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幼儿,从“心”出发

我亲爱的老师和孩子们❤️

<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常见的幼儿心理变化有哪些?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们可以怎样做?本期推送,整理了一些幼儿园对家长的建议。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心理健康</b></p><p class="ql-block">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b></p><p class="ql-block">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常见的幼儿心理变化有哪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好动</b></p><p class="ql-block"> 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等等的几个方面。具体来说则表现为喜欢跑动、爬上爬下、或是离位走动、叫喊和讲话,引逗旁人的注意。有这些表现的孩子,一些是因为顽皮所以好动,还有一些是因为多动症导致的好动。若是前者,则无需担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和教育便可;若是后者,则需引起注意,应尽早带孩子接受治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焦虑</b></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会遇到多种能够引发焦虑的情境,如学习紧张、被老师或家长批评、当众发言等。如果相关情境引起的焦虑程度比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则会引起一系列异常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慌手抖、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若不及时疏导和治疗,那么在以后遇到相似情景时,孩子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演化成焦虑症等精神疾病。</p><p class="ql-block"> 家长应当适当了解儿童的心理,重视自家孩子的情绪变化,知道有哪些不良情绪的诱发因素;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建立完整和谐的家庭关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攻击</b></p><p class="ql-block"> 孩子爱攻击别人,常常让父母们感觉无奈和不安。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总是把对方惹哭,平时在家里,一不高兴就对长辈拳打脚踢。其实,孩子的攻击性,也要分年龄来看。</p><p class="ql-block"> 3岁前的孩子,往往分不清楚他的攻击是喜欢还是伤害。家长应该适当提醒,或借助游戏、玩具等,帮助孩子理解正确的交往是什么样的。</p><p class="ql-block"> 3岁以上的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更为复杂。可能是孩子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模仿影视剧、其他小朋友的动作、行为,也可能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如上,家长需要明确立场,因为孩子打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大人的默许。同时,家长还需要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情绪。此外,还需要重视道歉的过程,当孩子知道错了,家长要记得鼓励和肯定孩子,淡化错误行为,积极鼓励正面行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可以怎样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耐心倾听幼儿,放下“身段”</b></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的第一项超能力是成为孩子们的最佳听众。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家长们需要放慢脚步,耐心地听孩子们分享他们的“为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是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通过倾听,家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建立起信任和亲密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修正对幼儿的期望</b></p><p class="ql-block"> 不要总是要求幼儿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幼儿痛苦,就连大人也会很痛苦。幼儿也是人,当然有他想做的事,因此,同幼儿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丰富幼儿的社会交往</b></p><p class="ql-block">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幼儿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教育幼儿学会接纳自己</b></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p> <p class="ql-block">  心灵花园的守护者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小宇宙,他们内心的情感晴雨表变幻莫测,需要我们用爱心和耐心去细细解读。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是他们成长的见证者,更是他们情绪世界的引路人。我们的任务是陪伴他们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教会他们在心灵花园中播种快乐、坚韧和爱的种子。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永远阳光普照、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