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国迷踪

3199摄影

<p class="ql-block">“曾(随)国迷踪”主要是指曾国与随国之间扑朔迷离的关系以及围绕曾国所产生的一系列历史谜团。</p> <p class="ql-block">曾国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的发现举世震惊,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出土,让史籍未记载的曾国引起学界关注.此后,考古人员又在叶家山、郭家庙等地陆续发掘出曾国墓葬和城址,这些考古发现不断丰富着人们对曾国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曾随之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左传》中记载“汉东之国,随为大”,但在曾侯乙墓大量曾国文物出土的区域,却未见以随为名的文物出土,这一现象引发了学界对曾国与随国关系的探讨,形成了“曾随之谜”.</p> <p class="ql-block">谜题破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09年,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的曾侯与甬钟上的长篇铭文成为解谜的关键线索之一,其记载曾侯与的祖先为周人始祖后稷,与文献中记载的随国同为姬姓 。此外,曾侯与甬钟的铭文还记载在吴楚战争中,曾国作为楚国的盟国,协助楚王复国,这一史实与文献中随国庇护楚昭王的记载相吻合.2013年入藏湖北省博物馆的“随仲芈加鼎”的铭文进一步佐证了曾国即随国,但因该文物非科学考古发掘出土,学界对此存在争议.直到2019年随州枣树林墓地的发掘,出土铜器铭文证明芈加为曾侯宝夫人,是曾(随)一国两名的有力证据,困扰学界40年的“曾随之谜”才彻底画上了句号.</p> <p class="ql-block">曾国的发展变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西周早期,曾国的始封之君南宫适因协助周文王、周武王伐殷有功,被分封到江汉地区,其主要任务是镇抚淮夷.西周时期,曾国与附近的噩国共同镇守南疆,防御荆蛮.春秋中期,曾国采取与楚联姻、结盟等外交策略,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的墓葬出土编钟等文物,反映了当时两国的密切关系.战国早期,曾国国力达到鼎盛,曾侯乙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尤其是众多兵器,彰显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战国中期后,曾国逐渐衰颓,擂鼓墩二号墓的铜器铸造技艺较曾侯乙时期粗糙,到战国中晚期之间,曾国已被楚国吞并.</p> <p class="ql-block">曾国的文化贡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曾国在礼乐制度上有着深厚的文明积淀,其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体现了曾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和音乐艺术水平,是先秦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发展和融合的重要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