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名:寿星桃</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3153490</p><p class="ql-block">拍摄:曾经 寿星桃</p><p class="ql-block">编辑:寿星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入住的民宿—“云来客栈”,客栈是新装修的,院子里有个小花园,环境不错。位置就在“滇池”附近,慢慢的走过去,不到十分钟的路程,感觉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月13日,游玩第十一天。</p><p class="ql-block"> 第十三站:滇池、 云南民族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滇池</p><p class="ql-block"> 草海大坝位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观景路,经过2017年草海大堤加固提升及水体置换通道工程建设,坝体全长2400米。北邻永昌湿地公园,南抵海埂公园,背靠海埂会堂,面迎西山"睡美人",水天一色,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大坝总会迎来西伯利亚的客人"红嘴鸥"和各地的大量游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得益彰的包容造就了这张"昆明名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草海大坝自从诞生那天起,就一直是云南昆明的标志性景点。对于昆明人来说,草海大坝不管是看海、观鸥、休闲放松,都是最美的地方,也是外地游客欣赏滇池、西山美景的必到之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坝可沿岸边一路观景,有休息亭、景墙、栏杆、华灯、精美雕塑。2010年,在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游客投票评选的"昆明最佳观鸥点"中,观景大坝荣登榜首,并有着"城市会客厅"的美誉是春城的一道靓丽窗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春可看滇池波光,夏可纳凉爽微风,秋可拍风帆点点,冬可赏鸥欢人和,已成为省内外游客享蓝天白云、红嘴鸥迁徙越冬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昆明红嘴鸥的"身世之秘"</p><p class="ql-block"> 红嘴鸥在欧洲和亚洲北部繁殖,国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地繁殖。在亚洲中南部直到印度、菲律宾和日本越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搞清红嘴鸥的来龙去脉、迁徙规律,昆明鸟类协会海鸥课题组采用鸟类环志方法对它进行研究。鸟类环志是研究鸟类迁徙最科学、简便的方法。环上标有环志的国家、单位和唯一编号。鸟类环志首先要安全捕捉到需要环志的鸟,在对鸟类进行种类鉴定、称量登记后,将鸟环套在鸟的小腿或跑蹄上及时放飞,以便在其他观察点回收从而获得鸟类迁徙信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1986年至今共环志了1000多只红嘴鸥。在此过程中共回收了5只环志的红嘴鸥。其中2只是前苏联贝加尔湖地区放飞的,3只是在昆明放飞,2-3年后在原地回收的,1994年澳大利亚威尔士州收到1只红嘴鸥是1987年在昆明放飞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回收环志红嘴鸥的情况可以看出:</p><p class="ql-block">1.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有一部分来自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地区。</p><p class="ql-block">2.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有的是第二次以上到昆明。</p><p class="ql-block">3.红嘴鸥南迁最南可达澳大利亚 是越冬还是偶然飞去尚需进一 研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云南民族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村荟萃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占地1270余亩;在滇池之滨的俊山秀水间,按照'1:1的比例,建造、还原了25个云南少数民族的村寨;保护传承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优秀而独特的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1992年建成开放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民族文化主题景区,是首批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C1OFF中国委员会民间传统文化基地、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文化基地、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建有造型各异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五彩缤纷的衣着服饰,有妙趣横生的婚俗礼仪、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有优美诙谐的音乐舞蹈,兼有博览、游乐、度假、餐饮服务等各种综合 套设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民族村里,吉祥的傣寨白塔,壮观的白族大理三塔,高耸的彝家图腾柱,源远流长的纳西东巴文化,佤族的木鼓、布朗族的婚俗、基诺族的太阳鼓、拉社族的芦笙舞、雪域高原的藏族佛寺、哈尼族的龙巴门、德昂族的龙阳塔、景颇的目瑙纵歌、壮族的铜鼓文化、奇特的摩梭人母系氏族社会遗承、以及风趣的亚洲群象表演、精美独特的民族风味美食、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浓郁的民俗展示,将令您陶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昂族云南独有,人口近2万,主要分布在德宏州和保山市的潞西梁河、瑞丽、陇川、隆阳等县区。德昂族民间普遍信奉南传佛教,民俗活动与佛事活动关联紧密。象傣族一样,泼水节(德昂族又称浇花节)、开门节、关门节是民族民间的重大节日。德昂族服饰色彩丰富口头文学特别是民歌创作活动较为普及,茶文化更是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德昂族民居多为草排覆顶竹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眼前的德昂村建筑纳入了能容纳数十人居住的德昂大房子,毡帽顶的小房子,还有颇具浪漫色彩的大公房、小公房……还建有"龙阳塔"标志及佛教奘房、佛塔,泼水节堆沙造塔的习俗,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景颇族人口约13万,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景颇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奉鬼神,崇拜祖先。目脑纵歌节是景颇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当逢节期,人们围绕"目脑纵歌示栋",群体起舞,人多时可达数万之众蔚为壮观,向有"万人歌舞"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村景颇寨占地15亩,有宽敞大方的各式民居建筑和精美华丽的"山官房"。建筑形式集中表现了景 族“干栏式”、"倒 T 型"等结构特征和布局形制。广场中央竖立着"目脑纵歌示栋"。图案和雕塑象征着景颇族人民团结向前的意愿和骁勇刚毅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昌族是云南省的独有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梁河、潞西等县,人口3.4万,民间多信奉鬼神与祖先的原始宗教,一些地区也信仰小乘佛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昌族为氏羌后裔,其先民公元2世纪即进入滇西北怒江流域,其中一部分约13世纪定居于现陇川县户撒坝子,另一部分其后定居于梁河地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昌族工匠生产的"户撒刀"有长刀、短刀和藏刀等,品种繁多,精致美观,品质优良,行销于省内、川藏等地及缅甸等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昌族寨以一幢合院系建筑为主体,与寨门、手工作坊建筑互为呼应,青瓦砖墙,石础拾柱,颇具典型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的藏族人口有13万,主要聚居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少量散居于玉龙、贡山、永胜、宁蕴等县。藏族文化丰富多彩,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民间信奉藏传佛教,白色被藏族视为圣洁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代表性礼节是献哈达。主要节日有:藏历年、丹巴日古(七月夏游节)、昂曲节、格冬节等:传统的酥油茶在民族茶道文化中一枝独秀。豪放的藏族热巴、锅庄、弦子等歌舞,充满了高原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藏族村占地21亩,村内有大小中甸地区的坡顶民居和德钦地区的雕楼式平顶民居。庄严神圣的藏传佛寺,壮观的迎宾白塔、象征吉祥和睦的白牦牛雕塑与独具风格的藏式建筑互为映衬,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尼族世居云南,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之一,人口约143余万,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元江、澜沧江流域的无量山区和哀牢山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尼传统的节日有十月年节、苦扎扎、插秧节、尝新米节等。被誉为哈尼山魂的片片梯田,是哈尼农耕文化中的经典,广受称道。舞蹈以三弦、棕扇、乐作等最为常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尼塞占地15亩,展现最具有代表性的蘑菇房和慢伲母子房民居日月广场上有表现关于鱼生万物传说的大型浮雕,有表现哈尼族迁徙传说的图腾柱,有体现生产生活的水磨房、龙巴门、秋千场、梯田;塞神树和祭石表现了哈尼族"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傣族云南独有,人口114万多,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澜沧江流域的河谷平坝区域。民间信奉南传佛教,几乎每个傣族寨子都建有佛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期间,傣族村寨都有活泼欢快的"象脚鼓舞",婀娜多姿的"嘎光舞",赛龙舟、丢包、栓礼线、放高升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异常热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族村景区的傣族寨占地面积27亩,三面环水,绿树掩映。一幢幢"干栏式"傣家竹楼,通过蜿延的红砂石小径联向肃穆的佛寺。巍峨壮观的白塔,精巧玲珑的风雨桥,以及风雨亭、水井、钟亭等建筑充满了傣家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民间傣寨真实的景观再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水族1.3万人,农耕为主,聚居在富源县的古敢水族乡和黄泥河镇。其族源可追溯到古代"百越",由百越族群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古时曾自称"虽",汉语音译为"水",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族有语言,通行汉文,曾自成以月象变化周期纪年的历法:民间笃信"万物有灵,灵魂永在"的原始宗教,每户人家门头均置有"吞口"面具,以驱邪消灾,求得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族寨依水而建,围农具成景,主要由云南富源县古敢水族乡代表性的板屋系"街面房"式的建筑,以及八卦轮、龙潭、大龙树等景观组合而成,表现了水族文化的祖风与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的布依族人口近5.5万人,主要聚居于曲靖、文山、红河几个州、市的10余个县境内,其族源归为古代"百越",曾有过"谢蛮"、"仲家"等称代,是百越族系中骆越人的一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耕民族,以农历纪年,物产丰富,自然条件较好有语言,通行汉文,文学兴盛,歌舞升平,民间信奉"万物有灵、多神主宰"的原始宗教,代表节庆为祭社神节(六月初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依族寨子傍水而建,两幢民居忠于民间的构建方式,实现了邛笼系与板屋系建筑手法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寨内水榭回廊,曲径通幽,既是民居风情的浓缩,又是园林景观的新创,颇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朗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9万余人,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及南部澜沧江下游两翼的山岳及丘陵地带,许多聚居村塞坐落在中缅边境线中方一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朗族与佤族世代睦邻相处,互为提携帮助,因此景区的布朗族寨与佤族寨毗邻相连,共同构成一个组合型的村寨。布朗寨内林木葱郁,植被茂盛,分布有寨门、民居楼与鬼神广场等建筑。鬼神广场表现了布朗族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观,广场中央竖立着布朗族的民间图腾,是布朗族祭拜神灵祈求幸福的神圣之地,同时,也是民间聚集歌舞、表现风情活动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佤族是云南独有的世居民族,人口38万,主要聚居在云南澜沧江南段以西的阿佤山区。侗族木鼓舞节拍鲜明强烈,风格粗犷豪放。佤族姑娘在舞蹈中长发飞舞,舞姿刚健。一年一度的剽牛祭鬼活动、"春新米"、"织统帕"等生活场景,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情趣和意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景区佤寨分布有茅草顶的干栏式建筑群、牛头广场、神灵广场、司岗里石雕以及粮仓等。牛头广场是佤族古老的剽牛活动场所,场正中的牛角为佤族的寨桩,广场前的两个石人名为"木依吉"和"阿依娥",分别是低族民间最崇拜的男性和女性祖先。神灵广场表现了低族万物有灵、灵魂不死的自然崇拜观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民族村滇池大舞台建于2002年,总建筑面积6516.56平方米,以昆明的母亲湖滇池冠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滇池大舞台是昆明目前最大的综合性演艺场所,选取了滇池水畔文化元素为建筑构建符号,新颖灵动,个性突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台舒适暇逸,视野开阔,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表演区占地1178.23平方米,舞台宽48米,纵深30米,可供数百名演员参演。后台500余平方米的大型排练厅与舞台有效表演区面积相等。完备的化妆室、更衣室等配套设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族团结文化广场"是云南民族村举办云南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及提供游客体验民族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整体造型为圆形,中央大圆寓意一轮皓月,大圆外周环绕着七个直径为10米的圆台,象征北斗七星,喻"七星伴月"之意,着意体现云南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意愿和对日月星辰的教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圆台上分别位立着云南的七个大型民族乐器雕塑,展现了云南作为民族乐器王国的文化底蕴。广场的外围耸立,着两圈共28根红色的大立柱,柱柱相连。象征着云南各民族人民扎根红土高原,团结奋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云南民族村”,我俩打车回到民宿。昆明与成都的天气完全不同,成都是灰蒙蒙的阴天,昆明则是阳光灿烂的晴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俩休息到下午18点,走出房门来到民宿附近的一家“菌歌-野生菌火锅”,点了个两人套餐,一边看着节日表演,一边听着佤族姑娘、小伙的祝酒歌,慢慢的享用着两个人的晚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