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蜕变略记

秋风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u> 文图原创 / 秋风</u></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这是三星堆老博物馆外貌</i></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这是当年张爱萍将军,在兴致勃勃参观三星堆出土的青铜、象牙、陶土、玉器等众多文物后,在博物馆留下的墨宝。当然,三星堆古蜀文化历史,据今已有四千六百有余。</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三星堆博物馆自一九九八年秋建成开馆至今,已有二十六个年头。如果说今天的新三星堆博物馆,在建筑风格或是象征意义上很现代很科幻的话,那么,作为第一代老博物馆的那海螺形状的造形,则更令人诗绪蹁跹。那尖头顶圆肚身拨土而直指苍穹的造形,其象征意义本身就是一种诗性语言的张扬,一种厚重历史文化的展示。</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尽管,如今的三星堆已名饮天下,每日邀来四方众多的客人,可以这么说,今日三星堆博物馆的人气或财气,是国内屈指可数出土文物类博物馆的天花板了。</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i>△这是三星推老博物馆开馆时情景</i></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然而,三星堆博物馆今日的辉煌,是三星堆博物馆人用心血而铸就的。想当年,广汉人决定利用三星堆这片土地挖掘出来的文物建个博物馆,其间所走过的艰辛路程,那是外界人所无法理解的。记得第一任三星堆博物馆馆长肖先进先生说过这样一席话:市里同意我们的建馆报告,但只能给二百万元作启动资金,其余不够的钱自己去想办法找。二百万元?在河滩上盖个博物馆的棚棚都不够,更别说要把博物馆的建筑搞得有气派、有诗意了。项目立了,再困难也得硬着头皮上啊!光阴辗转,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几年的折腾后,一个崭新的海螺挚天造形的第一代三星堆博物馆,终于在一九九八年的金秋时节落成剪彩,敞开怀抱笑迎海内外客人。</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剪彩开馆当日,阳光灿烂,宾客如云。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省长宋宝瑞及德阳、广汉的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人员、学生、群众上万余人参加了开馆式,场面十分热闹与壮观。</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今天,当面对三星堆新博物馆那漂亮的流线形新貌,再目睹那老博物馆时,作为广汉人,或者说作为当年老博物馆开馆的见证者的我,我只能由衷说一句:三星堆博物馆今日之辉煌,请别忘了,那些当年为建馆而洒下一路心血的三星堆博物馆人。</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致敬,三星堆古蜀文化!</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 致敬,三星堆博物馆人!</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i>△这是三星堆新博物馆外貌</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