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君山,“天下无双圣境,世界第一仙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北魏始于其上建老君庙以纪念。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派尉迟敬德重修景室山铁顶老君庙,并赐名为“老君山”。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成为是历史上唯一被皇封为“天下名山”的中国山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君山古号“景室山”,取八百里伏牛山美景集于一室之意,因道家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后更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老君山海拔2217米,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其地质景观为世界一流资源。《卢氏县志·碑志》中记载老君山,称“北魏时,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到唐太宗时重修,由大臣尉迟敬德监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老君庙为铁椽铁瓦,又称铁顶,明代香火尤为鼎盛。明万历年间,卢氏县令高出作《登景室山赋》,序中也写道:“余至卢氏,闻境有山,巍峨际天,俗传为老子之居,即以老君名之。”可见老子归隐景室山的说法历来盛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子写成《道德经》后,就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据文字记载,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因此老子文化和道家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老君山地区,老君山也成为中原山水文化的杰出代表。老君庙、灵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庙宇,古朴凝重,香火炽盛,一直是中国北方各省道教信众的拜谒圣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君山是伏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之一,记录了十九亿年前造山等地质构造的演变过程,山中具有独特的“滑脱峰林”地貌、壮观的石林景区等景观群,非常震撼心灵。山中树木茂盛,风景如画,处处都能看到山泉从山石缝隙中溢出,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中隐藏着十几处瀑布,清澈的激流从数十米高的崖顶跌落下来。雨后的老君山,云雾环绕在各个山峰中,如果你去山顶,还有机会观赏到极美的云海和日出。老君山风景区面积庞大,主要分为居中的老君山主景区、西部的追梦谷景区和东部的寨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洛阳老君山峰林景观,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错,披绿挂红,雄伟壮观,多姿多彩。由于老君山花岗岩体与其它花岗岩的不同。老君山的岩体是由“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它是在距今1.4—0.8亿年间秦岭造山带抬升造山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年轻的岩体,被国内地质学家命名为“老君山岩体”,峰林之间内一步一景,步移景换,景景如画,故称之为“十里画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君山金顶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顶建筑,主要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钟鼓楼、南天门、朝阳洞、大道院、神道天桥、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玉皇顶三座金顶打造,成为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君山的壮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宛如大自然的杰作,挺拔而峻峭。山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让人心旷神怡。行走在山间的小道上,耳边是潺潺的流水声和鸟儿的欢鸣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而和谐。这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浩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攀登老君山的过程中,让人们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哲理。山路崎岖,有时需要手脚并用,甚至要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每一次的跌倒和爬起,都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砺和锻炼。当我终于站在山顶,俯瞰着脚下的群山和远处的风景时,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君山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旖旎的胜地,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这里流传着许多古老的传说和故事,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都仿佛诉说着历史。在游览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老君山的内涵,也让人们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更深的敬意和热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这次游老君山的经历,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更在攀登的过程中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我明白了坚持和毅力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道可道,非常道。”这些感悟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人生道路,成为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和支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