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砖窑里

张志达

<p class="ql-block">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有一新地标叫“砖窑里”,是新时代砖窑工业遗址改造形成的新景观,原址为新都砖瓦厂。1953年12月,砖瓦厂开始筹建,定名“国营华北新都总厂”,1954年4月,新都砖瓦厂正式投入生产,并研制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批粘土空心砖,先后为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工人体育馆等“北京十大建筑”贡献砖1200万块。<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砖厂的生产逐步减少,最终于2012年停产,结束了它58年的历史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北京海开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接砖窑厂的改造,秉承“保留工业文化遗存、挖掘区域历史记忆、承载地区群众情怀”理念,聚力打造砖窑里成为集文化美育、休闲交流、艺术体验为一体的文化艺术综合体。砖窑依旧延用了红砖的外貌,保留了54个窑门及原有砌砖方式,并将40米高的大烟囱进行了加工,为其定制了钢结构的帽子,植入了“砖窑里”的文化符号,让烟囱具有历史风貌与现代时尚。 窑门周边凸起的扶壁转化为中空的墙体,侧面保留了原砖窑砌砖方式的构造细节。步入大厅,一个轻质的螺旋楼梯围绕着烟囱盘旋而上,可以直接到达屋顶平台。楼梯的几个休息平台在空中插入烟囱内部,产生了丰富有趣的空间互动。让工业遗址在时光轮转和城市功能迭代中,焕发新的生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