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天气由阴转多云,预示着一切都在向好发展,心情也随之明媚起来。于是,决定前往集美学村。</p><p class="ql-block">骑行4公里后,便轻松抵达了集美学村的牌坊。这里,仿佛是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引领我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游览了陈嘉庚故居、展览馆、公园、广场等地,每一处都留下了陈嘉庚先生的足迹与智慧。十里长堤更是让我震撼不已,它不仅见证了集美学村的发展,更筑起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p><p class="ql-block">站在长堤纪念公园,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陈嘉庚先生那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巨大贡献。他的事迹,让我深受教育,也更加敬佩这位伟大的爱国者。</p><p class="ql-block">虽然我已年近七十,但这次集美学村之行,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深刻体会到,无论年龄多大,都应该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前行。</p><p class="ql-block">此次旅行,不仅是一次回忆历史之游,更是一次受教育之游。我为祖国的伟大而自豪,也为党的英明领导而感激。</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游览了鳌园,由三部分组成:游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陵墓。</p> 陈嘉庚 <p class="ql-block">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区)。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p> 集美学村 <p class="ql-block">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倾资创办。集美学村不仅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也是嘉庚精神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总建筑面积达三千余亩,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涵盖了从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再到本科教育、硕士及博士教育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村内包括了集美大学、集美中学、集美小学、集美幼儿园等多所学校,以及福南大会堂、图书馆、体育馆、音乐厅、龙舟池等设施。其中,龙舟池是我国第一个龙舟竞技赛专用人工池,至今仍在使用,并长期举办“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p><p class="ql-block">集美学村的建筑融合了西洋、南洋特色和中式建筑特质,形成了独特的嘉庚建筑风格。这些建筑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蕴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浓郁的乡土情结。2006年,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6年,集美学村的嘉庚建筑又入选了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此外,集美学村还是一处风光秀丽的观光风景区。学村内的鳌园、陈嘉庚纪念馆、归来堂等景点,是纪念嘉庚先生、弘扬嘉庚精神的重要阵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校友前来参观游览,感受嘉庚精神的魅力。</p><p class="ql-block">作为百年学村、嘉庚故里,集美学村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展现了厦门现代化教育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对于当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集美学村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化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美学村三面临海,波光霭影,碧海蓝天,环境优越。走进校园,绿荫遮日,花木扶疏,红墙绿瓦,飞檐画栋,水榭亭台,构成了一道美轮美奂的校园风光。</p> 龙舟池 <p class="ql-block">龙舟池,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1953年,他亲自督造龙舟10艘,组织村民和师生进行正规训练和划船技术。为提供良好的竞赛场地,1955年,陈嘉庚先生亲自选址,在临海风景优美之处,开辟了一个规范的大龙舟池。外池俗称“龙舟池”,宽300米,长8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池畔建有式样各异的“启明”、“南辉”、“长庚”及“左”、“右”、“逢”、“源”七个亭子。集美学村龙舟赛几乎年年端午节在此隆重举行,举办龙舟赛除了追思屈原、纪念屈原外,还特别是倡导“诚毅”精神,一支龙舟队要争取好成绩,队员之间必须以“诚”相待、诚心努力,同时必须“整齐划一”,坚持到底。</p> 陈嘉庚故居 <p class="ql-block">嘉庚故居坐落于集美镇后尾角,今嘉庚路149号,是陈嘉庚先生居住过的地方,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两层小楼房,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后重修,直到完工后才重修居宅。现故居是1980年按小楼原来格局修缮的。故居按先生晚年居住情况陈列,并珍藏有手稿、衣服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遗物。二层的会客室、餐室、工作间、卧室等,均按陈先生生前原样陈设。故居西侧的一座三层楼房为“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共以“经商南洋,情深乡国”,“倾资兴学,百折不挠”,“赤诚爱国,鞠躬尽瘁”三部分陈列。</p> 集美鳌园 <p class="ql-block">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是陈嘉庚先生的陵墓所在地,也是一处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园林景区。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建有陈嘉庚先生的铜像和纪念碑,以及众多精美的石雕和碑刻。鳌园不仅是一处缅怀先贤的圣地,也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鳌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集美东南海边的鳌园原为一座小岛,形似海龟、故为鳌园。1950年,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回国定居时,将这一岛屿扩填成园,于1961年完工,历时十年,占地近九千平方米。园中共有650多幅青石雕,是闽南石文化的主要代表作。鳌园门廊两侧中国古代和近代史的青石镂雕。集美解放纪念碑是鳌园的主体建筑,碑高28米。陈嘉庚先生墓坐落在集美解放纪念碑正南面,1961年8月20日,国家为陈嘉庚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国葬。1988年,陈嘉庚墓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1950 嘉庚建筑(集美校舍) <p class="ql-block">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其建筑风格独特且富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校舍建筑多以红砖、白石、琉璃瓦为主要建材,线条流畅,造型典雅,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感,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其中,南薰楼、道南楼、集美中学等建筑更是集美校舍的代表性作品,它们不仅展现了陈嘉庚先生对于教育的重视,也成为了集美区乃至厦门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集美学村在陈嘉庚先生亲自指导下创立,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的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无论是高大壮观的校舍堂馆,还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无一不是琉璃盖顶、龙脊凤檐、雕梁画栋,人们称其为“嘉庚风格”。</p> 陈嘉庚纪念馆 <p class="ql-block">坐落于厦门市集美区,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风格独具闽南特色,与周边的嘉庚公园、鳌园相映成趣。纪念馆内收藏了大量关于陈嘉庚先生的文物和资料,通过丰富的展览,生动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一生。这里不仅是研究陈嘉庚精神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陈嘉庚先生的伟大情怀。</p> 归来园 <p class="ql-block">陈嘉庚先生生前有个志愿:为了召唤海外亲人不忘故乡,热爱祖国,归来有个聚会的地方,想在故居前面建一座“归来堂”,建筑费用不超过三万元。周恩来总理在陈老先生逝世后,获悉这一情况,认为这个意义重大,指示要实现陈先生意愿并扩大建造规模,以为永久纪念。1962年陈嘉庚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落成“归来堂”,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归来堂”由厅堂、拜亭、会客室、厢房和庭院组成,主体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大厅堂、厢房则有供海外亲人归来食宿用的成套饮食起居设备。</p><p class="ql-block">在“归来堂”前面的“归来园”,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七十周年而建,是一个占地14亩的花园,花园内竖有陈嘉庚先生铜制立像。铜像约1吨重,高2.3米,基座高2.6米。铜像屹立在“归来堂”前“归来园”后部正中央。铜像背景为一个高3米宽7米的花岗岩屏像,上面镌刻着毛泽东题词:“华侨领袖,民族光辉”八个镏金大字。铜像左右两侧为绿树、草地和花坛,正前方为方块石砖铺设的大道,通向归来的远方。</p> 学村由来 <p class="ql-block">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故乡集美兴办学校,至1923年9月,已办起幼稚园、男女小学、男女师范、中学、水产、商业各部和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职员和学生近2000人,校舍馆楼房共32座,面积93亩余。因军阀混战, 给学校带来严重滋扰,经陈嘉庚先生和校长向南北军政府呼吁保证学校的安全和宁静,要求划定为“永久和平学村”, 得到南北方承诺。具请愿书及各种文件,派代表向北京国会、国务院、教育部、福建省议会,请求核准集美为学村,切实加以保护;并向南北军政当局呼吁,向本省军政各机关各长官请其签名承认;同时,请求全国实力派领袖、名流签字证明;向驻厦领事团声明,如有犯及集美学村之事发生,请其主张公道,为精神上之援助。请愿目的是为了鼓励华侨兴办教育,学生能安全求学,将来为国家建设出力。请愿书申明,请求承认“集美学村”公约,内容是:一、公认集美学校设立地为学村。二、集美学村范围,北以天马山为界,南尽海,东暨郑延平故垒及鳌头宫,西抵半头社及龙王宫。三、学村范围内,不许军队屯驻、毁击及作战。四、有破坏前项规定者,即为吾人公敌,当与众共弃之。倡议、请愿获得各有关军政当局、大学、报社、名流人士等复函表示极力赞同、支持、承认。</p><p class="ql-block">“集美学村”是指学校众多之村。“集美学村”现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华侨补校、航海专科、师范专科和福建体院、财经学校以及厦门水产学院等九所,设备较为完善,建筑面积为当年的三倍以上,教职员生为当年的五倍多。1923年10月, 由孙中山先生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学校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 并电令闽粤省长及统兵长官“特别保护”。“集美学村”才因此得名。</p> 嘉庚公园 <p class="ql-block">1992年,为完成陈嘉庚先生的宿愿,在鳌园的北面建设“嘉庚公园”。与鳌园相连,是陈嘉庚建筑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传统园林自由布局的形式。公园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于1994年10月陈嘉庚先生诞辰120周年竣工,向游人开放。公园内红柱飞檐琉璃瓦的亭台楼阁,它们一个连着一个随着曲折回廊成一条龙展布。嘉庚公园以中国式的庭院为主体,公园内还有水池、曲桥、石栏、草地,结构排列。公园西侧正中有大型人物群雕《桃李芬芳》,展示了陈嘉庚先生创办教育。莘莘学子仰望着"集美解放纪念碑",缅怀校主恩泽。园内的东边有一个尊师重教荣誉碑,雕塑巨型蜡烛一根,石碑上镌刻着捐资兴学的个人和单位姓名。公园里有着地毯式草坪、市树和市花。</p> 延平故垒 <p class="ql-block">延平故垒即集美寨遗址。集美寨,位于集美镇东南侧海边上。是民族英雄郑成功雄据厦门时期所兴建,明永历十四年(公元1660年)建,为屯防营寨,今仅存石寨门及两侧石墙。寨门高3.08米、宽1.68米,厚0.65米,寨门后东北侧有两块岩石,石旁有一尊旧铁炮,一岩石上勒刻隶书“延平故垒”四个字,落款:民国年间。寨后西北侧有一棵古榕树,枝叶茂密,覆盖寨门,形成一古色盎然的自然景观。郑成功曾受封延平群王,故集美寨又有“延平故垒”之称。</p> 厦门海堤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岛陆之间公路交通靠船只驳运,深感不便,因此,把鹭岛与大陆相联,一直是全市及全省人民和旅外华侨的愿望。终于在1955年和1956年先后建成高集海堤和集杏海堤,令厦门成为半岛,鹰厦铁路和324国道福建段(福州、经过莆田、泉州至厦门段等)得以连入厦门,对厦门的国防和经济都有巨大贡献。在1990年以前,海堤是厦门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p><p class="ql-block">其中高集海堤将厦门岛上的高崎与集美街道相连,总长2212米,宽29米,于1955年秋竣工;集杏海堤将集美街道与杏滨街道杏林村相连,总长2820米,于1956年底竣工。由于两条海堤总长5032米,故又称为十里长堤。</p><p class="ql-block">随着杏林大桥铁路桥的投入使用,厦门海堤铁路线正式退役,并进行开口改造,已改善厦门海洋环境与海洋水质。</p> 留下了最美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