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铁鏊与熡馍子

平凡

<p class="ql-block">去年夏天的时候,我到乡村记忆博物馆去拍照片,顺便找到老王喧一喧,在喧谎聊天的过程中,就说起了过去家乡人过年的时候,熡馍馍的事儿,也就由这个话题说起了用以熡馍馍那个生铁鏊。老王告诉我说他在老家中渠某个的地方,打听到了一个生铁鏊,本想谈个价钱买回来,放到乡村记忆博物馆里,让现在的人们能够欣赏了解一下家乡人过去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可人家还真把那个生铁鏊还真的是当成宝贝了,漫天要的价简直就是天价呢,结果也没有谈成。看得出来,老王也为没有搞到这个生铁鏊而有些不甘心。我们说起了过去的这个生铁鏊,也就使我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每年进了腊月门,家乡人就会开始准备着用生铁鏊熡馍馍那事儿了,也就因为这次喧谎聊天,勾起了自己的一段回忆。然而,过去用特制的那种生铁鏊熡馍馍的那些事儿,现在已经是再也见不到了。</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吧,每年到了过年前,或者是有娶媳妇嫁女儿过事情的人家,就会做年馍或者是做待客的馍馍。那个时候娶媳妇嫁女儿待客的话,也不是像现在一样的,没有七八碟子八个的规模,更没有一张桌子上十多个菜,主要的就是肉烩面熡馍馍,晚饭再加上一顿挂面臊子汤,这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宴席”了。逢年过节或待客要用生铁鏊熡馍馍的话,首要的条件呢是要有一个比较大的房子,在我的记忆中的我们队上熡馍馍的那个生铁鏊,就放在我们老院子的南书房里。那个时候像这样的生铁鏊,如果不是真正的有钱人家的话,其他人家也是置办不起的。即便是有钱的人家呢,也不一家置一生铁鏊,因为平时又不怎么用,所以,也就没买这个这个生铁鏊必要。我也不知道我们生产队里用的那个生铁鏊是哪里的,也没有问过家里的人。我知道的是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生铁鏊,也就是直径一米过点的样子,再长着三条腿的平底特大锅,和一只生铁鏊的上沿上等距离地带有三个扣环的盖,它们均为生铁铸造的。生产队时期的生铁鏊,应该都是公家的财产吧,也或者是一个家族里共同购置拥有的财产。不管怎么说,在我的记忆中每年到了熡馍馍的时候,也就是进入腊月以后,生产队里的农活,也都不怎么紧张了,社员们请假办年食与年货,队长也会随时准假的。家里主事的社员们,在晚上闲的时候呢大家就会有聚集在一起商议,什么时侯开始排号生火熡馍馍呢,至于如何排序,自然还是老办法了,就是用自己的老办法,也就是以抓阉的方式,来排好熡馍馍次序,然后,选一个好日子开始生火,也就开始熡馍馍了。自从生铁鏊生火之日起,以后呢,也就不再歇火,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火不熄,直到各家各户都把准备要做年馍馍储备充足以后再歇火。每当到了熡馍馍的时候,那是非常地热闹,大家也感觉非常地开心呢。当然了,这样的事,在当时的乡村里来说的话,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大工程啊。</p><p class="ql-block">用生铁鏊熡馍馍的方式呢,其实吧,也是很繁琐的,一家人几乎都是全部上阵呢。在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男人一般负责烧熬,比如说,如果是挨上我们家熡馍馍的话,烧火的活生,自然就是父亲干了。因为父亲熡馍馍烧火,是很有技术,把火会烧的正合适的。如果是家里女人们,或者是从其他人家请来帮忙的几个女人们呢,自然都负责做馍馍。要做馍馍,就要先用糟子做酵头子。在准备做馍馍的时候,先用容量两三碗的那种盆盆钵钵,用晾温的水泡上一块或者是数块糟子, 再兑以少许的面粉,放在土炕的温热处催醒,家乡人把这都俗称为酵头子。它的具体做法是先把糟子用擀仗在案板上碾碎,然后放入一个小盆中,倒入温开水,放到热炕上等待发酵,发酵后,先把酵头子表层的一层黄水清掉,然后再用些温开水和好一些死面糊糊,匀速地慢慢倒入已发酵的酵头子里面,再放到热炕上等待着自然发酵后,以此类推,直至有半盆子酵头子,酵头子准备完毕了后。然后就是开始对面了,也就是将酵头倒在案板上,摊均匀后再在上面倒上面粉,用水和匀揉好放入面盆内让再次发酵好后,再兑面做馍馍了。要说过去家乡的人家做馍馍,特别是做熡馍馍或者是在揉做馒头,就是一个苦差事呢,家乡人常说:打到的媳妇儿揉到的面,发面做好了以后,馍馍如果是要做的好的话,重点就在一个揉字。揉好一个馍馍就在馍的顶部用指头压一个小窝,如果是揉好的馒头或者是揉好的熡馍馍,做熟了以后,再在馍馍顶部的小坑处点上红色的小印,也算是一种装饰吧。揉好做出来的馍馍熟了以后吃起来,就像是一层一层的那样,味道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揉好馍馍模子,是很费劲的。在大人们在家做馍馍烧火的时候,如果是人家的孩子们都在家里的话,孩子们就会屁颠屁颠地负责取送做好的生馍馍,或者是送熟馍馍,也或者是来来回回的供应柴禾,也就是烧底火用的麦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馍馍熟了以后,能够早一点“尝”到馍馍的香味儿。烧底火也是有讲究的,因为鏊的底火是用麦草烧,烧火的时候即不能弱又不能硬,隔断时间烧一次。如果是底火弱了,又怕生铁馍馍不熟,如果是火太硬了的话呢,又怕馍馍底部烧燋,这个活生是个考验人们的老经验的技术活呢。明火自然是在鏊盖上,我的老家一般煨的或者是烧的是白杨树根或者是沙枣树的树根,也或者是别的废木头墩子,重点是要耐烧而且使火能够烧的持久一些。等馍馍熟好了以后,由三个人每人用一根硬材质的木头棒,一头放鏊盖沿处的那个扣环中,撬的试一下下稳不稳,一头抓在自己的手上,如果是试的稳了以后呢,就三个人同时用劲,将鏊盖抬到地上放稳,关键的是在抬的时候,三个人的劲一定要使一致,不然的话会导致盖顶上的火倒下来伤人呢。在盖抬下来的时候,鏊内的馍馍黄黄的,看起来犹如满天星星一般,鏊盖上是烧的火冒出的火星,鏊的底部也有火星,家乡的人们就总结了一句话,说的是:天上星星,地上星星,揭开鏊盖,一天爷星星。然后呢,将熟好的馍馍取完后,再烧好底火,在鏊的底部抹一点食油后,再将做好的生馍馍放入了鏊内,再将鏊盖盖好,开始熡新的一鏊熡馍馍。一鏊熡好后再熡另一鏊,这样依此类推的,一家接着一家,一直到全部熡完为止。</p><p class="ql-block">民勤的馍馍的特点,是发面蒸馍,自己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好的发面馍馍,掰开从里面看满是蜂窝状,还会散发着一股清香,热时吃还不觉其奇特之处,如果是待冷却了以后,自己就会感觉香甜爽口,再加上用的是纯天然的那种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发酵方法,让人们感觉吃着香,吃着也吃的真的很放心。家乡民勤的发面馍馍呢,品种与花样繁多,逢年过节各有各的说头,也各有各的馍馍呢。比如说端午节的扇子馍,八月十五日的月饼馍馍,过年时候的年馍,也包括过年的时候炸的油馍馍等。民勤馍馍也很耐放,那怕就是在夏天,将馍馍放在干爽荫凉处,也能放上个半月二十天,也都不会发霉呢。如果是干透的发面馍,特别是熡馍馍或者是烺干粮,只要泡入开水后,马上就会绵软软的,但是它的筋骨尚在,依然是蜂窝状而其味不变。民勤的馍馍如果是要干吃的话,自然首先是牙齿好,这样就以小块慢慢的仔细地嚼,感觉那味儿可真的是越吃越香。当然了干馍馍吃起香,但是也不能一次多吃,应该适可而止,因为干馍馍一次吃的太多了,到胃里它会“膨胀”的,就会让人感到胃里很难受呢。其实吧,家乡的各种发面馍馍,都是家乡人的美食,也是我的最爱呢,不管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还是现在老了的时光里,总会有家乡的发面馍馍在身边陪伴着自己的生活,要说吃家乡的发面馍馍,可就是我的最爱呢!</p><p class="ql-block">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于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