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旅游目的地】看云绻云舒推荐庐山五个景点

看云绻云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昵称:看云绻云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53961821</b></p>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div> 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3年,成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2004年,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div><div> 庐山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形成了庐山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div><div> 庐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白居易、苏轼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诗文,为庐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div><div> 在此为你推荐庐山五大必游景点,带你领略仙境风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三叠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把</span>三叠泉放在首位,原于一句“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宋代诗人白玉蟾如此说。</p><p class="ql-block"> 去三叠泉可乘小火车,也可以选择徒步。</p> 三叠泉虽以“泉”为名,实际上是就是瀑布,曲折三叠,故而得名。<div> 历史上,三叠泉曾长期未被发现,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讲学的朱熹起初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胜境。直到南宋绍熙辛亥年(公元1191年)始被樵者发现,故有 “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br></div> 三叠泉集雄、奇、幽、险于一体,交织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卷,素有“庐山第一奇观”之誉,历代文人墨客均对其推崇备至,南宋诗人白玉蟾就曾写下一首《三叠泉》来直抒胸臆,而理学大师朱熹后来听闻后请人将“三叠新泉”绘成一图,挂在堂上时时欣赏,以弥补其“未能一游其下,一快心目”的愿望。 三叠瀑布可以说是一个微妙的组合,每叠形态不一,却浑然一体,让人赞叹不已。<br>  整个瀑布气势如虹,蔚为壮观。 “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如此概括甚为精确。 在三叠泉下潭中,游客可以在潭中划小艇,享受在清澈潭水中的乐趣。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二、含鄱口</font></b></h3><div> 含鄱口以其壮丽自然风光、深厚文化底蕴和云海日出闻名。<br> 含鄱口因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而得名。<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含鄱口是毛泽东当年最喜爱的地方,此地的石凳上曾留下过主席的一张经典照。<br>  见缝插针,我也来拍一个。 正前方的犁头尖山以其独特的角峰地貌吸引着人们的眼前。山尖如一快锋利的犁头,在苍天间耕耘。 岭南端的一石坊,四柱三门,坊中央镌有“含鄱口”字样,其左右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四字。<br>  好多人争先争先在左门口拍照,我就在大门口拍个算了,后来在资料上看到这也是主席摄影点。 含鄱口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明代诗人王世懋在《度含鄱口》中写到:“苍虬绛节度峥嵘,下界微茫勺水明。最爱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而清代诗人曹树龙则在其诗中赞叹道:“高空谁劈紫金芙,远水长天手可揄。拟似巨鲸张巨口,西江不吸吸鄱湖。” 总之,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度娘说的一个“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山的静止与水的流动相互对照、相互辉映、相互连接成为一体,非常壮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三、花径</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这里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之所以得名,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着不解之缘,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花径的大门旁刻有“花径”二字,两旁则是一副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h3> 下台阶,书法家胡献雅书写的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非常醒目。 草地上那座伞状红顶的圆亭便是花径亭,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的手书。这是1929年李风高游大林寺时发现的。 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诗句勒石为念了。 旁边有白居易的草堂,草堂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中的描述复建。“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br>  书堂是白居易读书的房间,布局陈设蕴清含素,“堂中设木塌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体现出白居易崇尚简朴的文人情怀。 内部展示了草堂的变迁经过和相关的历史文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四、锦绣谷</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点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h3>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div> 著名的天桥,在错位拍摄天桥相接处。</div> 而天桥另一端,只能拍出此情此景。<div>  其实这里并没有桥,只有断崖,崖上有一块褐色巨石伸向深涧,远远望去像是断桥。相传朱元璋曾逃亡至此,巧遇金龙化作虹桥而绝处逢生。<br></div> 不远处有一块立在悬崖边上的好运石。 过了好运石,马上来到险峰,但身在其中,是不识险峰真面目的,等会回看才清楚。 险峰原名“猪头峰”,因貌似猪头而得名。然而现在大名为险峰,大家都懂的,赏景时听到有人在叫猪头峰。 仙人洞外不远处见到一大巨石横卧山中,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石松,这便是“劲松”了,奇松生于石缝,凸显其强大的生命力,石上刻着“纵览飞云,豁然贯通”。 仙人洞进出园门,曾经伟人留影处。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五、五老峰</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 五老峰</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它根连鄱阳湖,虽高度略低于大汉阳峰,但其雄奇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其中,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更是成为了千古绝唱。诗中写道:“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所以,五老峰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自然景观也是美不胜收。<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h3> 除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摩崖石刻也一路相随。 一峰上有待晴亭,乃民国诗人林尔嘉始筑。现在,这座修复的亭子已是五老峰风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是庐山重要文化遗存。美国友人罗伊.奥尔古德刻在待晴亭边上刻有《待晴亭记》,如今也成了这里的重要文物,可惜来时根本不知。 二峰前有一块鹰嘴岩,巨石仰面朝天,形如老鹰之嘴。 这里奇松林立,与黄山松有得一拼。 二峰与三峰之间是山坳。贴近二峰山腰处有个五老洞。<div><br></div> 纯然,庐山仙境远不止五个,还有著名的美庐、庐山会议会址、三宝树、芦林湖,还有周边的白鹿洞书院、秀峰、观音桥……下次有机会继续推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