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与虔诚

闲人

《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空宗的重要经典之一,它阐述了佛教的核心教义——空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佛教被视为一种修行方法,通过修行可以领悟宇宙和人生的真谛。《金刚经》中的空性思想,强调了事物的无常和无我,帮助人们摆脱对物质世界的执着和贪欲,从而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种思想对于最底层的、经常被困于苦难的老百姓影响极大。<br><br>《金刚经》提倡:“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换句话说,《金刚经》不仅要求人们诵读《金刚经》,还要为他人解读《金刚经》。古今中外所有的经典,唯独《金刚经》有这样的要求。“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成了《金刚经》修行的一部分,对于老百姓而言,这是最简单易便脱离苦海的修行方式。<br><br>由于《金刚经》的极大影响力,佛教在民间中不仅会鼓励人们诵读《金刚经》,以此辟邪解冤,消除障碍,增加功德,还制造出许多故事甚至带有神秘特征的传说。<br><br>(宋)庄绰《鸡肋篇》有一故事:<br><br><h5><b>泰州近有一士子少年,因游城隍庙,见塑妇人而关三木,旁有狱吏展案牍者,乃戏解其缧,于牍上书一“放”字。是夕遂梦至庙中,狱吏诘:“一妇人对词未竟,君辄纵去,当复为我摄之。”士子谰不为行。吏前捉其臂,已觉酸楚,久之,又击其背,痛苦弗堪。乃告之曰:“吾能诵《金刚经》,幸见恕。”吏即引之见王,召令升殿诵之。但至第四分,曰:“不能默诵,但常读耳。”王命吏取经,顷刻已至,视之,乃其家本也。读至第六,王乃起立,廷下之人无数,皆合掌默听。至卷终,王语吏云:“可放其去。失囚当自求之。”吏乃送士子出门,以衣袖拂其背,痛即顿除。而喜于得脱,忘使治捉臂之处。既觉,明日命僧讽诵经庙中,以为阴报。而臂上遂发大疽,破溃月馀方愈。</b></h5> 故事中,一位年轻的士子在游览城隍庙时,看到一个被束缚的塑像妇人,旁边的狱吏正在翻阅案牍。士子开玩笑地解开了妇人的束缚,并在案牍上写了一个“放”字。当天晚上,士子梦见狱吏责备他放走了未完成审讯的妇人,并要求他把她带回来。士子拒绝照做,狱吏便开始折磨他。士子告诉狱吏他能够背诵《金刚经》,希望能得到宽恕。狱吏将他引见给城隍王,王命令他背诵经文。士子背诵到第四分时,表示自己不能默诵,只能读。城隍王让人取来《金刚经》,士子继续背诵。背诵至最后,城隍王允许他离开,并告诉他去寻找逃跑的囚犯。士子醒后,感到背部疼痛,后来发现长了大疽,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才痊愈。<br><br>这个故事强调了《金刚经》的神奇力量和因果报应的真实性。士子虽然因为一时的好奇和玩笑而遭受了痛苦,但最终通过背诵《金刚经》,让城隍和小鬼感到敬畏,本人最终得以解脱。<br><br>据说这个故事苏东坡也说过,不知出自何处?不过,在《东坡志林》中也写过一则与《金刚经》有关的故事。<br><br>故事中一个人物在山中开采银矿时,因矿井坍塌而被困。在矿井深处,他听到有诵经的声音,并发现另一个同样被困的矿工。这位被困的矿工告诉他,自己已经在矿井中不知度过了多少年,但一直随身诵读《金刚经》。每当感到饥饿或口渴时,就好像有人从腋下递给他食物和水一样,满足他的基本需求。 这段经历让人联想到佛教中的“心念变现”以及道家中的“守一”理念。在佛教中,虔诚的信仰和持续的修行可以使人心灵得到净化,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内心的信仰和修行可以变现出物质上的满足。而在道家思想中,“守一”意味着坚守内心的纯真和专注,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当身体面临饥饿或口渴等需求时,内心的“一”会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br><br>故事中提到的这位矿工,或许正是在困境中通过持续诵读《金刚经》来坚守内心的信仰和专注,从而实现了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变现”。这种经历虽然神奇且难以用科学解释,但却深刻体现了信仰和修行对于人的心灵的强大力量。<br><br>以上二则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信仰的虔诚以及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当然,这样的故事更多地具有寓言或传说性质,旨在传达佛教的某些理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肯定无法直接复制这样的经历,但可以获得一种启示: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我们或许能够找到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h5>参考文献:<br>(宋)庄绰撰:《鸡肋篇》,萧鲁阳注解,中华书局 1997版。<br>(宋)苏轼撰:《东坡志林》,王松林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版</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