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一)护生画集</b></p><p class="ql-block">1928年,丰子恺与恩师弘一法师约定,在法师整寿生日时合作《护生画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丰公作画,弘公题字,</span>其中的画数如寿数。弘公在世时,完成了第一、二集(分别为50和60幅字画)。弘公提出70岁时完成70幅,80岁时80幅,90岁时90幅,直至百岁时作第六集共百幅,护生画功德于此圆满。丰子恺发愿“<b>世寿所许,定当尊嘱</b>”。弘公逝世于1942年,丰公仍继续遵师嘱画下去,祝弘公阴寿。</p><p class="ql-block">到1973年,也许丰公预感自己在世时间不长,但师嘱是一定要完成的,当时他冒着极大的风险,以朱幼兰提供的《动物鉴》一书为画材,作画100幅,并由朱幼兰题字。每天鸡未鸣,他即从小床起身,在黑夜昏灯中伏案作画,既不影响家人,又能够避开造反派突然袭击。终于,他艰难地提前定稿,完成旷世巨作《护生画集》共450幅,这时离弘一大师百年提早了五年。两年后,丰子恺逝世,画护生六集的夙愿,前后经过近五十年,终于圆满完成。</p> <p class="ql-block">丰子恺画《护生画集》既是对恩施李叔同的一份承诺,也体现了他众生平等不杀生的佛教信仰。丰子恺这本画集画了46年,可以说是他一生的呕血之作。</p> <p class="ql-block">本画集主旨宣传护心戒杀,呼吁人们关注生命、关爱他人。这种同情之心体现了师生二人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怀和悲悯,使丰子恺的作品具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意义。</p> <p class="ql-block"><b>(二)小辣椒</b>🌶</p><p class="ql-block">每个国人,大概都会从这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吧。</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并不少见,请勿对号入座。</p> <p class="ql-block">一个手提鸟笼,头戴礼帽,嘴里还抽着烟的上层人士站在布告栏前,阅读劳动节特刊的文章。与此同时,弯腰背负重物的劳动者们专注地前行着,却目不识丁。这一情景深刻地讽刺了即使有意去了解也难以理解其含义。</p> <p class="ql-block">寒风中,两对父子呈现出了明显的阶级对比。</p> <p class="ql-block">在教育资源匮乏的社会阶层中,有许多衣衫褴褛的少年们无法上学,只能与垃圾为伍。这并不是他们个人的过错。</p> <p class="ql-block">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p> <p class="ql-block">2500年前的孔子说过:有教无类。</p><p class="ql-block">可是,我们实际上是怎么做的?教育产业化,模子印刻出来的是流水线上下来的人!</p> <p class="ql-block">当看到这幅漫画时,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书虫吗?全心全意地投入于阅读一本书中,迷失其中,却不明白庐山真面貌,只有少数用心人才能打破书本的束缚。而现在的我们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看书只是为了看而已,却没有去深入思考,所以我们只能理解书中最表面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通常看待事物往往从人类的角度出发,但丰子恺先生却以另一种独特的方式,从鱼的视角去观察。</p> <p class="ql-block">如何去爱孩子?这是需要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三)打倒日本,热爱和平</p> <p class="ql-block">(四)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丰子恺的外孙<span style="font-size:18px;">宋菲君讲过一件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高二时,外公有次带他游览杭州西湖,走到一个小小的游船售票亭前,外公掏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写生本,速写了一张游人排队购票的草图。那写生本很普通,A5大小,后面衬着个硬壳子,旁边有根小绳子,拴着一支6B铅笔;速写的风景也普通,一眼望去,只是湖光山色里毫不引人注意的寻常一角。然而不久后,宋菲君在报纸上看到了这幅画的完成状态:题为“人民的西湖”,画面后景是西湖旖旎风光,湖面点缀着几只游船,前景则是人们扶老携幼买票,其中还有两三位“红领巾”。寻常中透着安宁祥和,透着共和国成立之初普通市民对生活的热爱和享用,“人民”的立意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目睹这幅画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宋菲君佩服极了:“这景致有什么特别的?”但在善于观察、善于记录的艺术家眼里,就是一幅好画。</p> <p class="ql-block">丰子恺送给外孙宋菲君的勉励的小画。</p><p class="ql-block">初中时,宋菲君便喜欢天文,每天晚上看星星,画星空图。高一时,很少能看到星星,宋菲君便和同学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做了一个天文望远镜。在镜头里,他们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的光环、月亮上的环形山,还有金星的盈亏。</p><p class="ql-block">他们看得很高兴,第二天,宋菲君把这件事告诉了丰子恺,丰子恺听后摸了摸胡子,问宋菲君:“菲君,火星的卫星你们看见没有?”宋菲君说看见了火星,但是火星的卫星太小,没看见。</p><p class="ql-block">丰子恺点点头,画了一张画,画题是:“自制望远镜,天空望火星,仔细看清楚,他年去旅行。”</p><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宋菲君顺利地考上了北大物理系。毕业后,他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和光学工程、光学仪器的开发,一直到今天,80岁了,他还在中国科学院当客座研究员,工作排得满满的。</p><p class="ql-block">如今,宋菲君回忆往事,他觉得,自己这一生事业的起点,就是外公给自己画的这幅画。</p> <p class="ql-block">陕西南路长乐邨,丰子恺晚年住处,今已分作3家人的房了。走过这里,心里觉得安静平和,世界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