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从11月21日暴跌开聊。啥打仗之类的借口,纯属瞎扯!瞧瞧人家日韩印,都没跌!关键缘由在于:从 2700 飙到 3300 这一地带,包括外资在内的好些机构资金,那叫一个信心匮乏。具体说来,上周外资跑了 192 亿,妥妥地成了全市场头号空头。对比鲜明的是,再上上周,外资还兴冲冲地进来 160 亿呢。</p><p class="ql-block"> 向来低买高卖、偏机构属性的 ETF 也从净买入摇身一变成了净卖出。这一进一出,可不就是 A 股近期调整的关键所在嘛。实际上,外资等机构对宏观政策那是满心期待,甚至有点儿幻想过头。</p><p class="ql-block"> 各位可别忘了:924 政策转向后,对 A 股喊得多响、冲得多猛的,是外资;9 月底疯涨最厉害、涨幅近乎 60%的中概股,背后操控的,是外资;国庆期间嗨得最高、看多报告写得最欢的,还是外资。可咋近期就突然变脸转空了呢?</p><p class="ql-block"> 依我们看呐,外资等机构不是不信宏观,而是微观更抓他们的心;不是不信政策,而是只认眼前的现实;不是不信 2700 点的价值,而是到了 3300 点就不敢看多。那微观的现实到底是啥?就是外资常打交道的中概股呗。</p><p class="ql-block"> 中概股多数是互联网广告或者平台型公司,和广大商家打交道,最能反映当下中国微观经济的模样。特别是中概股的三季报近来扎堆发布,还透了透四季度的经营情况。可当下一看,中概股对四季度经营状况大多遮遮掩掩,东拉西扯,态度保守又谨慎。</p><p class="ql-block"> 腾讯讲:“我们觉得经济复苏还得等些日子。”</p><p class="ql-block"> 阿里说:“以旧换新那些政策确实让相关品类消费火了一把,不过这些刺激措施才刚起步,往后瞧着有盼头。”</p><p class="ql-block"> 拼多多道:“自三季度起,宏观经济政策出台,有机会也有挑战。”</p><p class="ql-block"> 京东言:“对明年经济和消费增长,谨慎中带着点儿乐观。”</p><p class="ql-block"> 携程称:“要说刺激政策的直接影响,现在下定论太早。”</p><p class="ql-block"> 这里头,就阿里说话有水平。到底是被社会主义铁拳收拾过,说话就是周全。</p><p class="ql-block"> 可这么听一圈下来,外资等机构能不犯嘀咕?能有底气?不过,外资(透过中概股)对中国短期经济信心不足,可股价也低到预期那样。从宏观和资金面看,3300 点是个平衡位。今儿个,再补充一句,微观上瞧,3300 点也是个硬杠杠的平衡位。</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懂先生上班的时间定在 1 月 20 号,而春节则是 1 月 29 号,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已然十分接近。外界预测懂先生一月上班后将会火力全开,迅速平息冲突,从而带来世界和平的美好局面。所以,在春节之前满仓是最为明智的选择。而后春节之后,A股 和美股都将迎来令人瞩目的暴涨行情。</p><p class="ql-block"> 所以,大家务必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当前正是韬光养晦的关键时期,真正实现财富大幅增长的时机是在明年春节之后。</p><p class="ql-block"> 正如李蓓在其最近的文章中所述:“外资投行公开以文字形式表达自身信心缺失,外资机构投资人更是用实际行动投票,同样展现出信心匮乏。依据 EPFR 统计,主动外资持续抛售中国股票,在港股的持仓已然创下新低。”这无疑是确凿的事实,然而我不禁要问:外资有无信心,真的如此重要吗?</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 2008 年底 2009 年初,在经历全球金融海啸的强烈冲击之后,中国股市处于绝对的底部位置。当时外资是怎样一番操作呢?2009 年 1 月 19 日,上海证券报的文章新闻标题为《外资“撤离”,中资银行“单飞”契机?》。在熊市底部,外资所做出的选择竟是不顾一切地夺路而逃:</p><p class="ql-block"> 2008 年 12 月 31 日,瑞士银行清空其所持有的 33.78 亿股中国银行 H 股,成功套现约 8.08 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2009 年 1 月 2 日,摩根大通减持 244.6 万股招商银行 H 股,涉及资金 3552 万港元。</p><p class="ql-block"> 2009 年 1 月 7 日,美国银行以每股 3.92 港元的价格减持建设银行 56 亿股 H 股,成功套现约 28 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2009 年 1 月 7 日,李嘉诚基金会出售所持有的 20 亿股中国银行 H 股,套现 5.24 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2009 年 1 月 8 日,瑞银集团增持了约 541.73 万股招商银行 H 股,涉及资金 7525 万元。</p><p class="ql-block"> 2009 年 1 月 14 号,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其所持有的 108.09 亿股中国银行股份全部出清,套现约 24 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如今回首过往,这些自认为“聪明”的外资实实在在地割肉在了底部。 所以,外资是否拥有信心,真的如此关键吗?或许只有等到股市上扬之后,外资才会重拾信心。</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本轮牛市承载着一项重要使命,那便是“化债”。而实现化债的主要方式,乃是借助央企、国企增发股票来达成。回首 2007 年 12 月,国企指数曾攀升至 20609.1 的历史巅峰。需要指出的是,国企指数未曾受到腾讯控股的左右。</p><p class="ql-block"> 在本轮牛市当中,券商板块的表现态势难以复制 07 年和 15 年的辉煌。除了少数头部券商能够尽享牛市带来的高额溢价,大部分券商的表现或许只是小幅跑赢指数,当然,并购重组票得另当别论。</p><p class="ql-block"> 就拿当前的情况来说,东方财富这一只股票就吸纳了整个券商板块 30%至 40%的成交量,而大部分中小市值券商的成交量,仅仅是东方财富的零头。再者,券商的数量扩容迅猛,07 年、15 年时券商数量远不及当下,如今已然达到 50 家之多。</p><p class="ql-block"> 券商板块堪称同质化最为严重的板块,正因如此,具备独特互联网属性的东方财富才会备受资金的热烈追捧。</p><p class="ql-block"> 目前,市场已连续 40 个交易日成交量维持在 1.5 万亿以上,券商业绩暴增已然是板上钉钉的明牌。然而,最终能够将此转化为业绩实现大幅增长的,仅仅只有头部的几家券商。东方财富和中信证券是唯二两只创下历史新高的券商股,它们提前消化了业绩向好的预期。在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中,金融股总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券商股更是首当其冲。</p><p class="ql-block"> 券商股走牛的关键因素在于券商的规模以及业绩,故而中信证券稳坐龙头宝座。而置身于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规模和营收不再是关注的焦点,券商的便利性和客户体验成为了核心要素,正因如此,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东方财富脱颖而出,成为新的龙头。</p><p class="ql-block"> 从资金面来分析,机构建仓东方财富的表现极为急切。按照常规的情况,机构建仓通常是循序渐进的,然而东方财富的主力建仓却极为强悍,属于强势建仓,以大手笔大肆吸纳筹码。</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在当前的这一波行情中,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大部分价值投资者竟然都未能赚到钱。这究竟是为何呢?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探讨价值且饶有趣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价值投资者向来对市场持有敬畏之心。在他们的眼中,当下的市场似乎充斥着炒新、炒差以及炒垃圾的风气。他们深知,那些凭借此类手段攀升的行情,最终必然会以同样迅猛的态势跌落,而且跌幅之大往往令人触目惊心。毕竟,这些价值投资者并非初出茅庐之辈,他们是在市场的重重考验中摸爬滚打,历经无数风雨洗礼,才得以存活至今的。也正因如此,他们对于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始终保持着一份谨慎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在过往的投资生涯中,他们遭遇了太多的波折与困境,被市场反复地折腾和折磨。岁月的磨砺让他们变得愈发小心谨慎,胆子也随之越来越小。相比之下,反倒是一些初入股市的新股民,尤其是那些胆子颇大的新股民,在这一波行情中斩获了丰厚的收益。</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市场无数次地向我们传递着应当进行价值投资的理念。当大部分人欣然接受了这一理念,并切实地将价值投资付诸实践时,市场却仿佛突然变脸,给了他们一记沉重的耳光。这残酷的现实,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当下行情的真实面貌。</p><p class="ql-block"> 价值投资本应是通往财富增值的康庄大道,然而在这波行情中却似乎失去了其应有的光芒。是市场的短期波动扭曲了价值的体现?还是价值投资的理念在特定时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亦或是投资者对于价值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这一系列的疑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或许,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与总结中,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投资道路上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脉搏,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投资成功之道。</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每当股市出现止跌的迹象,或者哪怕只是稍稍上涨了那么一点儿,总有那么一种声音,在我们的耳畔不断回响!那声音犹如一群苍蝇,嗡嗡不休,令人烦躁不堪。房地产价格不停地疯涨,涨了几十倍之多,可他们却绝口不提慢牛之说!只因为银行能够借此赚取巨额利润。</p><p class="ql-block"> 自 2007 年股市达到 6124 点的高位以来,已然过去了 18 个年头!期间从未再创新高,有的只是持续不断的下跌。那些鼓吹慢牛论的人究竟在做什么? 要知道,4500 点以下就不要谈论什么牛市,更别提什么快牛了,4500 点以下统统都是熊市,这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亏欠!</p><p class="ql-block"> 牛市最大的风险,不是股价下跌,而是以下三点:1、股价刚涨起来就卖出,拿不住股票,没有持股耐心。2、持仓股本身很好,股价下跌了,别的股票涨了,误以为不如别的股票,拿不住,擅自换股,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3、随意抄底,比如前期的高位票大跌,甚至跌停,以为见底了,实际上下跌才刚刚开始,抄错了底。</p><p class="ql-block"> 最关键的是,牛市来了买券商,牛市来了满仓干,不然你很有可能跑不过大盘。</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许多朋友问我劵商是否调整到位,何时可以再上车? 要晓得,在这一轮残酷的市场回调中,众多股民纷纷深陷其中,如同陷入了无尽的泥沼,对后市的走向满心迷茫,彷徨失措。</p><p class="ql-block"> 当下的市场景象,堪称极端的二八分化。银行、煤炭、钢铁、电力等传统白马行业,好似璀璨的明星,备受资金追捧,一路高歌猛进;而其他板块,则仿佛被施了魔咒,资金如潮水般退去,股价跌跌不休,盘面弥漫着极度的恐慌。尤其是那些曾高高在上的妖股,如今坍塌得令人瞠目结舌。</p><p class="ql-block"> 把目光投向公用事业领域,证券板块指数已连续回调超过一周,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的状况,竟然长达 7 个交易日以上。当前,股价无情地跌破 20 日线,企稳的曙光依然未现,成交量能更是每况愈下,不断萎缩。究竟何时才能迎来转机,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困境?</p><p class="ql-block"> 瞧瞧这 AI 实时预警触达的风险和机会信号图。同花顺今日发出风险警报,而指南针、海通证券、哈投股份、兴业证券、国海证券等却展现出积极的机会信号。或许,当下跌达到一定程度,风险已如释重负般大量释放。也许,某些证券板块内的标的,犹如先知先觉的鸟儿,率先嗅到了春天的气息!这或许并非孤立的个案,而是整个板块在黑暗中摸索企稳之途,尝试发起反弹的勇敢探索。</p><p class="ql-block">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关注证券板块,心怀期待,静候佳音!这一次,AI 是会再次展现其精准的预判能力,还是会在复杂的市场中迷失方向,马失前蹄?</p><p class="ql-block"> 行业龙头中信证券的境遇,同样令人关注。最近它连续亮出两个风险信号,股价一路回调。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已逾一周,但令人欣慰的是,流出的幅度正逐步减小。按照当前的态势,这周主力资金回流的可能性并非遥不可及,一旦成真,或许能助推股价反弹。眼下,中信证券的股价已徘徊在 20 日线 附近,明后天能否坚守住这一关键防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p><p class="ql-block"> 再看东方财富,今日收出十字星,股价也悄然逼近 20 日线 边缘。其与中信证券的趋势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主力资金净流出同样在逐步收窄。然而,我们仍需耐心观察两日,毕竟目前的趋势指标尚未改变,短期内走势依然承受着不小的压力。</p><p class="ql-block"> 中信建投、中金公司这边,AI 已于今日盘中向其发出了难得的捡漏机会红包信号。主力资金净流出已缩减至微乎其微的程度,洗盘过程堪称充分。接下来,让我们持续跟踪,密切关注,看看这一机会信号能否化作实实在在的收益。需谨记,回调后的反弹之路,想必不会一马平川,或许会历经波折,反复无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