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让历史荣光在传承中赓续 </p><p class="ql-block"> —— 两航后人追寻父辈足迹“京津行”</p><p class="ql-block"> 文/沈爱娟 孙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 年11月9日,新中国成立刚刚 40 天之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原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12架飞机在缺乏地面导航及气象保障的困难条件下,冒着可能遭到国民党空军袭击的危险,由香港启德机场经长途航行飞往北京、天津,投入新中国的怀抱。随后,“两航”2500多名员工在香港签名起义。这一轰动中外、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史称“两航”起义。“两航”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爱国壮举,毛泽东主席称“两航”起义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举动”。周恩来总理称赞“两航”起义为“具有无限前途的中国人民民航事业的起点”。</p><p class="ql-block">自1950年1月中旬开始,大批的“两航”起义员工分批乘火车离开香港,经罗湖口岸一路向北,回到战火硝烟中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p><p class="ql-block">“两航”起义人员回国时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绝大多数年龄在 30 岁以下,风华正茂的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尽己所能,竭诚报效他们深爱的祖国。岁月荏苒,当年的义士已老去逝去。为了纪念“两航”起义 75 周年,从香港、广州、深圳、上海、安徽、成都、太原、包头、天津等地赶来的不少“两航”后人,是当年拉着父母的手走过罗湖桥的,也有被父母抱着回归祖国的小“两航”人,还有是回归后在天津出生又随父母转战大江南北的……如今二代们也已青丝染白,不禁令人感慨光阴如梭。</p><p class="ql-block">2024 年 11月9日开始至 11月12日这 4 天时间里,这些古稀之年的“两航”后人,以“京津行”系列活动去寻找和阅读父辈渐行渐远的故事—参观位于北京的民航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航天博物馆,位于天津的天津光电集团(原天津754厂)、天津张贵庄机场第一代航站楼等父辈工作过的地方,深深地追忆、深深地怀念,以告慰父辈们毕生的奋斗、毕生的奉献、毕生的牵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参观民航博物馆专题展览</p><p class="ql-block">11 月 9 日 上午,“京津行”团友与北京“两航”后人汇合,参观民航博物馆为纪念“两航”起义 75 周年而筹办的专题展,展览分为“组织策动、周密筹划、毅然北飞、护产斗争、两航起义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贡献”五个部分,全景式回顾“两航”起义过程。爱国是激励“两航”人矢志不渝、追求光明的巨大动力。无论是最初的心愿和信念,还是终始的愿景和希翼,“两航”起义人员在追求和坚守中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座谈会</p><p class="ql-block">初冬的北京已经有了丝丝寒意,“两航”起义参与者的后人以父辈的名义齐聚一堂,75 年前他们的父辈曾经是同事,是携手同行、生死之交的老友,尽管大家不曾相识,尽管相互有着时空的隔膜,但是,为了追忆历史,缅怀父辈,即使是古稀耄耋之年,也要南北东西地赶来相聚。 这是一场怎样的聚会啊?在不大的会场里面,坐满了七十多位新朋老友,大家一见如故,欢声笑语话沧桑。热闹和谐的气氛让人感觉这更像是一个大的家庭聚会。</p> <p class="ql-block">活动还吸引了北京国航现已退休的两航三代余鹃,外公是原中央航空公司元老刘振亚,她是这次活动的志愿者。</p><p class="ql-block">来自安徽的两航四代孙同学是一名大三学生,从小耳濡目染曾外公(原中国航空公司张赓统)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为之热爱的事业上,为了加深对“两航”起义的认识,特别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专程赶来北京参加座谈会活动,令大家感受到了传承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的民航事业始自1950年8月1日的“八一”开航,即新中国第一条航线的开通。之后“两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修复受损飞机,组建太原、上海、天津等飞机维修、电讯设备修理厂,创建民航的基础建设。可以说,50 年代初期,是新中国民航与航空事业奠定基业和蓬勃发展的10年。随着航线、航站的不断开通,随着航空事业迅速发展的进程,从城市到边疆,从航空训练到专业飞行,从教学到规章制定,从民用航空到地方建设……“两航”人满怀豪情地度过了异常艰辛的峥嵘岁月。遗憾的是,在之后愈来愈“左”的大环境中,很大一部分“两航”起义人员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对待。可贵的是,“两航”起义人员经历磨难后依然矢志不渝、勤奋敬业。他们在参与新机型引进、谈判、监造、资料翻译等工作中,在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服务于国际民航组织、积极维护国家航空权益时,仍然老骥伏枥,初心不改,对中国民航与世界接轨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去航空博物馆看《北京号》</p><p class="ql-block">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飞抵北京的原中央航空公司的康维240XT-610号机,成为新中国民航的首架客机。1950年7月29日,该架飞机被命名为"北京”号,三天后的8月1日,这架飞机执行广州至天津的首航飞行,这就是著名的“八一开航”。</p> <p class="ql-block">这是“八一”开航在武汉南湖机场经停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号前的民航史专家徐国基(右二),与当年驾驶该机的原中央航空公司机长潘国定的儿子潘永丁(右一),在为大家讲述着那段远去的故事。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飞机,“北京”号完成了多次重要的飞行任务。</p> <p class="ql-block">两航起义归来的 12 架飞机,以及两航机务人员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祖国大陆的 17 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初期的机队主体,C-46已是五十年代初期我国民航运输机队的主力机型,历尽沧桑,至五十年代末功德圆满,功成身退。</p> <p class="ql-block">参观 航天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创建于1951年,初期大约有数百名“两航”起义人员从民航转入航空工业部门。在建国初期异常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他们在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黄土高原艰苦建厂;在一穷二白极端简陋的条件下试制出精密航空仪表等机载设备;在课堂和车间里培育出大批航空技术人才。祖国的大西北、大西南都留下了“两航”人创业的足迹。1951 年 5 月 1 日,由时任民航华北办事处副政委于辉率领“两航”人员用了100天时间建成的太原民航机械修理厂(221 厂)开工生产。1954 年 221 厂一分为二,分出的 432 厂负责修理飞机(后为 132 厂,即今日的成都飞机集团公司)。上海飞机制造厂,简称“上飞厂”,始建于1950年,当时由军委民航局上海办事处抽调”两航起义”人员在龙华机场组建一支飞机修理队,初期仅 90 余人。新中国的诞生为中国航天航空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两航起义”则为其提供了技术、人才与设备支撑,这间曾经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上飞厂”为中国航空史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8 年该厂整建制并入中国商飞公司,即C919大飞机的总装制造中心。1955 年初,100多位主要由“两航”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调入北京 211 厂,之后该厂改归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划归航天工业系統。奠定了新中国航天工业的基础。应该说,“两航”起义人员既有爱国之志,也有报国之才,他们用一辈子的默默耕耘与奉献,在建国之初的“一张白纸”上,为创建新中国的民航、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中国航天博物馆所在的万源路一带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北京 211 厂百多名“两航”人在大红门外东高地留下了足迹。照片中就有 211 厂的子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两航”后人的心目中,父辈们都是学养深厚、处事低调、行色匆匆的实干家。记得我们在学校用“废寝忘食”、“早出晚归”造句时,都会不假思索地用在父亲身上。他们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工作中,成为我们的人生的楷模。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搬家”和“转学”似乎是“两航”子弟童年生活的常态,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父辈们早已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的践行者。我们的妈妈们也无怨无悔地用一生的辛劳,相夫教子,呵护家庭,甚至分担来自特定时期的精神压力,为丈夫们提供了家庭的温暖和精神的支柱。</p> <p class="ql-block">“两航”起义家属为抗美援朝义卖“光荣花”,因为她们相信:“爱国才能爱家。”吴发源手持的右图为当年妈妈们在此处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读于天津市成都道鹏程里对面的民航幼儿园的一张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站在 70 多年前的天津民航子弟幼儿园的台阶上,勾起了多少人的童年回忆,照片中的很多人还在这里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民航的摇篮—天津</p><p class="ql-block">11 月 11 日,“京津行”在天津的三场活动份量都很重。第一场是参观天津光电集团公司的厂史展览。与天津部分两航二代一行刚走进展馆,就被迎面而来的巨大展板上镌刻的字所震撼: </p> <p class="ql-block">天津光电集团的前身—天津民航电讯器材修造厂成立于 1950 年。是以“两航”起义人员为主体组建的,“两航”起义人员杭效祖为厂长。建厂初期只有 100 多人,之后发展到 3000 多人。隶属总参后,为了国家使命,父辈们成为就连亲人也不知其详情的“军工骄子”。总参三部曾对建国初期研制成功新制式通讯设备的“两航”技术人员表彰道:“你们都是党的宝贵的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p> <p class="ql-block">来自成都的“两航”二代王满萍的父亲王松根于 60 年代奉四机部命令,从 754 调去四川彭县建厂。为国防机要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之后一行人来到天津张贵庄机场第一代航站楼,共同回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作为起义参与者的后人,虽然当年尚处幼年,也有还未出生,但父辈的故事一直铭记在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5 年前的 11 月 9 号中午,“两航”起义北飞的 11 架飞机降落在张贵庄机场的跑道上,这是起义北飞机组,原中国航空公司的机长徐作诰的儿子徐世康在接受天津电视台的采访。</p> <p class="ql-block">1950年2月,军委民航局从天津市军管会接管天津张贵庄机场的航空站及财产,同时组建天津机务队。约一年时间建成, 基本由“两航”人员组成,队长是吴敬诚。图中是吴敬诚的儿子吴发源(右一)在向记者讲述父亲当年带队到上海龙华机场抢修天津号飞机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老房子是当年的航材库,70 多年前他们的父亲在此工作过多年。看着远处空旷的跑道,不难想象当年的工作环境还是很艰苦的。</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天津机务队,除队长吴敬诚、外场黄葆钧、内场邓建榕、检验乐俊如、机械张子辅、工程规划邓汤美、特设徐奕颖;材料库唐祖光、沈伟仁、范星旅、钱鸿伟等。</p><p class="ql-block">张贵庄机场的飞行训练方面,“两航”飞行教员有张家骅、秦永棠、何其忱、陈维龄、陆华应,还有借调任教的潘国定、林雨水、徐作诰、卢开周等。在理论课程方面,设置了领航、气象、调度等,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两航”起义人员,担任各专业课的教学工作。此次“京津行”的多位团友的父亲曾经在此执教多年。</p><p class="ql-block">回顾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两航”起义人员没有辜负国家的培养和民族的期望,他们以初心不改的赤诚和艰苦卓绝的努力,默默地把毕生的追求和奉献,化作葳蕤的碧草和舒卷的白云,留在了祖国广袤的大地和蔚蓝的天空,为祖国民航事业及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可歌可赞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加国航天津公司的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从走进天津国航公司大厦开始,“京津行”的团友们被当做嘉宾一路引导进入隆重而热烈的会场, 令“两航”后人感受到主办方的真诚和高规格礼遇。此时,若父辈们天上有知看到这一幕,定会倍感欣慰的。天津是中国民航的发祥地之一,更是新中国民航的摇篮,这要归功于“两航”起义父辈的勇敢与付出,</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沈爱英女士(上)广州的吴发源先生(左)北京的潘永丁先生(右)先后代表两航后人发言。</p> <p class="ql-block">中国民航大学“两航”起义青年学社以话剧的形式再现了那段历史。当舞台上出现 75 年前的历史场景,“两航”后人们激动不已,泪眼朦胧。演出结束后,部分“两航”后人跑上舞台与学生们互动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两航”起义 75 年后的今天,让我们把深深的思念和崇高的敬意献给我们的父辈。为他们的精神讴歌,为他们的奉献礼赞,为他们的丰功伟业书写永远的纪念。我们不能忘记在日寇侵华、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是他们舍生忘死开辟了驼峰航线,用热血铺就了国际援助的通道;我们不能忘记在解放战争中,是他们抗拒了国民党为内战空投物资的命令;我们不能忘记在光明与黑暗的抉择关头,是他们勇敢地发起两航起义的壮举;我们不能忘记在抗美援朝的困难时刻,是他们无私地捐出了家中所有积蓄甚至妻子的首饰;我们更不能忘记,在百废待举、一穷二白的建国初期,是他们呕心沥血宵衣旰食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奠定了基础。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永远学习、传承的红色基因。</p><p class="ql-block">“两航”起义美名扬,好儿郎,志如钢。</p><p class="ql-block">爱国情怀铭血脉,青史载,永流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陈伟达、刘立仁、蔡剑宬</p> <p class="ql-block"> 11月9日纪念两航起义75周年/ 征文组</p><p class="ql-block"> 徐国基、沈红、沈爱英、沈爱娟、罗敏</p><p class="ql-block"> (编辑/百川、维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