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①</p><p class="ql-block"> 说起单位组织旅游,记得我刚上班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每年都会组织一次。浩浩荡荡,包车大巴好几辆,一走就是三五天。同行的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彼此认识,热热闹闹很开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岗潮的到来,同事间充满了竞争的气氛,部门负责人怕担责,逐渐用发年终奖的形式淘汰了组织旅游的福利活动。想起来,挣多少钱也是不够花,还不如一起去旅游,能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梁斌</p><p class="ql-block"> 我们单位原来也是自己开大客车旅游的,后来不开了。和你们的原因不同,据说是有人在海边突发急病去世了,单位再也不敢组织了。但又不能不出去,就包给旅游公司了。去的人单位出一半钱,用自己的假;不去的钱也不给你,爱去不去。</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②</p><p class="ql-block"> “不如见一面”有点儿啰嗦。离我家两站地一个富人区外面开了一片饮食餐馆。外面有门脸儿,进去两侧也都是门脸儿,其中一个叫“不如见面”。因为那名字新颖,我去了一次。墙上有个格子摆着十几本书,我一边等面一边拿了一本王小柔的旧书看。吃完了觉得那本书还挺特别的,就跟卖面的说我想借走看,下次来还。他们同意了。后来我再去,面馆换了人,我也就没再把书给他们。就因为这本书,我又买了好几本王小柔的书。书给爱书的人,比摆在熟视无睹的食客旁边更有意义。这让我又想起桂林那个我借书的饭店来。</p><p class="ql-block"> “侠气”和“匪气”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即便是匪,在另外的匪看来很仗义;即便是侠,在被抢的地主看来那也是匪。同样是关于梁山人,写《水浒传》的施耐庵认为他们是好汉,写《荡寇志》的俞万春认为他们是该死的强盗。站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这方面,是不能换位思考的。</p><p class="ql-block"> ——铁丁</p><p class="ql-block"> 海来阿木和单依纯一首“不如见一面”,既成了表达思念的约会曲,又为街上许多小面食店提供了门头招牌。刘欢当年唱“从头再来”时,街上就有理发店的门头招牌是“从头再来”。词牌有“浪淘沙”,大街上多少洗浴店名字就挂“浪淘沙”。这种结合都有强烈的广告暗示性作用,有时也会成为骗人的噱头。</p><p class="ql-block"> 小区外有个饺子馆,环境很好,饺子也不错,很温馨的卡座边,有个书架,上边全是中外名著。入冬那天去吃饺子,在坐着等饺子煮熟的时候,我看书架上有套硬装“鲁迅全集”和我的一样,于是伸手去拿,结果一抽才发现,都是空纸盒子,做个书脊,印上书名,排在书架上,那书脊做得逼真,这空盒子也让我吃惊。惊诧之余,就平静了,这就象看有些“长”的简历一样,博士或硕士,但真不敢抽出来看。</p><p class="ql-block"> ——老桃树</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