺。</p><p class="ql-block">葫芦本一源, 分至卺两片,虽知瓤中苦, 配得米酒甘。</p> <p class="ql-block">新人执卺 ,举案齐眉,饮 !</p> <p class="ql-block">换卺 ,再斟酒 ,执卺 ,相敬如宾,饮 !合卺 ,合卺酒甜中有苦 ,苦中有甜,象征夫妇二人同甘共苦、尊卑一体 ,与子同衣 ,与子同食,此酒此情此生不渝 。</p><p class="ql-block">众宾击掌相贺。</p> <p class="ql-block">17.<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结发礼</u></i>”。</p><p class="ql-block">云鬓此日两两结,鱼水情深从此谐,愿侬心意同丝发,一世恩爱到白头。执礼呈送礼器,此时新郎将手持喜剪从新娘鬓角处剪下一缕青丝,新娘也将手持喜剪从新郎鬓角处剪下一缕青丝,新郎将青丝婉成同心结,放入锦囊之中,从今日起,夫妇二人将同心永结白头偕老!</p> <p class="ql-block">18<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执手礼</u></i>”。</p><p class="ql-block">新人相对而站 ,行执手之礼,伸手闭目。</p><p class="ql-block">司仪道:</p><p class="ql-block">长夜未央 庭燎之光</p><p class="ql-block">言念君子 玄衣纁裳</p><p class="ql-block">彼美孟姜 鸾声强强</p><p class="ql-block">颜如舜华 宛如清扬</p><p class="ql-block">新人醒目,合手</p><p class="ql-block">司仪继续道:</p><p class="ql-block">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p><p class="ql-block">执子之手 恩爱百年</p><p class="ql-block">自此</p><p class="ql-block">与伊连理金不换</p><p class="ql-block">誓与百合到天荒。</p> <p class="ql-block">然后新人面向众宾朋,执手礼成!</p><p class="ql-block">19.<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入洞房传席接袋</u></i>”。(‌作者注:传席接袋‌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流行的一种婚姻礼俗,也称为“传袋”或“传代”。这一习俗的目的是不让新娘踏地,以避免将地气带入夫家,影响家庭运势。具体操作时,新娘在进入夫家时,由男性家族成员或亲友传递布袋,新娘踩在袋上,逐步进入夫家,这个过程被称为“传席”或“传袋”。‌)</p><p class="ql-block"> 因为新房在二楼,楼梯狭窄,宾客不便跟随观礼,所以这个环节是听司仪“转达”的。</p><p class="ql-block">传席接袋,代代相传。礼者一传袋,一马平川,再传袋, 两情相悦,礼请礼者三传袋,吉祥如意,四传代,四季平安。</p> <p class="ql-block">20.<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撒帐</u></i>”。</p><p class="ql-block">新人撒帐。纳福 ,添彩。</p><p class="ql-block">一撒华阁兰堂,二撒家宅永昌,三撒咸享庆会,四撒子孙满堂。因为观礼宾客都没有上二楼,所以,撒帐就改为从二楼窗口往天井里撒,宾客们纷纷“抢”接“喜气”。我没出息,啥也没抢到。</p> <p class="ql-block">然后司仪宣布:诸位来宾。蒋府蒋郡, 苏府海丽明制婚典到此圆满礼成 !新人答谢来宾观礼,行礼!愿二位新人,所得归于欢喜,松萝共倚共人生,丹青不渝不负卿。新人携手,诸位让我们击掌,欢送二位新人踏上锦绣前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之后,新人换装,下楼,</p><p class="ql-block">21.<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u>敬茶改口</u></i>。</p><p class="ql-block">依古礼,在华堂之上,婚礼之中,二位新人须向对方父母敬茶改口。 新婿立于父母身旁,新妇向公婆敬茶。敬与父亲并改口,父亲饮茶。茶苦回味甘,养子思绪婉,奉茶尽孝意,高堂心语欢。父亲也将一份祝福给予儿媳,向母亲敬茶,母亲饮茶。然后新妇行至父母身旁,新婿向岳父岳母敬茶改口。</p> <p class="ql-block">礼成。两亲家热烈拥抱庆贺。</p> <p class="ql-block">然后,仪式还有一个尾声是随后要向重要亲戚长辈敬茶。不过不知为什么没有立即进行,要等一会儿,可能是时辰未到吧。</p> <p class="ql-block">趁这个间隙,我们几姨妈和婚礼司仪聊了会儿。我对司仪说:婚礼精彩极了,让我们大开眼界。但我要提个小意见。就是新郎新娘进入台门后,你们关闭了大门,把大部分外宾也关在了外面,包括新郎的弟弟,我们当然也一样被关在外面。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里面在发生什么?幸好闺蜜香的腿长,早早溜进门内,并用手机录像通过微信“直播”给我们。珊还问新郎的弟弟琪琪:“你怎么也没进去?”琪琪说:“我爸爸叫我照顾外国人”。珊笑:“你也是外国人啊”。琪琪也笑:“那我也照顾我自己。”人家外宾不远万里跑来观礼,你们却让人家不能看到完整的婚礼过程,不合适吧?如果真是不能放这么多嘉宾进门,就应该在门外竖一块大屏幕现场直播,让大家都能观看到婚礼全过程。司仪解释说,的确是失误,后来发现了这个问题,赶紧开门放嘉宾进来了。司仪说他虽然也经常主持中式婚礼,但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全套的,所以他自己也很紧张。而且这婚礼有这么多外宾也是没有遇到过的。新郎汉语交流没问题,新娘还好办(新郎悄悄翻译),新娘父母也好办(堂姐贴身翻译或者新郎父母在旁翻译)。可是这么多观礼嘉宾不懂汉语怎么看懂婚礼呢?于是婚礼前夜,让新郎的弟弟把婚礼仪式全过程紧急翻译成英文,发给了每个外宾。</p> <p class="ql-block">而且,今天来观礼的人之多也是他没想到的,除了主家邀请的客人之外,还有很多不请自来瞧热闹的(我估计还有游客)。他一度被挤得近不了新人跟前,急得大叫:“请诸位让一让我,我看不见婚礼进行过程了”!有意思的是,婚礼还没完全结束,网上已经出现了关于这场婚礼的小视频,估计是游客做的。是啊,电影电视上也看不到这么全套的中式婚礼啊。</p> <p class="ql-block">婚宴开席前的间隙,我们溜出来参观一下蒋家村,时间有限,看不了全村,只看了几栋老宅。</p> <p class="ql-block">矛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知名作家麦家(蒋本浒)的旧居也在村里。蒋家村还以麦家的《人生海海》一书为核心蓝图,提取《解密》《暗算》《风声》等谍战小说中摩斯密码、暗号元素,通过漫画、彩绘、手工、展陈等形式,把老台门、老弄堂改建成风声巷、暗算弄、和平杂货铺、蒋家裁缝铺、富春茶社等打卡景点,让游客更真切地体验感受台门文化的魅力。我们也去玩了一会儿,工作人员本来已经要下班了,见我们去,特地多等了些时间。</p> <p class="ql-block">婚宴宾客除了外地来客还有当地村民,三十多桌,一部分摆在在台门里,一部分在外面搭的喜棚里。我们和新郎的舅舅(涛的哥哥)一家坐一桌。因为我们早都认识涛的哥哥,所以我们这一桌人都很熟悉,大家没有什么拘束,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婚宴应该是当地乡厨做的,食材却是非常“豪”,比五星级大酒店的更好很多 ,可惜我们当时席上没拍照。按当地乡里习惯,菜盘多得一层摞一层。我因为熟悉江苏农村宴请习惯和这里差不多,所以见惯不怪。香不知这里乡宴的“厉害程度”,开始还立了“雄心壮志”想每个菜都尝一口,结果还有五个菜没尝到就实在撑不下了,尽管如此,我觉得她已经足够英勇了。蒋博士赶紧通知这场婚礼的“大总管”、他的弟弟让给老外桌上的菜即上即撤。“大总管”有些为难,因为当地风俗这样是不礼貌的。蒋博士说,得撤,否则老外们不知道菜一层层摞起来怎么吃法。婚宴不仅菜品豪华,来赴宴每户宾客走时还有一个大礼盒。让人略感不安的是,主人家坚持一律不收礼。这一点,似乎不符合中式婚礼的习俗哟。</p> <p class="ql-block">婚宴结束后,当地村民和一些国内外地来客陆续散去,只剩我们和老外们还有蒋家的近亲。老外们习惯吃完饭继续喝酒继续嗨,蒋博士叫我们不着急回酒店,留下来喝茶聊天。还安排了卡拉OK给大家热闹。涛带我们“五朵金花”上老宅二楼参观,并在趁机二楼躲清静聊天乐一下。</p> <p class="ql-block">老外们又唱又跳气氛热烈,连新郎的瑞典来的博导也献歌,有个老家是台湾省的小伙子唱功很好,特别唱闽南语的《爱拼才会赢》非常好听。有位蒋家村的大姐(大约是蒋博士的堂姐)嗓音清亮悦耳,很有气场。</p> <p class="ql-block">本来我们“五朵金花”都不擅长唱歌,平时基本上不玩卡拉OK,看到人家唱歌这么动听,更不敢露怯献丑了。但康师傅说上不上去唱是个“态度问题”,莹的夫君“小王”看起来也像能吼几嗓子的样子,于是为了表达凑热闹的诚意,我们也豁出去了,集体上去声嘶力竭、跟不上节奏地吼了两首老歌,也算嗨了一把。这个婚礼太美好了,这是我参加过的最特别、最有趣的、最精彩的婚礼,没有之一。</p> <p class="ql-block">  11月11日。该是告别的时候了,莹要跟香的车去苏州,我们准备去杭州东站坐高铁回南京,时间都灵活。只有珊得去萧山机场飞广州,香准备用车送她去机场。但珊的航班是下午的,所以她们原来还想找个地方玩打发这半天时间。结果蒋博士说,他要带老外们去杭州梅坞喝茶和参观茶园,大巴有空位,我们可以一起去杭州喝茶玩半天。</p> <p class="ql-block">莹说:“感谢蒋博士又多给了我们五朵金花半天相聚时光。”蒋博士说,以后我们可以考虑成“定制”,每年固定一个时间来相聚。</p> <p class="ql-block">  在“梅坞问茶”,新郎新娘拿出自制的精美纪念册请大家签名留言纪念。我们这伙人商量大家统一写一个留言,然后在下面各自签名,并把写留言的任务分派给我了。我很少参加婚礼,没写过这种“命题作文”,真的不会写,却又赖不脱。硬着头皮临时抱佛脚紧急学习两分钟,硬凑出几句:“红烛映双喜,笑语绕梁间。金秋胜春光,佳人已成双,愿君相守似芝兰,同舟共济迎晨曦。祝新郎新娘:相亲相爱,新婚愉快!”经大家审查之后,香提议末尾增加一句安顺方言:扯常幸福!我自知字写得丑,推举“康师傅”执笔。“康师傅”认真地先找张纸来先“练一下字”。过了好一会儿,我脑筋转过弯来,感觉刚才写的几句不满意,想改,却是反应慢了,“康师傅”已落墨成字。只好作罢,默默咽下了遗憾。唉!我们这些老头老太比小学生应试还紧张!大家签了名,纪念册都传给别的老外嘉宾们去写了,大家才想起来应该拍张照片的。</p><p class="ql-block"> 再依依不舍终究还是要分别的,中午大家告别分手各奔东西,再见!杭州,再见,朋友们!</p> <p class="ql-block">后记:这次参加婚礼我事先有几个没想到,原以为就是司空见惯的婚礼没想到这么大阵仗、这么精彩!观礼者这么多。我原没打算记录的,所以没有思想准备,拍的照片不全(事实上人群中我这小矮个也抢不到好“机位”)。所幸闺蜜们支援了一部分,还有部分视频和照片出自婚庆公司的摄影师之手,在此一并感谢!不过,编写这篇时发现仍少了一些婚礼环节的照片。如果较真的话,去闺蜜们的图库慢慢寻也许能找全,但婚礼后这段时间闺蜜们都很忙,我自己也忙,就偷懒了,从视频里截了图凑合。这次聚会,我自己被闺蜜们抓拍了不少哈哈大笑的照片,有的都笑到脸变形。不管照片美还是丑,开心是肯定的。不仅开心还开了眼。最后,用这张香偷拍的“仰天大笑出门去”作为本篇的结尾,表达我的心情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1.22.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