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神秘苗族文化 ——重庆彭水印象

今夜无眠

<br><br>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群穿着苗族服装的美女,吟着古诗,款款而行。我们的镜头,就从此时开始。<br><br> 一座山连着另一座山,一条河接着另一条河,武陵山下,乌江之滨,有座县城叫彭水,拥有着三个“全世界吉尼斯之最”;九道门、九黎神柱和九黎宫。 天下英雄谁敌手,蚩尤。蚩尤是运城的土著,我国上古时代九黎部族的首领,与炎黄二帝同时为中华三祖。<br><br><br> 拜祭黄帝地方颇多,主要有三:一是农历三月三河南新郑拜祖;二是清明节陕西西安祭祖;三是清明节浙江缙云在“天下第一祠”黄帝祠祭祖。拜祖是礼拜祖先,基调欢快,歌功颂德,表达后人对先祖的敬仰。祭祖是祭奠祖先,基调哀伤,慎终追远,表达后人对先祖的追思。 拜祭炎帝地方也很多,主要有:一是农历四月二十六炎帝神农生辰,湖北神农架拜祖;二是农历七月初七陕西宝鸡炎帝祭祀大典。<br><br> 然而遗憾的是,这之前在全国却没有一处祭祀华夏三祖之一蚩尤的地方。正是这样的背景下,一座最大的苗族传统建筑群——蚩尤九黎城应运而生。伴随着它的建成,全国的蚩尤后裔都可以来这里祭祀他们的祖先蚩尤。<br><br> 蚩尤的形象苗族与汉族描述大相径庭。蚩尤是苗族的始祖,在苗族的文化中,蚩尤则被称之为“祖酉”,酉是后代的意思,而“祖”则是对夷鼓的尊称,和汉族所称呼的“先父”意同。 蚩尤进入中原,其麾下的士兵勇猛无敌,士兵握有的武器又精良无比。单挑蚩尤,黄帝、炎帝都远非对手。黄帝连战蚩尤,“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蚩尤连战炎帝,所向披靡,连战连胜。之后,在涿鹿(古称涿州,在今日河北)广阔原野上,炎帝、黄帝联手围攻蚩尤,战至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好拳难敌四手,英雄终至末路,蚩尤血尽气绝。<br><br>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蚩尤落败,蚩尤麾下的九黎族被迫开始了命运的迁徙。扶老携幼,拖儿带女,自黄河中上游,走到黄河中下游;从黄河中下游,走到淮河流域;再从淮河流域,走向长江流域,最后于长江流域安家落户。有一群苗家儿女,落户安家彭水县,生生不已,绵绵不绝。 山排斥伟大的历史,排斥由它带来的坏处和好处。文明是城市和低地的产物。横向,文明的传播能延展到很远的地方;纵向,一道数百米高的山岭,可能会阻碍文明传播达千年之久。几千年前,当苗族的祖先决定避开中原地区,开始宏阔的迁徙历程,,他们选择的就是“排斥历史的山地”,也因此保留下了那异域、纯净、原始、陌生的地域文化。<br><br>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传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与汉字可能同源,后来失传,这些传说如今已难以考证。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br><br> 苗家有句话叫做“三堂不如一门”,意思就是修建三座堂屋还不如修建一座牌门来得重要。九道门也是蚩尤九黎城的标志性建筑。沿着山脊建造了一道道门,连绵起伏,巍峨壮观,错落有致,造型各异。九道门分别是三座石门,三座木门,三座砖木结构门。九道门是世界上唯一的九进门庭,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这座门畎夷门,这个字我不认识,问当地人,说念犬。九道门以九黎部落名:畎夷门、于夷门、方夷门、黄夷门、白夷门、赤夷门、玄夷门、风夷门、阳夷门。每一座牌门上都雕刻着有关苗族民俗文化、历史故事和民间吉祥的图腾。有蚩尤战神、古代部落战争场面、后羿射日、仙女下凡、神仙张果老、宝莲灯等;还有苗家生产生活的丰富场景,如下地干活、挑穗回家、打鼓迎亲、斗牛、斗马、荡秋千。在苗族的观念中,万物有灵,万物同根。在这里可以触摸到苗家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聆听到苗家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br><br> 黄帝骑着龙,炎帝骑着大鹏,炎黄都有坐骑,三大主角之一蚩尤的坐骑是什么呢?<br><br> 这是蚩尤的座骑,叫食铁兽。《神异经》中写到:“食铁兽,长得像熊,头很小,黑白颜色,能吃铁和竹子”。食铁兽,还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熊猫。着实没有想到,蚩尤骑着熊猫,和分别骑着龙和大鹏鸟的炎黄二人,战个你死我活,充分说明了大熊猫的战斗力。为什么当年叱咤风云的熊猫,现在混成了这样?鬼知道它们经历了什么? 汉人为了抵抗外人入侵,修建了长城。蚩尤九黎修建了城墙。城墙分别从明朝、清朝、民国都有修建、重建和修复。整个城墙全长880米,环蚩尤九黎城核心区一周,依山而建,雄奇壮观,有的是双墙、有的是单墙,双墙可以在上面观景,单墙只是作为防御之用。古城墙全部采用巨大的青石筑成,城墙平均高度为6.8米,宽1——4米。蚩尤九黎城的碉楼造型独特,做工精细,是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苗族碉楼之一。碉楼是咱们国家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br><br>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精致银饰衬托。<br><br> 有一种文字,是用来穿在身上的,那就是银饰。苗族人之所以会佩戴银饰,有四个原因:一是人走家随 。古时战争比较频繁,人们便把贵重银饰穿戴在身,随时带走。二是可以辟邪。苗族人认为亮白银色有光明之意,可以驱邪除魔。三是装饰自己。银饰制作精美,佩戴起来非常漂亮。四是有利健康。苗族生活自潮湿的山林地区,希望佩戴银饰来祛湿排毒。苗族把所有的历史,苦难和坎坷都以银当笔,制成图案,代代相传,苗族银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生活的符号,苗家银饰也是一种文字,一种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符号。听,一群苗女有说有笑,稍一晃动,就可以听到银饰碰撞的悦耳声音。 跨进九道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根像定海神针般耸立云天的神柱。这根名叫九黎神柱是世界上最大、最高、最多苗族图腾人物的建筑,是苗乡文化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其柱高24米,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柱子呈圆柱,直径3米,全部用古老石头砌成,象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尊重自然的哲学理念;柱身雕刻着36堂鬼、72堂神共计108位神像。<br><br> “九黎宫”因地制宜、依山造势,退山而居。宫高99米,呈11 开间,象征九九归一之意。九黎宫上的九条龙分为五金四银。为什么又是五条金龙四条银龙呢?当地导游讲,五金四银寓意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苗族只是大家庭中的一员。九龙中不仅有金银龙之分,寓予“九龙”的不同涵义,还有“四条龙”且“龙身牛首”。苗族龙牛不分,都是图腾对象,苗族把水牛与龙,视为相同的一种神话动物,认为龙和牛可以互变。他们将牛当作“衣食父母”,当作有血有肉平等的一种生命。 九黎宫内有苗族接龙堂、晒楼、虎口堂、四合院、八字朝门和吊脚楼群等,乃九黎城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她既是世界最高的吊脚楼,又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还是世界最为妙不可言的楼中楼。<br><br> 苗族为什么依山修建吊脚楼而居吗?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苗族能工巧匠,架空建筑下部,以木柱支撑起建筑,抬高居住层面,防潮湿、防虫蛇猛兽。苗吊脚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苗族历史文化博物馆详细的介绍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蚩尤发明了谷物种植,渔牧、游牧向农业发展,这是对古代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蚩尤发展了产盐业,在煮盐的生产过程中,又发明了冶炼金属与制作兵器。<br><br><br> 相传,炎黄帝联合之后,其麾下首领部族的姓氏不下百个,所以古人称这些人为“百姓”。远古时期时,人们起初没有姓氏概念,只有少数统治者和贵族拥有特定的姓氏,“百姓”被称为当时的贵族姓氏的总称谓,在当时的环境下,普通人民是没有资格称自己为百姓的。逐鹿大战后,天下趋于太平,炎黄首领开始平定各部族之间的纷争,索性就把北方大众称为百姓,九黎族人及其后裔称为“黎民”,这就是黎民一词的历史根源所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贵族到了明日可能就变成一介草民。“百姓”的贵族释义也逐渐被淡化,与以大部分奴隶和从事生产劳动的“黎民”,开始有了逐步地释义上的融合,后来到了封建王朝时期,“黎民百姓”就成为同一个词了。 鼓藏节又被称为祭鼓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十二生肖的轮回为节点,十三年才过一次,一过就是十三天。由于各个村寨的姓氏宗族不同,各村过鼓藏节的时间也有所差别。鼓藏节是苗族同胞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男吹芦笙,女作舞。苗族的青年男子,吹得一手好芦笙,会更多地赢得未婚女子的青睐,可以讨花带哟。<br><br> 世界苗乡,养心彭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神秘的地方。一座座吊脚楼,一道道山门,一套套银饰,历史的回声与现代的交融从这里开始,感受到苗族文化的古朴、神奇、博大。 <p class="ql-block">视频、照片由笑笑拍摄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