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永远不要这样爱孩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除非你想让他逆反!</p><p class="ql-block">1、遇事爱争输赢</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不少父母擅长通过权威去镇压孩子,让孩子必须听自己的,其实就是父母的胜负心在作祟。</p><p class="ql-block">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母女对峙的视频。就是一个生活中挺常见的场景,女孩犯错了,也承认了错误,并请求妈妈让自己静一静。但妈妈则坚持认为女儿态度不端正,还没认识到错误,所以仍训斥了女孩很久,不可避免的,母女俩再次爆发战争。整个视频持续了5分钟,我们不知道女孩做错了什么事情,可能她们自己都忘了为什么而争辩。但我们可以看到,妈妈看似在教育孩子,实际上在逼孩子认输。</p><p class="ql-block"> 父母用权威武装自己,孩子用情绪保护自己。在这样的对抗下,没有人会是赢家。真正会经营家庭的父母,一定是接纳在前,对抗在后;关系在前,输赢在后。多给孩子一些接纳与理解,包容与退让,父母才能真正赢得孩子。</p><p class="ql-block">2、小事不停地纠错</p><p class="ql-block"> 一位亲子关系专家曾收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四年级儿子,特别叛逆,母子俩已爆发了几次大战。这位专家去她家后,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在就餐时,这位妈妈看似和专家聊天,注意力却一直在儿子身上。儿子刚落座,她说:“你要把餐布铺在自己桌子上,然后盖住你的大腿,这样能防止汤汁溅到身上。”儿子拿起筷子,她说:“筷子要往上拿一点点,不然你用着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短短一个小时,她的眼睛一直盯着儿子,在各种小事上挑毛病,纠正儿子,好像无论儿子做什么,都是不对的。肉眼可见的,儿子就像一个气越来越足的气球,直到不堪忍受。</p><p class="ql-block"> 对此,这位专家直言,总在小事上纠错的家庭,看似不打不骂,却让人窒息。真正幸福的家庭,其实不是没有磕磕碰碰,而是有不对抗的智慧,对无关痛痒的小事“装聋”,对不伤大雅的细节“作哑”。少泼冷水,多点松弛感,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养育。</p><p class="ql-block">3、凡事爱唠叨说教</p><p class="ql-block"> 很多父母都有爱唠叨的通病,殊不知,父母自以为是的“良言诤语”,在孩子看来,只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与没完没了的唠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传递的潜台词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不行,你必须听我的。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强硬地跟孩子讲道理,往往只能激起孩子负面情绪,让孩子彻底对父母关上心门。</p><p class="ql-block"> 真正能管住孩子的父母,必然是“不讲道理”的。如果无法给孩子树立好标杆,那即便讲再多大道理,终究都是一场空。孩子12岁后,道理都懂,但就是不想听,所以要多谈感受。孩子真正需要的,往往不是空洞的道理,而是情绪和感受被看见。唯有让孩子感觉良好了,他才会如你所愿。对孩子最智慧的教育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p><p class="ql-block"> 少点高高在上的对抗;多点“我理解你”的柔软,如此,孩子自然能在父母春风沐雨般的教育下茁壮成长。</p> 本周学习内容 语文 <p class="ql-block">新授:《语文园地六》、《古诗三首》、《王戎不取道旁李》</p><p class="ql-block">古诗词:《卜算子.咏梅》陆游、经典名句:1——6</p> 数学 <p class="ql-block">新授: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p> 英语 <p class="ql-block">1.讲解了英语期中试卷</p><p class="ql-block">2.学习了四上U9五上 U7</p><p class="ql-block">3.学习了正在进行时的口诀</p> 和雅讲堂 研学之旅 下周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