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陕西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依托“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由以乾坤湾主景区、清水湾、会峰寨为主体,以及相关配套景点景观和完善的旅游设施组成。</p> <p class="ql-block"> 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是以集中展示河流地貌景观、黄土地貌景观的国家级地质公园。是我国干流河道上蛇曲发育规模最大、最密集,保存完好的蛇曲群。</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景区,自然景观奇特,人文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厚重,民风民俗淳朴,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两天的时间,游览乾坤湾主景区、清水湾、会峰寨三个景区。</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是黄河流转之间形成的一个“S”型大转弯,弯度达320度。</p> <p class="ql-block"> 大河之湾,天地之魂。</p> <p class="ql-block"> 天下黄河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 相传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在乾坤湾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萌发灵感始创八卦,从此开启了人类华夏文明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主景区设四处观景台,皆是俯瞰一个集天地、阴阳、八卦为一体天然太极图的最佳位置,每个角度都有独特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迹,形成了诸多壮美景观。诸如320ºS大湾、鹰嘴石、母亲石、神蛇观岛等。河抱着山、山依着河,山河相连、水山相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鹰嘴石是乾坤湾景区内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的一大天然景观。因其独特的形状而得名,石头伸向黄河,形似老鹰的嘴巴。</p> <p class="ql-block"> 巨蛇观岛也是乾坤湾景区内的一处自然景观。形态酷似大蛇,横卧于悬崖,眺望着“在河之洲”定情岛,被人们当做祈福的吉祥之石。</p> <p class="ql-block"> 乾坤亭,一号观景台处,以八卦为形,天地大道,镇定乾坤。乾坤亭是观赏乾坤湾景色的最佳点,依亭远望,栩栩如生的阴阳鱼尽收眼底,奥义无穷。</p> <p class="ql-block"> 窑洞体验,再找找几十年前睡土炕的感觉,过过当地居民的淳朴生活。</p> <p class="ql-block"> 游览主景区后到清水湾景区。清水湾景区是乾坤湾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也是陕西蛇曲国家地质公园中的一处305º黄河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 因一条非常清澈的溪水,在这里汇入黄河,所以把这里的黄河大湾称作了清水湾。</p> <p class="ql-block"> 清水湾古称清水关,是黄河西岸的一个重要关口。清水关作为关津要隘,历代多有驻军把守,抗战时期曾经是八路军河防部队的防守重地,见证了无数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景区有依崖而建的黄河栈道、古渡码头,清水衙门、清水街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走过宣化桥就到了清水衙门。 </p><p class="ql-block"> “宣化桥”,史载:汉代官府即以“乡约”教化百姓,至明清已制度化,每逢初一、十五,知县都要宣讲圣谕,教化百姓弃恶扬善,忠君爱国,和睦乡邻,因而得名“宣化桥”。</p> <p class="ql-block"> 清水衙门依傍古渡清水关,古时清水关为黄河上的重要渡口,昔日商贾云集,商船通往各地。</p> <p class="ql-block"> 在旧址复原官署原貌,内有正门、正堂、二堂、三堂和六房等。仿照古代县令办案的场景进行实景演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衙门的大堂。是古代衙官执事者处理政事或判决公案的正式场所。</p> <p class="ql-block"> “三鉴四知”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为人处事要有敬畏之心,时常自省反思,吸取教训,以明得失。通常指的是古代衙门的二堂。</p> <p class="ql-block"> “琴治堂”,寓意知人善任、政简刑轻、以德治县。是审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燕思堂”通常是审理不宜公开案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天理、国法、人情”是一种执政理念,做事要顺应天理、执行国法、合乎民情、顺乎民意。是衙门处理民事纠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衙门,古代中国官府的办公场所,不仅承载着处理政务和司法事务的重要职责,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衙门”二字最初由“牙门”转化而来。</p> <p class="ql-block"> 衙门 “四大师爷”,分别是挂号师爷、钱谷师爷、刑名师爷和书启师爷。这些师爷在衙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负其责。</p> <p class="ql-block"> 清水湾衙署廉政文化教育展厅是陕西省一张重要的廉政文化教育名片,通过古代、现代廉政文化教育展示,彰显清廉,警醒后人。</p> <p class="ql-block"> 国败民衰始于贪。</p> <p class="ql-block"> 清风亭,景区内的一处人文景观,知县陶冶情操、抚琴休憩之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据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此游览时留下了“闲居清风亭,左右清风来”的佳句,描绘了清风亭的清幽雅致。</p> <p class="ql-block"> 清水街依傍古渡清水关,昔日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方圆数百里的商品集散地,街道两旁茶楼、饭馆、客栈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1936年5月,毛主席、朱德率领的抗日先遣军在完成东征作战任务后,在这里回师陕北,渡口和农家都曾留下过红军的足迹,在中国革命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旅游,不要遗漏宝藏景点会峰寨。会峰寨位于延川县乾坤湾镇牛家山村,是一处天然古寨。</p> <p class="ql-block"> 会峰寨凭依会峰山天险修筑寨墙、寨门、哨楼等,形成“虎踞龙盘,固若金汤”之势,成为陕北现存最早的军事防御工事之一,被誉为陕北“小华山”。</p> <p class="ql-block"> 会峰寨东临黄河,三面环水,寨内人工遗存建筑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p> <p class="ql-block"> 会峰寨是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片区之一,其景色壮丽且充满历史韵味。“黄河流日夜,代谢成古今”,黄河胜景,峡谷奇观。</p> <p class="ql-block"> 古寨整体形象是一座驮在龟背上的锥形巨峰,仅北门处由一条小路与陆路连接。</p> <p class="ql-block"> 会峰寨体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摩崖石室、寨门、寨墙;第二层为居住区,有西、北两处寨门可通行;第三层分布有始祖庙,主要为祭祀区。</p> <p class="ql-block"> 游客中心到会峰寨,可由寨北门或西门进入。本次选择路线:游客中心→北门→会峰寨→西门→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 通往山寨北门也有两条道路可选择,第一条是下天梯沿山腰景观道至北门。</p> <p class="ql-block"> “天梯”台阶共分三段,257级的石台阶,陡峭耸立。上下两段分别为81级,取九九归一的含义,中间一段95级,取九五至尊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另外一条是木制景观步道,坡度平缓,多为“之”字形曲折迂回,至北门。</p> <p class="ql-block"> 沿途有诸多地质遗迹景观和像形石景观。这里即可欣赏壮美的黄河景观,又是学习.普及地质知识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岩石中的球状物质。</p> <p class="ql-block"> 沉积岩,构成地球岩石圈三大岩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古河湖环境。</p> <p class="ql-block"> 岩石物理风化。</p> <p class="ql-block"> 岩石生物风化。</p> <p class="ql-block"> 青蛇伏崖,崖壁间一条青灰色蛇状石块,匍匐穿梭其间,栩栩生动,被称为“青蛇伏崖”。此为地质运动过程中,沉积岩受到挤压导致岩层突起而形成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质景观。</p> <p class="ql-block"> 神蛙送子石,通往寨子的天然石桥上,有象形石三块,两块大者形似青蛙,小者状如子蛙,人称“神蛙送子石”。</p> <p class="ql-block"> 北门,会峰寨第二层防御系统,北侧最重要的防御城门。居中的门楣上浅书“云路”二字。从“云路”登台阶可直通峰顶,其间唯一通道由36个台阶组成,曲转五弯,寓意一年365天,步步高升。</p> <p class="ql-block"> “守寨山神”指的是会峰寨中的一处自然景观,在二层通往三层悬崖壁处的一张巨型人脸,这张人脸轮廓分明,俯视着整个山寨,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守寨山神”。</p> <p class="ql-block"> 哨楼,位于山寨的中部,由石块垒筑而成,呈圆筒状,是嘹望四周敌情的重要设施。</p> <p class="ql-block"> 皇清碑,位于山寨二层石洞之内。是清康熙年间对寨子保护、维修予以奖励而留下的记事碑。</p> <p class="ql-block"> 螺旋登顶。</p> <p class="ql-block"> 石窝宝镜,此石嵌于山顶巨石中,碗口大小,窝壁圆润,常年聚水,阳光反射下亮如明镜,因此被称为“石窝宝镜”。据说与内蒙古白音汗出土的女神底座完全吻合,或属八干多年前的文物遗迹。</p> <p class="ql-block"> 寨顶为祭祀区,建有始祖庙,供奉的是真武大帝。</p> <p class="ql-block"> 民居遗址,会峰寨最早建筑可追溯到仰韶、龙山文化时期,为原始先民防御猛兽的居所。明嘉靖25年,建始祖庙,有屯兵守寨。清康熙年间重修,同治年遭战乱毁损。光绪年间,居民再次修复,家户屋室皆有防护措施。延安革命时期,为中央红军驻军哨卡。新中国成立后,居民迁回各村,古寨荒废,少有人烟。</p> <p class="ql-block"> 上西门,属会峰寨第二层防御系统,西南方向最为重要的防御城门,是会峰寨第二层结构中两个进出口(北门、上西门)之一。</p><p class="ql-block"> 一路向下出寨。</p> <p class="ql-block"> 下西门,护寨河与黄河交界处。寨民取水时必经的关隘,也是西侧防御的重点,属会峰寨第一层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 山寨底部景观别有洞天,有仰韶文化展示区、护寨河景观。</p> <p class="ql-block"> 远古先民多居住在山洞穴之中。</p> <p class="ql-block"> 再见,会峰寨。</p> <p class="ql-block"> 再见,乾坤湾。</p> <p class="ql-block"> 古老黄河,中华民的母亲河。黄河文化,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华夏文明的重要的源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