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琅琊问道

旭琎书院

<p class="ql-block">  今年,我们蟹派师徒要在琅琊举办“临近致远•崇王尚颜”2025年元旦论展。小可觉得,这是去琅琊问道。</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俯仰天地之间,皆有阴阳变化之理,归其根本所谓太极之道,即: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阳极必生阴,阴极必生阳是也。</p><p class="ql-block"> 小可不才,窃以为就人道而言,立于天地之间,既受天地之道左右,又有人性使然。人道蕴藏万千,有为政之道,有稼穑之道,有手工之道,有经商之道,有从师之道,有求艺之道,有用兵之道,有信仰之道等诸教诸流无道不存。</p>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初冬的一个中午,在陇中凤城友谊广场的阿喜婆小餐馆,我初识严师。因与书坛泰斗李铎同名同姓,严师戏说“什么是小,什么是大,小也可以成为大,大也可以成为小”,赐我斋号“小大斋”,独一无二。几经考验,三去北京,遂于2018年8月18日邀请严师寻源渭水,结了师徒之缘。2022年夏天陪严师去甘南香巴拉采风,一路悟道成型“小可非同”研修理念。多少年来受严师及师兄弟们传道点拨,时而在道塬寻根乡愁,苦苦“问道”,时而在道塬传播书香,弱弱“布道”,艰难游离于生活与“道”之间,却始终没有悟出“小可非同”的一点道道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下,“问道”一词泛滥,自2019年我们在故乡西海道家塬提出“道塬问道”以来,可能过于敏感“问道”二字,发现官方也罢 、坊间也罢,“问道”二字频频出现。有出书的,有研讨的,也有作诗文的,最近王冬龄老先生还在天津办了个“津门问道”书法展。大师兄君堂亦在襄阳策划了“楚源问道”楚简首届书法展……那么,当下这么多人都想“问道”,我不竟要问我们问什么“道”?是问天道?问地道?还是问人道?是问过去的道?问当下的道?还是问未来的道?是问你的道?问我的道?还是问他的道?很迷茫,很困惑,百思不解,废寝忘食,甚至有时候还有些说不出来的胸闷和痛苦!</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他俩都玩中国书法,都玩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之道。汉字的无穷组合,造就了他俩在中国书坛的辉煌灿烂和流光溢彩。</p><p class="ql-block"> 汉字是中国的根,中国人的根,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书法的根。书法之美源于汉字之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法。书圣王羲之最伟大的贡献,是完成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化、规范化,在中国书法的提高和普及之间、历史和未来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这是划时代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灵魂,也是文化和书法发展的灵魂。而颜真卿之所以能够成为继王羲之之后,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位伟大书法家,就是在继承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开拓出中国书法前所未有的宏大格局和正大气象,完成了雄浑、宽博的新体楷书创作,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高不可攀的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王羲之是晋代尚韵书风的最高代表,那么颜真卿则是唐代尚法书风的集大成者。他们俩都出身名门望族,其郡望琅邪临沂,以儒雅传家,重在学识,尤以训诂、书法见称于世,堪称书法世家。自东晋至大唐历时四百年之间,乃至中国书法千年史上,他俩都属中国书坛上的旷世奇才,不但是书法创新的高手,而且也是文学创作的高手,他们俩的艺术舞台同样在纸上,在笔尖,不但有着娴熟扎实的汉字线条功夫,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两者的结合缺一不可,是不可或缺的倚存。的确,二位书圣将书法艺术之道玩得是炉火纯青,无人可及。</p> <p class="ql-block">  纵观中国千年书法历史,能够传承至今,被人们记住的书法家却凤毛麟角。何故?书法修为、文学修养、品格德行缺一不可,都是每一位有生命穿透力的优秀书法家集一身的充要条件。东晋右军的儒雅士气,潇洒道风,大唐鲁公的文昭武烈,君子雄风,不也是今天的我们津津乐道的吗?在他们身上我们要看到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又孕育了王羲之、颜真卿这样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兰亭集序》《祭侄文稿》这样伟大的书法作品,展现的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沉力量,既有历史的书写,又有精神的书写,还有文化的书写,为中国书法写下至情至幽、天真烂漫,至刚至烈、真气充盈的不朽篇章。在我看来,如何汲取和体现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沉力量,这才是我们后人要问的大道。 </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眼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蟹派师徒在琅琊举办的“临近致远,崇王尚颜”2025年元旦论展</span>为期不远,加之又是第一次线下办展(前三次因疫情等原因都在网上开展),而且要去的地点琅琊正是王羲之、颜真卿的故里。近些日子,我们蟹派师徒就为如何办好这次论展做积极准备。偶尔我也会静坐长思,我们办论展不也是在“问道”吗?期间不但要拜谒王羲之、颜真卿二位书法圣人,向他俩学习书法的修为,还要学习他俩文学的修养,更要学习他们的品格德行。这是一个非常严竣的课题,我该怎么问?问什么?向谁问?我这“丑媳妇”怎么过“公婆”的关呀!</p> <p class="ql-block">  这急上火也没有用,“丑媳妇”迟早是要见“公婆”的。</p><p class="ql-block"> 当然,态度首先要虚心,先要“临近”,就要去琅琊,去了琅琊,崇了“王”尚了“颜”,让自己多悟出些道道,才可能达到“致远”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其二要有一个不怕献“丑”的态度去问,先要准备“临近”的一些作品,在琅琊,只有经过“王颜”故里的“公婆”和同修们的“拷问”,知道了自己的“短板”,才可能拥有“致远”的方向和办法。</p><p class="ql-block"> 其三是重中之重,“王颜”二圣为什么会成为书法界的高峰?背景,历程,技法,意义,这其中的“道”,只有我们“临近”才能究其之“远”。是故,我们形式上是去论展,实则上是去“问道”,至于问什么,只要我们态度端正,敢于“献丑”,什么都可以问,很宽泛,不局限,也无止境,毕竟向二圣向琅琊学习的不仅仅是“艺”的范畴,更多的是“文化”的领域,也是道,是大道。</p> <p class="ql-block">  急归急,行必行。正如严师所言,我们这次论展之所以要去书法二圣的故里,并非有意安排,也并非因师弟范道远的老家“近远草堂”就在琅琊,而是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注定。因此,严师也非常重视这次论展。这不,严师近日也在带头集中创作论展作品,至今已经创作了两幅新作,一曰《观音蟹修图》,二曰《黑白天鹅图》。第一幅与心学、与蟹、与佛有关,第二幅与二圣、与创新、与社会有关,总体都反映了蟹派文化“横行不霸道”的理念,有严师悟过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也有严师“融思维”对当下蟹派文化发展的思考和争扎,也是道,是横道,是正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则寄于金城简庐抠心挖嗓地臆想我的“丑作”。</p><p class="ql-block"> 先是借严师的第一幅新作悟出了幅七字联:</p><p class="ql-block"> 横行蟹外佛渡蟹;</p><p class="ql-block"> 论展佛中蟹归佛。</p><p class="ql-block"> 至于论展期间佛怎么渡蟹,蟹怎么归佛都在画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悟道。</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又怀着对王、颜对琅琊的崇敬之情,紧贴主题撰了幅十一字联:</p><p class="ql-block"> 三齐大地逸少鲁公艺竞秀;</p><p class="ql-block"> 二圣儒乡忠臣孝子人风流。</p><p class="ql-block"> 这三齐大地,这琅琊不只有王羲之和颜真卿两位书法大伽,还有比他们更早的“宗圣”曾子,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蒙恬,孝圣“二十四孝卧冰求鲤”中的王祥、尊为“算圣”的刘洪、“智圣”的诸葛亮、还有“竹林七仙”之一的王戎、“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都是琅琊人,哪一位不是玉树临风,哪一位不是忠臣孝贤?哪一位不是风流才子,我想去了琅琊一定要夹紧自己的“尾巴”问道,问艺术之道,问忠孝之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讨论严师《黑白天鹅图》的中间,严师写下了一首勉励性的打游诗作:</p><p class="ql-block"> 蟹派同修尚王颜,</p><p class="ql-block"> 修到妙处得自然。</p><p class="ql-block"> 此去琅琊谒二圣,</p><p class="ql-block"> 不惧路遥与高山。</p><p class="ql-block"> 也可能苦于简庐无处弄墨书字,性急之下,我灵机一动信笔和了严师一首禅诗:</p><p class="ql-block"> 尚书尚画尚王颜,</p><p class="ql-block"> 求白求黑求自然。</p><p class="ql-block"> 悟真悟假悟成圣,</p><p class="ql-block"> 亦近亦远亦翻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写罢,心想仅凭这些文字是无法当做崇王尚颜的“见面礼”的,至少我也算这次论展的一个策划人,还是“二师兄”。一不能辜负严师和道远师弟的期许,二不能失信于众位同修,更不能失敬于二圣故里。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就在今天,严师一语道破天机:道不远人。问道,根本是问自己。其与前多少年他提出的“拜佛就是拜自己”的言论如出一辙,有异工同曲之妙,让人瞬时顿悟:大道至简,自己不就是佛吗?自己不就是道吗?自己有多高的修为就能见到多高的自己、多高的佛,自己有多深的道行就能问到多深的自己、多深的道。显而易见,此行就是为了临近儒乡,拜谒二圣,提升修为、道行进而致远的好机会!</p><p class="ql-block"> 严师说得对:读书与行路,功夫与天然,技术与艺术与道,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放下包袱,撕破“脸皮”,大胆地准备“丑作”,向琅琊出发。</p> <p class="ql-block">  严师高徒五行中,</p><p class="ql-block"> 君子尚土道无穷,</p><p class="ql-block"> 小可非同高原风,</p><p class="ql-block"> 个由千求解书虫,</p><p class="ql-block"> 马非马来马行空,</p><p class="ql-block"> 太和三尃无极通,</p><p class="ql-block"> 临近致远三教融,</p><p class="ql-block"> 簖章取艺气如虹,</p><p class="ql-block"> 油然而生实庐龙,</p><p class="ql-block"> 崇王尚颜向山东。</p><p class="ql-block"> 顾不了太多,问道就问道,道阻且长,行将必至,出发在即,谨以此蟹偈为同修们呐喊助威,2025年1月3日山东琅琊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严师弟子目前有八人,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王君堂(湖北)学术理念君子尚土,</p><p class="ql-block"> 李 铎(甘肃)学术理念小可非同,</p><p class="ql-block"> 千炳利(陕西)学术理念个由千求,</p><p class="ql-block"> 马 飞(湖北)学术理念马 非 马,</p><p class="ql-block"> 刘太甫(湖北)学术理念太和三尃,</p><p class="ql-block"> 范道远(山东)学术理念临近致远,</p><p class="ql-block"> 罗卫兵(江苏)学术理念簖章取艺,</p><p class="ql-block"> 李俊杰(湖北)学术理念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小雪于金城小大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