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访母校漫记:苏州大学

钾锂云母

现代交通的发达,使得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越发缩短,出行变得越来越容易。此次从无锡到苏州访问母校,也印证了这一点。<br><br>因为太太在苏州参加同学毕业四十周年聚会,我便决定次日赴苏,访问母校苏州大学。<br><br>现在我们习惯绿色出行。从无锡马山出发,经公交88换地铁二号线/一号线,便达无锡火车站。时间尚早,在星巴克买一杯咖啡来喝。对面来一位姑娘坐下,拿出镜子,从从容容,全神贯注地开始化妆,十分钟下来,简直换了模样,似乎手机里的美颜功能。<br><br>当广播里报出我的车次,大家排队刷证进站,方便得很。从无锡到上海的高铁,班次多,快的只要十五分钟。想当年我们坐绿皮火车,大概至少要三刻钟时间。从苏州出站便上地铁。刷支付宝上的出行二维码,却被告知格式不正确。后来问工作人员,才知道要选择地铁。其实无锡也是一样的,只是我在无锡一般不用手机刷码,用的太湖公交一体卡,不需要切换公交和地铁。而我不久前看到一位从上海来无锡的游客,在公交车上他的手机二维码就是刷不出来,因为他的二维码是供地铁用的。我没有从中获取教训,出了个洋相。但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公交和地铁还要分开来,人为制造些麻烦。我知道,技术上一定是没有问题的。<br><br>坐轨道交通四号线到乐桥,再换一号线到相门,出来便是苏州大学位于干将路上的北校门。因是中午,先想找个地方吃午饭。高德地图找周边美食,看上六百多米外的一家,网上评价不错。走出大一半,发现左首有家东吴面馆,是我的喜爱之处,便决定吃上一碗爆鱼面,价廉物美。<br> 地铁出口 东吴面馆 我的午餐 <p class="ql-block">从面馆出来,决定不原路返回。先沿官太尉巷漫步,体验一下小桥流水人家。官太尉巷中段有一座跨河的单孔有阶平桥,与巷同名就叫官太尉桥,通唐家巷。据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此桥建于南宋,因宋代一位姓官的太尉曾居住在此,而得桥名、巷名。官太尉桥经后世多次修缮,仍保留有原桥的武康石、花岗石构件,是苏州古城不可多得的宋代实物留存。唐家巷巷口有一棵高大的海桐树,上面挂满了裂开的红色种子。我以前看到的海桐,都是低矮的灌木。这般高大的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巷子里还见到了挂着果实的梧桐树和女贞树。</p> 官太尉桥 唐家巷的海桐 唐家巷的梧桐 唐家巷的女贞树 到苏州大学门口,向保安说明来意,并出示身份证件。我这次持有的是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保安说,你这个刷不出来的。我说你就试试看吧,一刷,显示了我的名字,成功啦!大概是我事先在校友公众号上预约过的缘故。我不知道学生是刷学生证还是身份证进校的?<br><br>此次入校,与以往不同,没有打扰任何人,我可以从从容容,随心所欲,是最为轻松的一次故地重游。<br><br>入校园,第一栋大楼好像是信息大楼,是母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前面有大鼎一只,未看铭文。只见左右墙面上陈列着很多荣誉铭牌。其中有“托福考试优秀考点”和“GRE考试优秀考点”。想当初四十年前,要考个TOEFL,GRE,还真是不容易啊。<br><br>过大楼,首先关注的是我曾经住过的学生第六宿舍。当时这栋楼,本是文科男学生的宿舍楼,底层有数间供研究生使用。我85年读研究生的时候曾与历史系的王君和卢君同住一段时间,后来搬移到南边的数学楼后,继而搬到子实堂。研究生毕业后,我作为青年教师,又住回了这个第六宿舍,直至88年出国加拿大!<br><br>当初我透过一楼的窗户,便可以看到南边的文星阁。现在它被整修一新,成了省级文保单位。本想再进去一看,却是发现铁将军看门。门上贴有维修通知,十六号停止开放一天。问题是我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十八号,按计划是要开放的啊。<br> 先来一张天赐庄校区图(很多新名字记不住) 原学生第六宿舍侧视 原学生第六宿舍正视 我原来住在走廊的西端 文星阁 十八号应当开门的吧? 铁将军看门的文星阁 文星阁的南边,便是文科大楼。我在家乡中学的不少同学和学长,都在这栋楼里学习过。现在的楼前,多了片玫瑰园,目前尚未全部谢去,依旧吐露出芬芳。<br><br>再往西边,大概是物理系的建筑,电子信息楼。门前的空地上,整齐排列着四五十个灭火机,不知是要用来演习还是有其他作用?路边另一栋大楼的边上,是掉落一地的银杏果。原来的运动场,变成了一个网球场,似乎小了许多。 <br><br>再往前去,看到一座近于废弃的建筑,是东吴大学曾经的水塔吗?与东吴大学里300多英尺的深井有何关系?<br> 原文科大楼 满地的银杏 曾经的水塔? <p class="ql-block">从旁边转悠出来,便是上面写着“外国语学院”的大楼,那里曾经是学校工会的所在地。旁边的学校礼堂,便是从正对十梓街的学校西门进来左首的第一栋建筑。那天正在进行苏州大学第十九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对面现在是交通银行,我们当初那里是学校的收发室和理发店。旁边是当时的女生宿舍,后来也作过女教工宿舍。记得我太太1987年刚从南京调到苏州大学,就是那里住过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座四方的小建筑,曾经是新华书店,不知现作何用?旁边那个被称作“陶然亭”的中式亭子,依然如故。道路两侧,报廊还在,不知是否还张贴每天的报纸?那是我们当初晚饭后散步常常驻足的地方。</p> 礼堂入口 原女教工宿舍 曾经的书店 现在叫“陶然亭” <p class="ql-block">来到大路中部,便是母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东吴大学之门。上书“东吴大学”,不知是谁的手笔?东侧刻有“民国三十七年戊辰级建”字样,还有两只笑容可掬的石狮子。背面本有中英文校训,现在只有中文了,英文校训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取代。東吳的校訓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孫中山﹐蔣介石两先生均有以此題寫的墨寶留下來。而孙中山所书原件,现存台北中正纪念馆,我曾去那里看过。从“介石吾弟撰句嘱书”可以看出,该句话当出自蒋介石先生。校訓的英文是Unto a Full Grown Man﹐现在被引申为“为社会造就完美人格“。其实,這句話來自聖經的以弗所書四章十三節(Eph4:13 R. V.)﹐目前流行的版本(King James Version)上則是unto a perfect man。全文如下﹕Till we all come in the unity of the faith, and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Son of God, unto a perfect man, unto the measure of the stature of the fulness of Christ。中文的意思大致是“直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于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這句帶有宗教色彩的話﹐于教會私立大學是再適合不過了﹐现在也為蘇州大學所採納,就只好抛开宗教的意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东吴校门向南,首先映入眼帘是参天的古木和宏伟的林堂。林堂,孙堂和葛堂,加上子实堂和维格堂,体育馆(苏州大学博物馆),组成了原东吴大学的主体建筑。新建的王健法学院在天赐庄校区的最南部,楼前是一个巨大的Omega,这个希腊字母,大概代表英法法律体系。楼前有Kenneth 的雕像和中英文碑铭。中文出自我同乡赵杏根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东吴大学旧址中,最具有特色的,就是这栋被称作“林堂”的建筑。这座建筑由英国设计师设计,落成于1903年,是为纪念东吴大学创办人之一林乐知而命名。“林堂”以红砖勾勒框架和窗楣,青砖填充墙面,柱式、线脚和花饰则为石制,高高耸立的钟塔在外廊和两边壁柱的衬托下显得优雅挺拔,青红砖墙与石材条带组合而成的色彩基调沉着而明快。建筑上层的钟塔位于校区的中轴线上,顶部置有报时大钟,所以“林堂”又被称为“钟楼”。“林堂”落成时,成为了当时苏州规模最大的西式建筑。历经百年沧桑,它仍然是整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现在依旧准点报时,钟声悠扬。</p> <p class="ql-block">林堂,Allen Hall</p> 杨永清校长,东吴大学第四任校长,首任华人校长 林乐知,东吴大学创始人 原来的孙公纪念华表 <p class="ql-block">原来的数学楼,孙堂,Anderson Hall</p> 孙乐文,第一任校长 维格堂 李维格雕像 林堂 (Allen Hall) 王健法学院 王健雕像 原来的体育馆,已经成为苏州大学博物馆,是我每次回母校都要去看一看的所在。这次门口有大幅广告:东吴荣光李政道先生事迹展。进得博物馆,我并没有机会看到李政道先生事迹,说是在整修中。其实,李政道的事迹,作为诺奖获得者,大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先辈,与东吴大学源远流长。<br><br>博物馆里面的醒目位置上,有东吴第一任华人校长杨永清和当代书法家华人德所书中文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里面陈列着不少书籍,刚好看到有王国平先生主编的《苏州史纲》,我翻了一下,里面就有我江阴赤岸李氏家族四世祖脱寅的记载,当时他是平江路的漕运万户,后升参知政事,元末镇守平江失利,为张士诚的起义军所杀。家谱中记载为脱因,与目前的元代文献一致。例如,《夷白集卷七·海道都漕運萬户府達魯花赤脫因公紀績碑頌》。<br><br>我在名人题词电子滚动屏幕前驻足,看到将杨永清的题词标记成华人德的题词。还看到了邓小平题写的东吴大学校名。但好像没有介绍前因后果,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给东吴大学题写校名?据说母校一直有将苏州大学改名为东吴大学的愿望。<br><br>先前文星阁没能进去,却在博物馆里看到有不少介绍,包括《长洲县儒学重建文星阁记》碑刻。也看到了翁同龢书写的东吴大学匾额。是翁同龢亲书,还是后人集字而成,没有确证。反正我没有在翁同龢的日记里发现他为东吴大学书写校名的记录。就像故乡江阴赤岸有“吴越世家”砖雕,据说由钱氏祖上在上个世纪初时赴虞托人请清代帝师、重臣翁同龢书写,后又请人雕刻在青砖上。翁状元1903年去世,房子是40年代建造,同样的问题,是翁同龢亲书,还是后人集字而成,没有确证。<br><br>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博物馆外墙的红砖深浅不一,尺寸大小不齐,因为在最初建造的时候,筹措的资金有限,便用当时砖窑烧制时的废品堆砌而成,倒也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br> <p class="ql-block">原体育馆(孔祥熙题),现在是“苏州大学博物馆”</p> 校训书法(华人德,杨永清) 孙中山书 (来自网络) 蒋介石书(来自网络) 先祖事迹,脱寅(脱因):平江路的漕运万户,后升参知政事。 错配的文字,杨永清题,非华人德题。 邓公题“东吴大学” 废砖砌成的体育馆 重建文星阁记 文星阁历史 翁同龢书东吴大学 我78年入学时的校名:江苏师范学院 离开博物馆,向北便是子实堂。天赐庄校区里的这一建筑,它不似林堂,孙堂那般具有着浓郁的西方建筑特色,但它整体造型简约而流畅,给人以静穆庄严的感觉。这座落成于1930年的建筑,被命名为“子实堂”,正是为了纪念东吴大学最初的创办人——曹子实。他是一個出生在中國﹐在美國接受教育並投身于中國教育的孤兒。洋名Charlie Marshall﹐在文乃史的《東吳大學》一書中有他的照片﹐帶著瓜皮帽﹐留著小鬍子。现在曹子实的雕像,似乎就是出于那张照片。 我在这栋楼里住了四年的本科,三年研究生中的一半时间也住在这里。如今这里不再是宿舍,有各种机构,苏州大学出版社也在这里。<br><br>对面的孙堂,则是为了纪念1911年去世的东吴首任校长孙乐文。当时东吴大学第二幢大规模的教学大楼正在建造之中。建楼的资金是孙乐文回美国述职时获得的。所以大楼在建的时候叫林奇堡楼(Lynchburg Building) ,当这幢教学大楼落成之后,捐款单位——弗吉尼亚州林奇堡考特街教堂,决定将这幢教学大楼命名为“孙堂”,以纪念这位东吴大学的第一任校长。<br><br>子实堂的北边,便是所谓的葛堂,我们当初的化学实验楼。我在那里前后度过了近十年时光。1922年,由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第一监理会教堂出资,聘请了上海建筑设计局设计并开始建造东吴大学的第一幢钢筋混凝土建筑——“葛堂”,如今的护理学院。其命名是为了纪念葛赉恩的父亲,一位小石城教堂虔诚的教友。“葛堂”外观方正朴实,造型简洁,非常坚实。<br><br>每每回到母校,总会去葛堂后面的亭子转转。这里是清晨早讀﹐飯後散步的好地方﹐学生时代不知去過了多少回,卻不知道此亭的名字和意義。后来還是在文乃史的《東吳大學》一書中知道﹐它叫“仁壽亭”(Pavilion of Benevolent Longevity)﹐是當時的楊永清校長在一九四八年為慶祝葛賚恩和文乃史八十生日而建。據說門匾原是黑漆金字﹐兩邊的柱子上則有同樣是黑漆金字的兩句頌詞﹐以表彰二位半個世紀来為东吴大学和中國基督教教育的貢獻。现在这座亭子被命名为沁心亭。匾牌和楹联早已不知去向,只有亭子底部的基石上还可以看到寿字花纹。<br><br> 我的子实堂 今日子实堂 曹子实雕像 葛堂 Cline Hall,我们的化学实验楼 葛堂侧面 葛赉恩雕像 仁寿亭,现在叫沁心亭,楹联不见了。 惟见底部的寿字纹 闻名遐迩的东吴桥,就在仁寿亭不远处的护城河上,将天赐庄校区和东校区连接。这次我有机会首次跨过东吴桥,观望凌云楼,据说是东区最高的建筑,飞阁流丹,抟云而上,大有“凌云壮志”之意。未作太久停留,步行返回,从尊师轩边上的九曲桥重回天赐庄校区。葛堂北边的空地,现在还是球场。记得当初曾在那里学骑自行车。<br><br>门前立着文乃史雕像的小楼,是原来的校长办公室。导师陈克潜先生(1926年—2022年12月29日),1983年11月至1989年1月任苏州大学校长,便是在这栋楼里办公。他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陈一甫长孙,著名爱国实业家陈范有长子。2022年12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苏州逝世,享年96岁。<br><br>越过大路,北侧有一座绿楼,原是外办和外国专家楼。我记得当初有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老师,Herta Funk女士,就住在那里。她后来回到温哥华附近的一个郊区,我刚去加拿大留学的时候,与她还有联系,后来就失去联系了。<br><br>东吴大学旧址北侧是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旧址,其地标建筑是一座漂亮的西式红楼,门楣上镌刻一行英文“THE LAURA HAYGOOD MEMORIAL 1903”,门窗均是拱形,外观质朴。起名景海,乃景仰海淑德(HAYGOOD)之意。海淑德是美国传教士,上海中西女塾的第一任校长,她也有意在苏州举办同一所学校,而真正学校建成以后,她已经逝世(1900年),为了纪念这位献身中国教育事业17年的异国人士,学校便命名为“景海女塾”,后来改名为景海女子师范学校。我们读书的时候,那里曾经是古籍图书馆,我们很少有机会光顾。现在不知是啥机构?<br><br> 东吴桥引桥 凌云楼 学生宿舍 从东吴桥看博物馆(左)和子实堂(右)背面 这个好像叫“尊师轩” 曾经的校长办公室 文乃史雕像 绿楼,现在是红十字会组织的办公室 THE LAURA HAYGOOD MEMORIAL 往北便是我们毕业离开后新建的几栋建筑,包括学术报告厅,图书馆,存菊堂等。江同志的题词也醒目地立在那里。原来的校医务室,已经变成了一个停车场。太太曾在那里工作,是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br><br>再往北,就是校友林和所谓的情人坡。原本是盖楼时挖地基挖出的土,由于没有及时运走堆砌而成。后因为它绝佳的观景位置,再加上春天芳草萋萋,许多同学经常相约于此,便被同学们口口相传,叫做“情人坡”。下次我当在春光明媚的时刻,再访绿草如茵的情人坡!<br><br>到此,我的母校回访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br><br> 原来的医务室所在地 所谓的情人坡! 我从南校门离开,结束我的母校之旅。