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苏州玩了兩天後,直接坐高鐵去北京。老伴畢業於六十周年前的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他班里只有幾個同學分配在北京,其他全國分配:黑龍江、內蒙古、甘肅、上海等地。如今他們都成了真正的老者,他想趁著走得動要与老同學叙敘舊,我們不遠萬里,從西雅圖飛往上海,再去蘇州、北京,也許這是最後一次聚會吧。</p> <p class="ql-block"> 由他以前班上女同學的兒子、媳婦來高鐵站接我們,他們夫妻倆開了自己的公司,老板為我們開車,真的第一次。開車直接到飯店与他的父母團聚吃飯。這是一家以吃魚頭而聞名的小飯店,我看了一下几乎每一桌都有一個大魚頭。</p> <p class="ql-block"> 我記得以前我在上海,外婆總是燒粉皮魚頭湯,里面放些大蒜葉。北京的吃法是放面餅及蔥油餅倒在魚頭上,用面餅沾著湯汁吃,味道不錯喔。我喜歡旅遊,除了欣賞美景之外就是品嚐當地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這盤蔥油餅,等待著它去盖上鱼頭。</p><p class="ql-block"> 感謝上帝賜給我們健康的身體,在長途旅行途中馬不停蹄地与亲朋好友們聚餐,享受人生中美好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 色拉同上海的差不多,五顏六色很吸引眼球,再說需要多吃蔬菜,補充維他命,所以總是很受歡迎的。</p> <p class="ql-block"> 海鮮炒粉絲,這道菜回家可以嘗試去做,應該不難。</p> <p class="ql-block"> 洋蔥、涼皮、黃瓜放些香菜拌在一起成了一道爽口開胃的冷盆。</p> <p class="ql-block"> 山藥做成這樣美麗可愛的糕點形式我還是第一次品嚐,好看又好吃,營養又美味。</p> <p class="ql-block"> 各種菌菇湯每人一碗,解油膩,很爽口。這是我們來北京的第一頓晚餐,雖然在很普通的小飯店,但我感受到的是接地氣御善的氣氛。感謝魏同學全家的付出与愛心!</p> <p class="ql-block"> 當晚,我們住在長白山國際酒店。設施齊全,價格是蘇州香雪海酒店的兩倍,好在我們只住三天就回上海了。主要考慮與魏同學的家離得很近,便於往來。</p><p class="ql-block"> 明天我們將一起去拜訪王同學,他摔倒後,行動不便,我們只能全體登門拜訪。</p> <p class="ql-block"> 從左起介紹一下:第一王同學,他來自四川,64年畢業後分配在北京,他住的還是當年農機大院分配的房子。可是近年來他摔了一跤,很少出門,好在他太太照顧著。</p><p class="ql-block"> 第二位也是來自四川,他與王同學是班里的高材生,所以也留在北京。八十六歲的他看上去很健康,但也裝上支架。他外孫在英國留學,女儿兩頭跑兼顧著家庭。</p> <p class="ql-block"> 第三位是栾同學,性格開朗。她住在二環,魏同學的兒子從三環去接她來回三個小時。我們從機場出來已經就領教了北京堵車的場景。右二是魏同學,這次聚會都是她組织牽線。最主要是她大兒子出車出力地接送這些八十多歲的老人(除了我以外)。沒有她兒子的支持我想很難完成我老伴的心願。</p> <p class="ql-block"> 除了後排左一是王同學年輕的妻子,歲月如梭,留下了歲月的痕跡,但是多了一份淡然和平和。祝福你們六十年後的重逢!祝福你們永恆的友誼!</p> <p class="ql-block"> 魏同學的大兒子事業有成,早就有自己的開發公司。他选的這個高級歺厅"無名居“供應准揚菜,應該合我們老年人的口味。</p> <p class="ql-block"> 確實包廂超大無比,有宮廷氣派。據說廚師是以前給周恩来總理燒菜的徒弟們,名師出高徒。能品嚐到頂級大廚的拿手好菜真是一種榮幸。</p> <p class="ql-block"> 顯然這是談生意的高級場所,對於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有點奢侈的感覺。難得享受這麼高大上的歺廳還是很愉悅的。</p> <p class="ql-block"> 飯桌上的牙签盒這麼精緻,特制的餐巾紙都顯示出高檔的氣派。</p> <p class="ql-block"> 烤夫木耳金針菜是我家的家常菜,要燒好這道素菜也不容易的。</p> <p class="ql-block"> 肉包蛋確實是功夫菜,美味酥香,肉質鮮美,一般人做不了這道名菜。</p> <p class="ql-block"> 豆腐衣包素十錦絲,這道冷盆好看又好吃,我欣賞的是它的刀功。</p> <p class="ql-block"> 這山藥糕是流行冷盆,我感到幾乎每家歺廳都提供,我想回家後一定去試試。</p> <p class="ql-block"> 服務員端來了一個有封條的大砂鍋,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這個隆重場面。 怎麼吃飯還要剪彩?</p> <p class="ql-block"> 我趕緊用視頻拍下來:服務員喊起的祝詞,老伴也緊跟著說詞,這場面實在開心又熱鬧。</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道名菜”叫花雞“,據說很久以前是窮苦難民(叫花子)用泥巴把雞包起來架火燒泥巴,等到里面的雞熟了,又酥又香。聽說給當年下江蘇視察的皇帝品嚐,皇帝賜名"叫花雞"。隨著時代發展,大厨改良了叫花雞的制作過程,用荷葉包裹起來,加上調料,更加美味可口。</p> <p class="ql-block"> 又來一道准安的名菜,獅子頭早巳譽滿全球。它里面放了荸薺,軟嫩多汁,不油不腻,咬上一口就捨不得放下了。</p> <p class="ql-block"> 可愛美麗的服務員幫我們分起那揚州乾絲,她講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事後才知道她來自北邊的Korea。有點驚訝!</p> <p class="ql-block"> 水晶蝦仁也是我的最愛,它必須是要河蝦炒的才能鮮美,嫩滑細膩,好好吃。</p> <p class="ql-block"> 黄魚里放年糕又是第一次品嚐,年糕糯而可口。在上海有蟹炒年糕,廚師的創意料理變化繁多,只要受吃客的歡迎都是值得推薦的。</p> <p class="ql-block"> 外酥里嫩的葱油羅絲餅我肯定要嘗試的,這又是一只我非常喜歡的點心,百吃不厭。</p> <p class="ql-block"> 生煎包實在吃不下,留下都給魏同學打包帶走了,她先生還在家里等著呢。</p> <p class="ql-block"> 白糖糕只剩下一塊了,我基本不吃甜點,只怕膽固醇升高。這一頓豐盛的准安餐的付出是我們對老同學的祝福与心意!但願我們都留下深刻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飯後的水果盤裝得豐富多彩,我們的人生經歷何尚不是像盤中的水果豐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大家合影留念!感謝你們前來參加大學畢業六十周年的慶典活動!祝福你們健康長壽!</p> <p class="ql-block"> 特別感謝魏同學的大兒子毛先生,多次在擁擠馬路上往返接送我們這些年老的長輩們。他的耐心、孝心令人感動!感謝有你!</p> <p class="ql-block"> 外面休息室的架子上擺放了不少的仿古瓷器,老板的品味不錯。今天的聚歺完美結束,又要辛苦魏同學的大兒子把這些老人家送回家,再見了!親愛的老同學。</p> <p class="ql-block"> 這是來到北京的第三天,我以為到颐和園去旅游,但魏同學決定去承德避暑山莊。又是她大兒子毛老板開車,汽車在清靜的馬路上直接向承德避暑山莊馳去。</p> <p class="ql-block"> 沿途毛先生向我們介紹了許多新的建築,在前方我們可以看到長城俯臥在山頂上。</p> <p class="ql-block"> 足足开了三個小時到達小鎮,我們先去新乾隆酒樓吃飯。</p> <p class="ql-block"> 又來了一盤山藥泥的冷盆,看來這一道藥膳深收大众的喜愛。</p> <p class="ql-block"> 𢇁瓜炒菌菇很爽口,吃些新鮮的家常菜真對我胃口。</p> <p class="ql-block"> 好久沒有吃到 北方的餃子,確實地道,還有大蒜頭辣醬等佐料沾著吃。</p> <p class="ql-block"> 這盤豆腐真的好吃,不知里面放些什麼醬料?</p> <p class="ql-block"> 色香味形俱全的松鼠黃魚絕對不亞於大飯店的制作,好吃!</p> <p class="ql-block"> 其貌不揚的疙瘩湯也是多年沒有品嚐了,令我驚訝的是這些量多味美的家常菜非常便宜。因為它屬於"十八线"的小鎮。</p> <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莊位於河北省,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 在大門的門楣之上,有乾隆用維、蒙、漢、滿藏五種文字書寫的"麗正門",成為多民族與文化交融的歷史見證。</p> <p class="ql-block"> 張牙舞爪的青銅雕塑的獅子代表著撑控大權的雄心。</p> <p class="ql-block"> 山莊周邊有12座寺廟,我們實在無空去觀賞。</p> <p class="ql-block"> 湖泊、森林和古代樓亭融為一體,多麼美妙絕倫的一幅畫面。</p> <p class="ql-block"> 榭建於下湖和銀湖之間,跨水為橋。榭在水中,兩旁碧波蕩漾,遙望四周皆是畫景。</p> <p class="ql-block"> 我們請的一個講解員還在滔滔不絕的介紹著,由於時間有限,只能蜻蜓點水地到此一遊了</p> <p class="ql-block"> 毛先生特意開車在小布達拉宮前面停下來,讓我們拍照留念。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既有漢族的韻味同時又有藏族獨特的宗教色彩。又是三小時的路程,回到北京市里已經夜深人靜了。謝謝魏同學和她兒子的陪伴,讓我們見證中國歷史的悠久的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 謝謝觀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