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的写法》汪 凯 著

心海中的孤雁

<p class="ql-block"> 简谈对联的写作</p><p class="ql-block"> 汪 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联,实际上就是对偶,也叫对子,脱胎于骈文和律诗,这就自然地形成了宽对和严对两大类别。</p><p class="ql-block"> 日常生活中,宽对居多,不必拘泥于“平仄相间”,只要在字数相等的一组句子中,做到“词性相对,词义相关”就可以了,读起来朗朗顺口,这就从本质上把握了对联。宽对不必拘泥于平仄的游戏,更不能把平仄作为评判对联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抓芝麻,丢掉西瓜。“词性相对,词义相关”才是楹联的本质特色,是区别对子和其他文学样式的唯一标准和特色依据。</p><p class="ql-block"> 现代高考也考对联,都在试卷上注明“平仄不作要求”。这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追求平仄的意义不大,我们讲究平仄的目的也只是在音韵上做到抑扬顿挫而已,一般情况下,能朗朗顺口就行了。</p> <p class="ql-block">  这种不讲究平仄的情况,不是今人才有,古代就有许多留传千古的名联不讲究这一点。东晋王羲之是大书法家,每年春联一贴出来,就被别人偷走了。没有办法,他就在除夕夜的上半夜贴出这样的一幅对联:</p><p class="ql-block"> 祸不单行; 福不双至。</p><p class="ql-block"> 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既不符合平仄规则,也不符合上联最后一个字应该是仄声字的规则,下联又是仄声收尾,也是违规。福祸语义是对立关联的,都不是好话,也就无人偷揭了。除夕下半夜,王羲之又在上联中加了“昨夜行”三个字,下联中又加了“今朝至”三个字,摇身一变,就化成语义很好的春节对联:</p><p class="ql-block"> 祸不单行昨夜行;福不双至今朝至。</p><p class="ql-block">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平仄</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是千古传诵的名联。从平仄上看,犯了大忌,而且还出现了重字“不”,都是被自称“懂得对联的人”所诟病,但你能说这不是绝妙的对联吗?</p> <p class="ql-block">  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艺术大树只有扎根生活的土壤才能永远长青。明代的大才子解缙,住在地主家对面,面对地主家的竹园,在自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子:</p><p class="ql-block"> 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p><p class="ql-block"> 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很标准,属于严对,工整的对仗。财主看到这幅对联后,以为自己家的竹园做了解缙家的风水,让解缙那么聪明,自家孩子读书不行,就把竹子截成半截。解缙看到后,就在上下联各加了一个字,变成:</p><p class="ql-block"> 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p><p class="ql-block"> 平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也是严对,上联仄声收尾,下联最后一字是平声。财主家看到后,又把竹园挖了,一棵竹子都不留。解缙看到后,又在上下联上各加一个字:</p><p class="ql-block"> 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p><p class="ql-block">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平仄是相间的,但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却是仄声收尾,也是忌讳之一。但能不能说,这不是一幅绝妙的对联?你能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指责解缙,认为解缙不懂平仄枉为才子?你是不是以为自己就比解缙聪明?知识比解缙丰富?可不可以爬到解缙的头上乱指点,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狂妄到贬解缙抬高自身的地步,以为自己比解缙更伟大?</p> <p class="ql-block">  盲目地固执地片面的以平仄论对联成败的有两种人:一是死守清规戒律的顽固守旧派。这种人的心中死守模式,好像对联只有严对没有宽对似的。二是只有半桶水的人。这种人自以为懂得平仄就懂得了对联的全部。紧紧抓住这一点,着一“死法”,到处乱评他人楹联不合平仄,把平仄当成对联的唯一要求,不合平仄就不是对联,不守平仄就是不懂平仄,进而反衬出自己很懂对联,很懂平仄,于是产生荣誉感,自认为很“内行”很“精通”,觉得了不起,踩在别人的头上抬高自己,高人一等,高喊:“我多么了不起!某某名人的对联我都能挑出毛病……”刷存在感,卖弄知识,死守教条。无知无畏,可笑愚昧!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尽管是少数,懂得皮毛就自以为是,觉得了不起,到处显摆,攻击别人,好像只有他懂,别人什么都不懂似的。殊不知,这种狂妄者只是站在楹联的大门外还没有入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像“蟪蛄不知春秋,朝菌不知晦朔”,小大之辩也,不是一个境界的人!</p><p class="ql-block"> 平仄其实很简单,就是普通话四声里阴平和阳平字为平声字,上声和去声字为仄声字。古声韵里还有入声字,现代普通话没有入声字了,不搞专业研究,只要晓得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  解缙还有一副名联,被毛主席在文章中引用过,那就是:</p><p class="ql-block">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p><p class="ql-block">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span></p><p class="ql-block">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中,“竹笋(sǔn)”对“芦苇(wěi)”就不符合要求,你能说这不是一副对联吗?不仅是,还是一副绝佳对联,传颂至今!</p><p class="ql-block"> 现实中,对联还是以对偶居多,对仗居少。严对有佳作,宽对有名联。各有所长,相得益彰。互相补充,百花齐放。古人对联中所谓的九忌,什么平尾、失替、孤平、乱脚等,仅供参考。</p> <p class="ql-block">  至于讲究“平仄相间”,那是律诗中引出来的严对,也就是对仗。律诗中的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一定要对仗,这是铁律,律诗中间两联没有对仗就不算律诗(包括五律和七律),只能算古风。许多所谓的文人喜欢冠以“七律”,但中间对仗对不起来。对仗要抓住词性和平仄去弄,这是严对的根本要求。现实中,平仄可以查字典,词性却无处查,弄来弄去弄不来,错了还以为是对的。词性划分的根本依据就是看语法功能兼顾词义。花个一两天补习一下关于词性的语法知识就可以了,当然,词性的区别没有平仄那么简单,要扎实弄懂才能运用。对仗与对偶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有无平仄相间的问题。律诗中间两联没有弄成对仗,冠以律诗,留给未来和他人的就是笑话,暴露出作者的无知!</p><p class="ql-block"> 本人写对联,主要考查词性是否相对,词义是否相关,至于平仄只求反复诵读,朗朗顺口就行。当然,我不是不懂平仄,也很精通,只是不过分在乎而已。这是我的创作主张!我也作了许多严对的楹联,自视游刃有余。尤其是我的律诗中的对仗,严格遵守平仄规则,天天都可以写一首有品位的律诗,目前算是写七律数量最多的人,能如此者不多。据说,陆游能每天写一首诗,不全是格律诗,是古代存诗最多的诗人,约有一万余首。</p> <p class="ql-block">  任何一种文体,我们都要在继承中创新,不能死守清规戒律,只抓一点,不顾全篇,尤其不能出现只看形式,不看实质的现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选择形式,听意用法,形式上的适当突破也许就是艺术上的创新。没有苏轼在题材上突破“词为艳科”传统束缚,哪来宋词的内容突飞猛进的扩展?没有冲出赋的四六骈体,哪有文赋的繁荣?没有突破《诗经》四言诗的限制,何来五言七言诗歌的鲜艳?没有脱离格律诗的樊笼,哪来新诗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种突破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完全了解旧形式的基础上。赋的发展是建立在赋的本质特征是“铺采擒文,体物写志”的基础上,发展到现代出现了杨朔的《茶花赋》一类的散文。这种散文化的赋只保留了“体物写志”的骨子,文采也有,缺少韵味,成就不是很高,只是在探索中,不能说《茶花赋》不是赋,它在本质上保留了赋的特征。再如诗歌体裁的发展,无论新诗旧诗,新词旧词,在本质上都要重视形象表达,塑造意境,传情达意,含蓄生动。没有形象就没有诗,这是诗的骨子。顺口溜,喊口号,空抒情,即使押韵,也不是诗!</p> <p class="ql-block">  文学就是煽情学。不能打动人心的就不是佳作。当今的许多人喜欢为作诗而作诗,为当诗人而写诗,玩文字游戏,空洞无形象,没有意境画面,没有真情实感,实在悲哀!戴着诗人桂冠写不出像样的诗作,有辱“文学的皇冠”!本人不为名,不为利,想写就写,有感触才动笔,只为个性心灵的抒发,留给未来是永久共同性的东西,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过时。这才是文学的真正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1.21日下午</p><p class="ql-block"> 于合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