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理课堂】第七期 学会沟通 建立融洽亲子关系

王丽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质量,决定着孩子的成长质量。但是,孩子越长大,父母与孩子沟通越困难,有时甚至水火不相容。其实,沟通需要正确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形成高效沟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提出父母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因此,家长不仅需要树立“育人先育心”的现代观念,还要懂得提高沟通效率、融洽亲子关系的方法。具体可以怎么做呢?</p> 『学会用心倾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这样一组数据:10%左右的孩子反映“家长从不认真回答我提出的各种问题”、“家长从不认真听我把话讲完,总是打断我”;超过10%的孩子反映“我做错事时,家长不听解释就批评我”;15%左右的孩子反映“当我和家长有不同意见时,家长从不允许我表达自己的观点”;接近20%的孩子反映“家长要求我做某件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不会向我耐心说明理由”。戴尔·卡耐基说,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人,那就需要先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创办人杨咏梅老师研究发现了沟通的“55387原则”,即55%沟通的态度+38%沟通的语气+7%沟通的内容。该原则告诉我们,有效的沟通是积极热情、富有耐心、察言观色、语气平和地用心来倾听。只有用心倾听,才能听清听清了才能发现本质解决问题。</p> 『抓住沟通的契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抓住孩子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是让孩子感到快意的事,或是遭遇失败、受到惨痛教训的事,这些都是很好的沟通契机。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期而遇、稍纵即逝的沟通契机,家长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亲子沟通的注意事项,简言之就是“三忌一慎”:一忌情绪激动,二忌居高临下,三忌低声下气,慎用物质奖励。</p> 『调整注意的焦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把注意聚焦到对方的不足上,会把问题无限放大。如家长把注意力完全聚焦到孩子身上,放大孩子的问题:学习不认真,又在玩手机看电视,又在赖床睡懒觉;而孩子则过度关注爸爸妈妈的管束。这是事情的A面,过度聚焦让双方都难以看到事情的B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会因为成绩下滑而难受,内心慌乱,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想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孩子的B面。父母除了唠叨,也有B面: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付出了满满的爱。看到B面,彼此看到完整的对方,理解对方的不易,才能与对方达成和解。把注意的焦点从对方放回自身,才能开启智慧,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p> 『如何避免孩子与父母对抗——“非黑即白放下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孩子因为某件事与父母对抗时,如果我们强行采用“非黑即白”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孩子反抗。以打游戏不愿意做作业为例,如果我们说:“你今天必须把游戏放下,去做作业,不然不准去学校读书了!”孩子听到“非黑即白”,立刻说:“不去读就不读了,反正我都不想读了。”此时,要放下执着,放下“非黑即白”的表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步,描述事实。客观公正地陈述看到的情况:“你今天玩游戏,从早上8点一直打到13点,都打了5个小时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步,表达关心。此时可以表达你的担忧。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我担心会对你身体不好,影响你的身体和脊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步,提供选择。当把要求变成几种选择,并让孩子自己来决定,这样会增强孩子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时,注意提出的要求要有可行性。比如,当孩子玩手机而不写作业,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可以提供选择。“你看你现在是先完成作业,还是先玩手机?我相信你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怎么去选择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步,表达参考。最后,我们可以给孩子说:“当然,我觉得可能……这种方式去做,可能更有用,要不你去试一试?”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千万不要说:“你必须……做!否则……”这样只会引起孩子的对抗。</p> 『说不出口的话如何进行沟通——书写便条惊喜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和孩子语言上沟通不了,或者有的话不方便无法当面说,我们都可以用书写便条的方式。当孩子收到这样的便条,就像收到一封书信一样高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步,书写便条。首先我们父母可以选好纸张,可以是一般纸张,也可以是精心挑选的信笺纸,还可以是专用笔记本。把父母想沟通的内容书写出来,注意尽量是聊天的方式,这样双方没有压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步,置放便条。我们可以放在显眼的位置,孩子的房间,让孩子自己发现,给孩子惊喜,也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今天妈妈给你写了便条放在桌子上了。”让孩子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步,后续巩固。当孩子看了便条,我们可以观察孩子的表现,并思考下一步沟通内容。也可以请孩子在便条上回复内容,形成便条的持续沟通。第四步,长期坚持。作为书写便条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长期坚持,形成一种习惯,让亲子之间更加亲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领悟了沟通的目的,就一定能面对问题控制情绪,面对麻烦开动脑筋,面对困难发挥智慧,成为善表达、会倾听、有耐心、会反思的智慧家长,从而提高沟通效率,融洽亲子关系,提高家庭幸福指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