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溪游记

王才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条溪以一位古仙人名字来命名,因此被披上神秘色彩,被赋予诗意的想象而扬名天下。这条溪就是位于金东区的赤松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位仙人被世人称为赤松子,传说为神农时雨师。南朝梁时期刘孝标《山栖志》记载,黄帝曾经游历金华北山,并铸造大鼎记录此事,赤松子“寄此乘烟,故涧勒赤松之名,山贻缙云之号”。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说道:“赤松子游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故山上有赤松之祠。涧自山而出,故云赤松涧。”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宋哲宗颁诰书至赤松山,加封赤松子为“赤松凌虚真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赤松溪发源于金华北山大盘山,大盘山最高峰海拔1314米。赤松溪流经洞殿下与来自盘前的水流汇合,奔流至山口冯水库。山口冯水库1958年动工兴建,1966年竣工,库容525万立方米。今天,人们讲起赤松溪,指的是从山口冯水库大坝溢洪道开始,流经赤松镇的王宅、杨村、朱家、仙桥、郭村等村落以及由下钱、洪村桥、官沿头、下新屋四个自然村合并成的四联村,然后进入东孝街道的桥头、楼店等村,最终在原瓦灶头村现蔚蓝海岸小区汇入义乌江,全长9.36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万年赤松溪,天然的优美环境,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行走在仙桥老街,盘桓于二仙井、黄大仙祠,穿梭在古老的婺派民居建筑、庭院,满满的历史感崇敬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虽然岁月沧桑,但历史文化的演进轨迹依稀可循可见可感。这里是钱鏐(852—932年)后裔最大的聚集地之一。钱鏐,作为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的吴越王,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注重水利建设,使吴越地区成为五代十国中较为安定、经济繁荣的地区。作为钱鏐后人,金华籍革命烈士钱兆鹏就出生在赤松镇下钱村。钱兆鹏烈士是1925年秋建立的金华最早的共产党组织——中共金华支部六名成员之一。中共金华支部的成立,使金华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领导核心,金华人民的革命斗争掀开了新的一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赤松溪流域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村民聪明智慧、勤劳肯干,是金华城乡蔬菜水果苗木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如下新屋、下钱等村的无花果、葡萄,郭村、洪村桥的蔬菜种植,仙桥等村的苗木培育都已经形成规模优势,名声在外,交易十分活跃。我们在赤松溪畔偶遇金东区赤松镇楼英俊家庭农场负责人楼英俊,这位三十出头的憨厚勤劳的新一代农民,在现年已64岁的老爸悉心教导下,多年的运作,对无花果种植技术和市场经营门道已经相当熟稔,他与妻子一起,一年当中大多日子吃住在条件艰苦的农场工棚里,耕耘着近40亩流转租赁的土地。问及经营收入情况,他笑笑说道,收入还可以,但主要还是喜欢所从事的农事劳作,加上当地政府和所在村子的百姓也相当支持,他很愿意这样干下去。他和边上的几位家庭农场的经营户都有这样的愿望,如果条件允许,建立合作社,延长产业链,打响自己的品牌,或许规模和利润会更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自2019年3月开始的赤松溪生态廊道景观提升工程,至今已经开展多期,通过绿化地形,建设配套建筑,梳理整合景观水系,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获得了两岸百姓的赞许和肯定。后来跟进的作为金华市区重要的水资源统一配置项目的市区“三库三溪”(三库即山下吴、山口冯、长岭等水库,三溪即赤松溪、通园溪和回溪)整治工程,也是金华市海绵城市建设江北区块的核心骨干工程,目前正趁冬季大搞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抓紧工程建设的收尾。因此,这些日子,在赤松溪的下游段,我们看到溪水有些浑浊,河床也不是那么清爽顺畅,游步道和绿道也没有完全贯通,但相信不久的明天,赤松溪一定会更加美丽诱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前作为赤松溪一段的赤松涧,南北朝时期金华太守沈约这样赞道:“惟有清涧流,潺湲终不息。”奔腾不息的赤松溪,在新的时代,滋润两岸,福荫黎民百姓,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有更美好的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