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参观记

红旗飘飘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国传之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艺术家:王志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类型:镜面装置/数字编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材质:发光元件、聚苯乙烯、镜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国传之星"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常务理事、著名艺术家王志鸥设计。王志鸥曾担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设计,奥林匹克主火炬"大雪花"总设计,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视觉总设计,致力于用科技艺术打造中国文化记忆。作品将可变的数字媒材附着以亘石原型,通过对石的切割、打磨、垒砌、重构,模拟宇宙星系的光点使"石"与"光"不断翻折,涌现出新的维度。在矩阵灯的照耀下,凝聚成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的星光,点亮精神火炬,让科学家精神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国传之星"作品正式落位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用跨越边界的数字科技语言融合中国美学意境,以螺旋上升的昂扬姿态迎接科技工作者的到来,向其致以诚挚的敬意与热切的鼓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一、梁思礼院士诞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100周年纪念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梁思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生于北京,梁启超最小的孩子,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导弹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导弹火箭控制系统研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中国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理论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中国航天 CAD / CAM 、软件工程化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1956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主持控制系统研究室工作。作为战略导弹主任设计师和远程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他先后主持并参加了"东风二号"、"两弹结合"、"东风五号"、"长征二号"等导弹、运载火箭型号控制系统的研制。他对航天可靠性工程学提出精辟论述,是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之一,在航天系统首次倡导航天 CAD 技术,被誉为航天 CAD / CAM 技术的奠基者和技术带头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苍穹大业赤子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1924年~2024年 梁思礼院士诞辰百年纪念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梁思礼院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负笈求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赤子归来报国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41年,梁思礼毕业于耀华中学,高中毕业后,随五姐梁思懿赴美留学。8年间,怀揣着"工业救国"理想的梁思礼先后获得美国电机工程学士学位、无线电工程与自动控制硕士和博士学位。梁思礼在海外求学期间始终牢记父亲"毕业后回来替祖国服务,是人人共有的道德责任"的教诲。1949年,梁思礼完成在美国的全部学业,义无反顾地第一时间归国,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科研建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41年秋,梁思礼(左一)、梁思懿(左四)、张炜逊(左二)在去往美国的"柯立芝总统号"邮轮上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邮轮从上海出发,经马尼拉、东京、夏威夷最后到达旧金山。乘坐邮轮的时间很长,到旧金山大约要三个星期。船到美国后,梁思礼辗转到了明尼苏达州的嘉尔顿学院。可是,刚刚安顿下来仅半个月,太平洋战争就爆发了。战争中断了梁思礼与中国国内的一切联系,不仅不能和母亲通信,母亲想寄钱给他也不可能了。从此,17岁的梁思礼过起了在海外独自拼搏的留学生活,当穷学生整整8年。这段经历,磨练了他在困境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在获得普渡大学的学士学位后,梁思礼并未停下求知的脚步,他选择进入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继续深造,专注于无线电工程与自动控制两大前沿领域,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心系苍穹 航天筑梦耀中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1956年,国家决定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从事导弹方面的研制。梁思礼、任新民、屠守锷等一批海外归来的优秀科学家,为了新中国的导弹事业聚集到一起,成为我国航天领域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他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在座的各位,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开国元勋了!眼下人手虽少,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中国的导弹事业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1956年10月8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聂荣臻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时的讲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十二年科学规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1956年是梁思礼人生中的一个新起点。这一年,他参加了党中央、国务院主持的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工作,参与起草"喷气与火箭技术"(即导弹与火箭)部分。同年9月,他作为技术骨干被调入正在筹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五院正式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自动控制研究室副主任,接受钱学森院长的领导。从此,梁思礼把全部身心融入到我国研制导弹与火箭的事业之中,成为我国第一代航天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65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取消军队编制,改制为第七机械工业部。梁思礼被任命为七机部一院十二所副所长和中近程导弹改进型号"东风二号甲"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领导研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1966年10月,梁思礼参加了"东风二号甲"导弹与核弹头"联姻"的"两弹结合"飞行试验,导弹载着核弹头准确飞向落区实现核爆炸,这次试验成功震惊了全世界,从此我国进入了核大国的行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76至1978年,梁思礼担任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他不仅为该系统的设计方案提供了技术上的宏观指引,还亲自参与并指导了各项具体工作。梁思礼的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被委以重任,成为"东风五号"远程导弹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试验前的准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64年2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了一枚"1059"导弹,从此有了一个正式的名字:"东风一号",作为亲身参加过导弹研制的梁思礼,他们总喜欢在这个名字的后面加上一个尾缀"争气弹"。此后,地地弹道战略战术导弹均以"东风"命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东风五号矗立在发射架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人民日报的号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80年,梁思礼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高峰,他被任命为七机部一院(即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肩负起主抓航天产品质量的重大责任。次年,七机部更名为航天工业部,他又被委任为总工程师,同时担任通用测试设备( CAMAC 系统)的总设计师。重任在肩,梁思礼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提升航天产品研制的质量与可靠性上,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被誉为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先驱与领军人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长征系列火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与航天员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院士证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一次见到院士证书的样子,令人肃然起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梁思礼在航天领域的卓越贡献与不懈努力,为他赢得了科学界的广泛赞誉与崇高地位。1987年,他荣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的殊荣;1993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他担任国际宇航联合会( IAF )副主席,这一职务不仅彰显了他在国际宇航事务中的重要贡献,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宇航领域的话语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梁思礼与夫人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梁思礼与儿童青少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梁思礼,一生充满了奉献与牺牲,他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不断前行。他的贡献不仅在于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更在于他为国家、为人民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梁思礼,以他的影响力,丰富了航天文化,带动了一批航天队伍,很多年轻人在他的感召下,以国为重、放眼全球、立足新高,铸就着航天事业生机勃勃的新辉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梁思礼,始终把自己的一举一动绑定在爱国报国的"责任"和"担当"上。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担当是一种承受,有了担当的勇气,才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史册上。</b></p> 二、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共和国脊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展示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及有关科研单位提供的10余件大型展品,展陈面积共1900平方米。旨在以点带面,由小见大,生动展示中国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服务人民的高尚情怀;彰显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嘱托、勇攀高峰,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取得的辉煌科技成就和铸就的伟大精神品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span class="ql-cursor"></span>“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批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代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辉煌成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朱光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朱光亚在归国前,联名51名留美同学撰写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1950年,朱光亚毅然拒绝美国的邀请回到祖国,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中国的建设事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黄大年:“ 振兴中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乃我辈之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2009年,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待遇,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回到祖国。在回国后的七年中,黄大年不计得失、只争朝夕,带领科研团队顽强攻关,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填补"巡天探地潜海"多项技术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中国进入"深地时代"。图为黄大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王承书: “在无论任何条件下, 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王承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新中国成立后,核物理学家王承书便迫切想要回国效力,但当她提出回国后,却遭到美国政府重重阻挠。历经七年周折,终于回到祖国。20世纪60年代,上级决定让王承书参加中国铀同位素分离的绝密任务,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此便隐姓埋名三十载,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批高浓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图为王承书(右)和钱皋韵(左)在实验室讨论问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55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回国后,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以及落后的国防事业,钱学森焦急万分。1956年初,钱学森便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此后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导弹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前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64年5月22日至6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五研究院首届代表大会召开,钱学森在会上发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1991年10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以表彰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复制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袁隆平院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2004年《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他实实在在是个耕耘者,在他还是乡村教师那会,就有了推翻世界权威的胆量;等他名声大噪的时候,依然一门心思在田地里,不看重名利。他这辈子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都不再挨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1999年10月26日,我国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2004年,袁隆平获得世界粮食奖,以表彰他"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为工作方便,袁隆平70多岁时,开始考虑为自己购入一辆小轿车,但我国相关的规定是申请小型汽车以及其他类型汽车的年龄必须在十八周岁到七十周岁之间。这个情况被相关的部门了解到,最后决定为袁隆平先生发放驾驶证。不过这个驾驶证十分特殊,和其他人的驾驶证都不一样,仅限于从家里到试验田的距离,驾照上面还多加的七个大字--"袁隆平院士惠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袁隆平院士惠存的汽车驾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数学家华罗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1972年,华罗庚到农村访问,了解应用"双法"科学种田获得丰收的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新中国成立后,数学家华罗庚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在清华大学执教期间,他积极推动数学教育改革,首创"一条龙"教学法,强调将数学知识贯穿于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 他还致力于将数学研究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微生物学和病毒学研究:汤飞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长期从事微生物学、病毒学和免疫学的研究,他是沙眼衣原体的发现者之一,并于1955年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这一成就使他成为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在抗战期间,汤飞凡主持研发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牛痘疫苗、狂犬疫苗、白喉疫苗、卡介苗和斑疹伤寒疫苗等各种疫苗,满足了大西南防疫的需要,挽救了无数战士和平民的生命。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汤飞凡被称为"中国疫苗之父",他为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和免疫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奠定了中国免疫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纪念汤飞凡医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顾方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的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 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多个城市和地区暴发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疫情,这在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种绝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1958年,病毒学家顾方舟临危受命,研究预防"小儿麻痹症"疫苗。在疫苗研制的|期临床试验阶段,他曾冒着让自己孩子瘫痪的风险以身试药,成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活疫苗,为中国消灭"脊灰"作出巨大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去,就让我倒在手术室,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20世纪50年代,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从医70余年,吴孟超始终坚守临床一线。2018年,96岁高龄的吴孟超仍坚持每周做三台手术,成为世界上最高龄的外科手术操刀者,直至97岁才退休。他先后完成16000多台手术,成功救治20000多名患者。作为中国肝胆外科先驱,他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界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吴孟超手指修长、灵巧有力,但右手食指指尖却微微向内侧弯曲,是常年握止血钳和手术刀导致的指骨变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物理学家潘建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主要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潘建伟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多光子纠缠操纵等研究方向的系统性创新工作,使得量子信息实验研究成为近年来物理学发展最迅速的方向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之努力,我选择的方式是研究量子物理。” 潘建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桥梁学家茅以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结构力学等方面的工程实践工作。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修建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的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一生学桥、造桥、写桥,为中国桥梁工程建筑事业作出杰出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图为茅以升伏案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李桓英:"战麻斗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麻风病是一种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疾病。由于数千年来没有针对麻风病的有效办法且患者样貌骇人,人们对它避犹不及。1979年,麻风病防治专家李桓英只身来到云南麻风寨,与病人同吃同住,帐篷搭起手术室,竹片架成工作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她治愈病人一万多人,复发率仅为0.03%,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1%标准。图为李桓英乘滑索过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李恒英医生的伟大精神,令人敬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王忠诚:"万颅之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是世界上神经外科医生中唯一做过上万次开颅手术的人,被誉为"万颅之魂"。在上万次手术过程中,王忠诚一边挑战未知,一边学习积累,攻克了无数难题。1995年,王忠诚成功切除了至今世界上最长的髓内室管膜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图为王忠诚手术工作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发展神经外科事业,为患者多做一点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王忠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我国的卫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月壤</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嫦娥五号作为探月三期主任务,成功将1731g月球样品带回地球。月壤外观与地球土壤相似,呈灰黑色粉末状。此月壤样品质量为100mg。</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展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赵仁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为核潜艇设计"心脏"的功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祝福您,我的祖国!我们的核潜艇正在保卫您,正在保卫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为了您,我们愿意付出一切,再苦再累也值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赵仁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20世纪60年代起,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核动力工程专家赵仁恺领导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核动力装置及其陆上模式堆的设计、建设、安装等全过程;主持完成了陆上模式堆的全寿期运行实验考核及开盖卸料的全过程;领导组织了新一代先进潜艇核动力研究设计。他一生热爱核科学事业,是推动中国核电发展的先行者,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为中国核潜艇研制、为实现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群策群力办大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第一代核潜艇研发:深海枭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神鲸蹈海,剑指深海大洋。水下蛟龙,藏迹万顷波涛。核潜艇被称为"大国重器",集强大的攻击力、隐蔽性、续航力于一身,是各国争先发展的战略武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核潜艇的研制主要由核动力装置和艇体设计两部分组成。随着中国核潜艇的第一批研究设计机构﹣﹣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和动力设计组开始筹建,中国核潜艇的"摇篮"诞生了。图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四位总设计师合影。(左起: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黄旭华:誓言无声铸重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核潜艇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全国2000多个科研院所、工厂和高校大协作的结果,荣誉属于大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黄旭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58年,舰船设计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黄旭华受命研制核潜艇。黄旭华和科技人员们克服生活和科研条件上的艰苦,利用计算尺、算盘等"土法"处理研制过程中的大量数据,利用磅秤测量一个个零件的重量……终于在1970年,使得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下水。图为黄旭华在404艇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邓稼先:"死而无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我要去做一件事,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过得就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邓稼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为建立和发展我国的核武器事业,1958年起,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组织领导开展我国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都交给了党和国家。图为1984年秋,邓稼先在四川梓潼九院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于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一定要全力以赴搞出氢弹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于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1965年9月起,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在上海连续奋战三个月,被称为中国氢弹史上的"百日会战",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理论问题。从1961年受命研究氢弹理论,到1988年解密,28年里,于敏隐姓埋名、无私奉献,为我国突破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封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图为于敏与大家讨论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我国第一颗核航弹 1:1模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常有人问我对自身价值和追求的看法,我说,我的目标是一切为了祖国的需要,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是我的信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程开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为打破西方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物理学家程开甲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一干就是二十余年……他主持了我国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首次地下平洞方式和首次地下竖井方式在内的30多次核试验,为我国的核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图为20世纪70年代程开甲在基地研究所作报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决心跟毛泽东走,跟共产党走,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高士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新中国成立后,科普作家高士其不顾疾病折磨,全身心投入科学普及工作。他身体力行,从1949年到1966年,创作了60多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写下2000多行科学诗,撰写科普著作20余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年逾古稀的高士其仍笔耕不辍,编选出版多部作品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华罗庚:壮志凌云,无私无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1972年,华罗庚到农村访问,了解应用"双法"科学种田获得丰收的情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新中国成立后,数学家华罗庚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在清华大学执教期间,他积极推动数学教育改革,首创"一条龙"教学法,强调将数学知识贯穿于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 整个教学过程中。他还致力于将数学研究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和 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叶企孙:大师的大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物理学家叶企孙是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培养出一大批著名科学家。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一半以上是其门生或门生的学生。1925年9月,叶企孙任清华学校副教授。他在负责所有物理学理论课程讲授的同时,精心擘划组织,使物理系蒸蒸日上,迅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图为1931年叶企孙(中)与学生在德国留影。</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严济慈:知识分子的典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物理学家严济慈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开创人之一。他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提出并实施一系列改革开放办学的新举措,调整了学科结构,增设了新兴技术方面的系科和专业,创建中国第一个大型科学工程﹣﹣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钱三强、杨承宗等10余人均由严济慈推荐到国外著名学府留学。图为1935年,严济慈(前排右1)与郑大章(后排左1)、杨承宗(后排左2)等人在北京近代物理所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赵忠尧: 开原子能领域先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1931年,中国的核物理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身在国外的核物理学家赵忠尧在战乱之中回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开设中国第一门核物理课程,组织建立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赵忠尧将毕生精力投入科学和教育事业,悉心培养造就我国几代科技人才。图为赵忠尧正在给同学们讲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周培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锲而不舍,勤能补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流体力学家周培源从事高等教育工作60多年,培养了几代力学家和物理学家,有王竹溪、彭桓武等。周培源对青年一代非常爱护,悉心培育,适时提携,把自己的学识、科学思想和治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青一代,努力为后继人才的成长铺平道路,深受广大学生和青年的拥戴。同时,周培源对组织领导我国的学术界活动、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宝贵的贡献。图为1963年底周培源(中)在家中与学生黄永念(左1)、李松年(右1)讨论学术问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王大珩:光学科学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光学科学家王大珩的本科毕业论文曾受叶企孙先生指导。他回忆说,叶先生对他的影响不仅是做学问,更主要是做人。他最钦佩的是叶先生的诚挚爱国之心,只要是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情,他一定会倾尽自己的全力去做,而且无怨无悔。图为1935年清华师生合影。左起为戴中、周培源、赵忠尧、叶企孙、萨本栋、任之恭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王大珩:从追逐光到成为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王大珩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首台航天相机和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等。王大珩一生潜心科研,热心教育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大珩和光学家龚祖同共同建议在大学设置光学仪器专业,先后参与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和哈尔滨理工大学,并推荐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建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议国家增设"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等,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光学设计人才。图为王大珩在光机学院授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徐光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自己最大的安慰和自豪就是培养了一批能力和成就大大超过了自己的好学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徐光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多年来,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徐光宪秉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多年从教生涯,徐光宪培养博士生、硕士生近百人。他的学生中,很多已成为我国教育、科技界的骨干力量。徐光宪(中)在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牢记使命拼搏奉献众志成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誓夺成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中国航大北斗三号M1/M2组网卫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发射场试验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这一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图为北斗三号M1/M2组网卫星发射场试验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科协本级及所属全国学会、国际组织中国委员会和专家个人加入国际科技组织共676个,任职科学家1006人,其中领导层任职511人,2023年新增19位科学家竞选获得重要国际科技组织执委及以上职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2017年1月,中国科学家龚克当选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照片中左起第5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截止目前收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资源的统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要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促进科技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感谢您的观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